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坏女孩的恶作剧》是以男主人公里卡多和女主人公坏女孩若即若离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开的,小说从他们小时候在利马相遇写起,直到在马德里的老年时期,其间经历了无数次分分合合的游戏。虽然两人是相爱的,可他们的爱情却是与众不同、支离破碎的。本文试图用弗洛伊德的“暗恐”理论来解读该小说,并指出爱情之所以支离破碎,是因为他们各自“暗恐”心理作用的结果,同时指出,这种“暗恐”心理也是略萨本人“暗恐”心理的流露。  相似文献   

2.
《收获》是英国作家吉姆·克雷斯2013年的新作。《收获》作为一部哥特小说,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及情节构造等方面均借鉴了哥特传统,同时又融入了一些当代哥特叙事。小说不但试图通过哥特形式,消除性别二元对立,还通过"活体幽灵"的女性哥特暴力话语叙事,揭示主体自我分裂本质为"家"与"非家"暗恐的博弈;不仅拟写并反思历史,书写当代英国社会条件下的种种个体或集体的文化焦虑,还表达了克雷斯试图通过重塑荒野审美话语形成一种社会共同体性建构力量的愿景。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暴恐"已经逐渐成为暴力恐怖主义犯罪的重要方式之一。从犯罪学角度来看,网络"暴恐"本质上是一种恐怖主义犯罪,它是恐怖分子基于政治性目的而实施的具有暴力性或破坏性的行为。同时,网络"暴恐"也是一种网络犯罪,是犯罪分子利用网络作为犯罪的工具或者是将网络系统作为攻击的对象所实施的暴力恐怖主义犯罪。从刑法学角度来看,网络"暴恐"构成我国刑法上的犯罪行为,它是恐怖分子个人或恐怖组织出于一定的政治性目的,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实施的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犯罪。  相似文献   

4.
田纳西·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展现了女主人公布兰奇在面对残酷现实时,人生所经历的"沉沦-救赎-绝望"的过程.布兰奇的悲剧背后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前往新奥尔良寻找妹妹斯蒂拉是布兰奇进行自我救赎的开始,她饱含着希望却最终成为了男权社会中扭曲欲望的殉葬品,无力的自我救赎只能将她推入更绝望的深渊.  相似文献   

5.
<欲望号街车>是二战结束之后美国南部生活的时代写照,主要讲述女主人公布兰奇在不断寻求欲望满足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拉康的两个观点--"欲望即缺失"和"欲望是他者的欲望"在文本中得到充分展现."欲望"是布兰奇走向崩溃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6.
误解的悲剧——对《欲望号街车》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欲望号街车》中,女主人公布兰奇颇为复杂的人物性格,引起了批评界对其人物形象及悲剧命运持久不衰的争议,本文旨在通过对田纳西个人成长经历的分析,剖析剧作者本人与女主人公之间的内在联系,透视布兰奇性格的内在冲突以及悲剧命运的成因,即:布兰奇互为矛盾冲突的性格反映了田纳西本人对旧南方所秉持的即厌恶又怀念的矛盾态度;布兰奇的悲剧是旧的南方文化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中国正在步入"公众焦虑"时代,随着社会转型深入推进,中国人还将经历一次次"重压",未来的焦虑会更多。在政府一个时期只能解决公众一部分焦虑的情况下,公众期待媒体"解心愁"。媒体成为纾解"公众焦虑"的重要角色。但是,中国媒体的社会心理引导功能比较脆弱,在为公众"解心愁"过程中屡屡"失灵",招来社会不少微词。媒体也陷入焦虑之中。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屈原的情感因素。认为屈原情感中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恐修名之不立"的焦虑,即修名焦虑。产生这种修名焦虑的原因有三:一,屈原深受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影响;二,屈原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三,现实环境的激烈变化,导致屈原产生焦虑情绪。本文认为屈原的自杀,是由其焦虑情绪引发的抑郁症所致。  相似文献   

9.
文章用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分析了《欲望号街车》中的女主人公布兰奇的自我分裂以及这种分裂对其与他人关系所造成的影响。布兰奇的分裂始于她发现丈夫艾伦是同性恋时,她的纵欲行为背后有着很复杂的心理机制,而不是单纯的本能欲望。在和斯坦利的关系中,布兰奇把自己的破坏性幻想投射到斯坦利身上,才引起双方的误解,最终酿成悲剧。  相似文献   

10.
铁凝的一些重要作品主体在场感分外强烈,其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铁凝常常以自己实际的家庭构成模式和熟悉的生活环境作为小说中人物生活的依托,并把个人生活经历、生活体验融入作品;二是铁凝在写作中常常贯注强烈的主体情感,张扬明确的批判精神。"有我之境"是铁凝主体意志的实现方式,也是铁凝小说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的"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开启了"预备行为实行化"立法的先河。"预备行为实行化"将原本不予处罚的"预备行为"拟制为"实行行为"对待,从而实现了暴恐预备行为的独立可罚性。"预备行为实行化"立法是有正当性根据的。现实层面上,暴恐预备行为具有侵害法益的现实可能性和敌视法规范的刑事不法;政策层面上,事前防范比事后打击更有利于反恐;法理层面上,回应型法、预防型法和安全型法都要求反恐视线必须前移,从而预防恐怖主义犯罪的发生,回应公民严惩恐怖主义的诉求,实现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12.
屈原“哀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原“哀郢篇”中有“方仲春而东迁”一语,自来楚辞家皆不确定为怀王何年;又有“至今九年而不复”一语,也同样不能确定为顷襄王何年.这是全篇两个主要问题,如果曼胡过去,那末,里面有许多句段将不得其解,而屈原晚年经历及自沉原因,恐不免有“隔靴搔痒”之恨.兹不揣浅陋,共分三个部分,详为疏明,敢以质之大雅.  相似文献   

13.
"朋友"是中西方共有的"泛人类"经验与文化,但在中西方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对其概念与内涵的理解却具有很大差别。中西方"朋友"观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系亲疏;二是时间长短;三是相处之道。差异产生的文化根源在于以下几方面:首先,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点与社会组织方式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朋友"观和交往习惯。其次,中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是形成不同"朋友"观的外部原因。再次,中西方不同的历史经历与民族性格是形成不同"朋友"行为的基本原因。最后,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是决定他们对"朋友"观念的不同理解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著作权法财产权利体系中,"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广播权"都是控制在不转移作品中的有形物质载体的所有权或占有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手段远程传播作品的行为。二者结合原本应当覆盖经由一切技术手段进行的"交互式"和"非交互式"远程传播行为,但是,在我国现行著作权法上,二者的衔接却存在着缺陷。这种缺陷使得"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无法对我国著作权法中明确列举的各项财产权利进行调整。司法实践中,适用兜底条款进行规制的做法本身存在严重弊端,只能作为权宜之计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必须对上述两项专有权利进行重构。在可能的三种选择方案中,扩张我国《著作权法》中"广播权"的定义使其能够控制各种"非交互式"传播行为是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革命加恋爱"文本的解读,从而剖析出处于当时的青年作家正处于"转型再生"期,在这一转型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必然形成对个人情感的压抑,而对个人情感的压抑而产生的焦虑是作家创作"革命加恋爱"文本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6.
刘辰翁是宋元之交著名的遗民、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文学思想丰富而又深刻,主要体现在诗文序跋和大量的评点批语中。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与归纳,再联系他的诗词创作以及所生活的时代与个人的经历,可以看出其文学思想中具有鲜明的追求"情真"与"自然"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奥特朗托城堡》是英国哥特小说的开山之作。在该小说中,"恐怖"成为文学的主要描写对象。在恐怖的背后,包含着丰富的社会信息。结合恐怖诗学,《奥特朗托城堡》的恐怖类型分为命运恐怖、权力崇高和乱伦暗恐三种。通过命运恐怖,瓦尔浦尔表现了18世纪英国社会阶层的变化;通过权力崇高,作者描绘了理想的政治体制;通过乱伦暗恐,18世纪的社会性别体制得以展现。瓦尔浦尔借助于"恐怖"这一文学对象,通过"崇古"的形式,讲述了"现在"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作为两宋之交著名的女词人,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其词作中多处提及"酒"这一物象。但面对同样的"酒",词人却写下了表现不同情怀的词作,这跟词人自身的人生经历是有着密切关系的。通过从诗酒文化中"人"的境界,来阐释李清照词中"酒"意象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艾略特的诗歌"非个人"论除了具有流派的创作意义外,还具有超流派、超时代的美学意义。非个人论直接来自济慈的"否定能力"论,后者本质上就是一种美学思想。非个人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诗歌情感的非个人化,其实质是将个人的生活情感转变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情感,这即是非个人论的深层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萨特在小说<理智之年>中展现了个人要实现自由所面临的身份焦虑,并揭示了焦虑的根源所在,表明了他在二战后对自由的崭新理解,即强调"行动"在"自由之路"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