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大力 《国际论坛》2011,(5):7-12,79
1993年9月13日,巴以签署《奥斯陆协议》,巴解组织和以色列实现了相互间的承认。协议的签署要归功于巴以在奥斯陆谈判的巨大成功,这场谈判之所以能取得以前和之后难以达到的成就,从谈判学角度来看,主要与几方面因素相关:有利的谈判背景和成熟的时机、谈判始终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巴以双方对待谈判的态度、巴以双方对谈判抱有的乐观情绪、挪威介入方式的有效性。它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侯伟 《淮海文汇》2003,(3):22-24
历经十五年的谈判,中国于2001年11月10日正式加入WTO,成为WTO的第143个成员国。从此,国内企业将真正面临一个全球化的竞争环境,在这场竞争中,企业如何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如何获得与保持竞争优势就成为一个企业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 关贸总协定主持的新一轮全球多边贸易谈判,自1986年9月在乌拉圭开始,在历经5年多未获成果之后,又于1992年1月在日内瓦复会。总干事阿瑟·邓克尔制定了一个长达451页的折衷草案作为谈判的工作文本,并望能在近期内通过,年内结束谈判,从而使这场马拉松谈判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乌拉圭回合最终将是打破僵局呢或是功亏一篑,它对全球国际贸易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此事成为各国贸易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宋宁 《国际公关》2009,(4):82-82
从1991年各国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谈判纷争.到2005年《京都议定书》的曲折生效历程,都注定了2009年末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仍旧是一场以全球气候为焦点的各国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的博弈。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从这场博弈一开始就处于全球的聚光灯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19年的纷争、沉淀之路让中美的国家形象逐渐趋于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国际论坛》2008,10(2)
1974年4月,英国在成为欧洲共同体正式成员刚刚一年多就提出重新谈判的要求,其中既有英国加入谈判时遗留问题的影响,也有英国进入共同体后国内经济和政治因素在起作用。英国与欧共体重新谈判的性质不同于1970年的加入谈判。重新谈判不仅在欧共体/欧盟史上开创了先例,而且因重新谈判结果付诸公民投票而在英国政治制度史上开创了先例。通过重新谈判,英国人民再次确认了英国的欧共体成员资格,欧洲一体化首次扩大的成果得到巩固。  相似文献   

6.
日俄战争,是沙俄和日本分割中国和朝鲜的帝国主义战争.在这场战争前夕,沙俄和日本背着中国政府和朝鲜政府,进行了一场无耻的外交谈判.对于这场外交战,苏联史学界一直认为:沙俄政府在谈判中作出了日本所要求的“让步”.沙俄所以让步,是因为对战争“没有准备”,或“准备不足”;“不想和日本打仗”①.这种见解,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本文试图根据历史事实,阐明沙俄推行的帝国主义战争政策的实质,澄清苏联史学界在这个问题上制造的混乱.  相似文献   

7.
1901~1905年间,中美两国就美国排华条约和立法展开了漫长的谈判。由于美国坚持其反华排华立场,最终导致谈判的破裂,并引发了中国国内一场大规模反美爱国运动──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从这场运动前后清政府的表现,可了解清政府侨务政策的变化,以及华侨事务在其外交事务中所处的地位。事实上,这个时期,清政府对海外华侨已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加以保护。然而,由于中国当时所处的半殖民地地位,清政府的外交十分软弱无能。特别是由于这个政权的封建性质,决定了它不能真正依靠人民群众去反对西方的强权政策,因此在中美工约交涉中,最终成为失败的一方。  相似文献   

8.
1939年英法苏三国谈判,是二战前夕有关国家企图联合制止法西斯侵略的一次重要尝试。对其失败原因,人们历来说法不一。本文不打算考察谈判的全过程,而仅就后一阶段军事谈判中有关苏军“过境”权问题的争论,对导致谈判失败的原因,作些浅探。  相似文献   

9.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图谋重建在全国的独裁统治,共产党则力争和平民主。四平保卫战就是国共两党在战争与和平、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等问题上展开的激烈较量。在这场严峻的斗争中,周恩来以敏锐的战略眼光,科学地预见了东北局势的发展.为中共中央制定我军在东北的战略方针,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四平保卫战期间,周恩来密切注视国民党的动态,多次同国民党进行严正交涉,揭露其“关内小打,关外大打”的战争阴谋。同时,将中共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的方针昭告天下,以谈判斗争有力地配合了四平保卫战这场军事斗争。  相似文献   

10.
商务谈判中的情感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务谈判中 ,谈判双方要想达成互利互惠的业务 ,就必须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语言交流 ,“以言传情” ,“以情感人” ,使谈判得以保持在友好融洽的氛围进行。但是 ,感情并非谈判的目的 ,谈判人员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如果感情用事就必定会落入对方的情感陷阱而影响谈判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15年的复关谈判使中国了解到要在谈判中处于主动的地位就要具备两个条件:掌握国际社会法律与规则及充分了解谈判对手。为了充分说明这两个条件的重要性,文章以中欧入世谈判中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次谈判为切入点,运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分析了此次谈判中的深层次问题---为何欧盟在谈判中会取得比美国多20%的利益,并指出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欧盟在中国入世过程中态度的转变,以及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在去年年底破裂后,今年1月18日又重开谈判。中美两国这种打打谈谈、谈谈打打的做法。已不是一年半载了。时至今日,既然知识产权的谈判对两国的经贸关系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人们必须对这个问题有一长远的认识。 应当知道,中美知识产权的谈判和争执由来已久。1985年5月,中美双方就签署过关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谅解备忘录”。但之后,争执一直不  相似文献   

13.
国共两党进行的重庆谈判是一场尖锐复杂的斗争。共产党在这场斗争中审时度势,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工作,自始至终争取和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毛泽东亲临重庆,赢得国内外舆论好评;先发制人,明确提出原则性意见和谈判方案;坚持把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以退为进;做好统战和舆论引导工作,驾驭政治形势;回去武力威胁和军事进攻,提高谈判的地位。重庆谈判的历史事实,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高超的斗争艺术,表明了其政治上的成熟。  相似文献   

14.
朝鲜停战谈判从1951年7月10日正式开始,到1953年的7月27日,经过两年多的艰苦谈判,终于划上了句号。但谈判期间趣闻轶事迭出,使谈判富有戏剧性色彩。  相似文献   

15.
齐鹏飞 《中华魂》2012,(16):46-48
双方强调各自的实际困难,谈判进程停滞不前1956年12月至1958年下半年,是谈判的第二个小阶段,是高层直接的政治对话和外交谈判并充分交换意见时期。1956年12月,周恩来应邀访问缅甸,两国领导人继续就边界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12月20日,在周恩来访问结束之际,两国政府共同发表的"联合声明"指出:"两国总理在热诚的相互谅解的精神下……讨论了解决中缅边界的问题。这些讨论进一步澄清了中缅两国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根据TTIP九轮谈判公布的资料,列举TTIP谈判的进展,从而得出这九轮谈判呈现的特点包括:纵向来看,随着谈判的推进,谈判议题逐渐具体化和缩小化;横向来看,前三轮更多集中在市场准入这一核心议题,第四和第五轮为形成初步文本的过渡阶段,后四轮则重点探讨监管与规则这两个核心议题;总体来看,市场准入初具雏形,监管议题继续讨论,规则问题尚不完整。TTIP对中国和中国对TTIP实质上是一个双向影响过程。就TTIP谈判的趋势而言:TTIP谈判仍然充满波折,估计最晚在2017年以前,最终很可能以打折扣的形式签订一个初步协议,即部分议题达不到预期高标准、部分议题达不成共识。中国应根据谈判进度和发展趋势,做好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18 54年 ,英法美等国纷纷派遣公使到中国 ,并分别在上海、天津等地与中国官员就修约问题进行谈判。修约谈判是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扩大侵华利益而提出的 ,然而 ,在整个谈判过程中 ,清政府却尽力试图将英、美等国的修约要求纳入中国传统的对外关系体制中 ,清政府与英美公使之间的谈判实质上是以两种完全不同的外交模式来处理同一事件  相似文献   

18.
国际谈判中权力的较量涉及国际地位、谈判场地、谈判筹码、谈判者的技能等诸多因素。拥有更多权力的一方拥有了话语权,也就拥有主导谈判议程的权力。为深度解析敌对国家在解冻外交关系谈判中权力的维度与内涵,笔者以中美关系解冻的系列谈判为研究个案,提出了三个有关权力的假设,从谈判的场地因素、主权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它所面临的威胁、话语的建构作用等多个角度解读谈判中权力概念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19.
正如果把谈判看作是一场战争,那么"两败俱伤"的结局必然是"冲突级别上升"。有人可能会说,此类交锋在所难免的……但是,若在谈判中"纠结"于此,就会错过有可能使双方都达到"双赢"的机会。所以,成功的谈判并不单指己方利益最大化,而是谈判双方达到"双赢"。如哈佛大学法学院谈判项目创始人、麻省理工学院共识达成研究院创始人劳伦斯·萨斯坎德(Lawrence Susskind)在《哈佛双赢谈判课》一书  相似文献   

20.
人是商务谈判成功的决定因素.在商务谈判中,商务谈判人员的谈判风格对商务谈判的方式、内容都有着较大的影响.通过对商务谈判人员谈判风格的含叉与类型以及不同谈判风格的特点和表现做出分析,就可以针对不同国家或地区谈判者谈判风格的差异做出相应的调整方法,从而提高谈判效率与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