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四○年十月,盐阜抗日根据地开辟,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一九四一年一月,新四军在盐城重建了军部,接着,华中局又在盐城建立。陈毅同志在盐阜区工作了两年多时间。在党中央和华中局的领导下,陈毅同志率领新四军奋战大江南北,坚持敌后抗战,为巩固华中根据地,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本纪路主要记叙陈毅同志在盐阜区的一些活动,供研究苏北抗战史作参考。一九四○年十月十日北上的新四军陈毅部队与南下的八路军黄克诚部队在盐城以南的白驹胜  相似文献   

2.
1920年5月18日《民国日报·觉悟》上,刊载着一首题为《伊》的白话诗,署名:世俊。聂元素、陈吴苏等同志所编《陈毅早年的回忆和文稿》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3月版)一书,把这首白话诗作为陈毅同志的作品收入。冯锡刚同志《陈毅同志早期的文学活动》(载《北方论丛》1982年第1期)一文也说:陈毅同志的诗歌,“现在发现的最早作品是发表于1920年的题为《伊》的白话诗。”我一度也曾有过同样的认定。现在看来,白话诗《伊》不是陈毅同志的作品。其理由如下: 一、从署名看陈毅同志是陈家“世”字辈,早年他的父、祖辈为其取名“世俊”,是事实。但是,仅从这一点出发,认定白话诗《伊》是陈毅同志的作品,依据是不足的。  相似文献   

3.
阿英同志逝世已近十一年,一想起他的音容笑貌,心情就难以平静。阿英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文学家、文史学家、戏剧家,生平著述非常丰富。他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我难以详细评述,只能就我耳闻目睹的有关他与盐阜革命文艺的事迹作一片段述详。阿英于一九四一年来新四军一师一旅,被叶飞副师长挽留下来,为旅文工团作艺术指导。在陈毅军长再三催促下,他于一九四二年七月抵达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盐阜解放区新四军军部所在地阜宁停翅港。阿英一踏上这块刚被开垦的革命处女地,就以极大的革命热情,为新四军和根据地的革命文艺建设,投入紧张的战斗。他主编了《江淮文化》、《新知识》等刊物;参加了陈毅军长亲自领导的抗日文艺团体“湖海艺文社”;创建了文人集会结  相似文献   

4.
盐阜区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素有“陕北延安”、“苏北盐城”之比,是新四军重建军部的地方。抗日战争时期在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张爱萍等老一辈无产阶阶革命家的直接领导下,盐阜区成了华中党、政、军的指挥中心和经济文化中心,为全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火热的革命斗争是盐阜区群众文化活动的丰富源泉,盐阜区群众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也促进了革命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5.
《盐阜民族英雄传》的编写者是阿英同志,他的原名叫钱德富,曾用笔名是钱杏村,安徽芜湖人,1900年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左联”领导人之一。早年参加过进步组织“太阳社”,抗日战争中从白区转移到我盐阜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担任新四军的文化和统战工作。全国解放后曾任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等职务。十年动乱中惨遭林彪、“四人帮”迫害,1977年逝世。他把一生献给中国革命事业和文化事业。谁都知道,阿英同志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先驱者,其《晚清小说史》的成就蜚声中外。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中野美代子说:“我虽然一次没有见过他,可十几年来我是  相似文献   

6.
一九四○年十一月底,陈毅从海安进入盐城,从这时起到一九四二年底离开阜宁去延安,二年时间内,据我们所能见到的他共写诗二十多首,其中收入《陈毅诗词选集》的八首,其余的十几首,散见于盐阜区党的机关报《盐阜报》和阿英主编的《新知识》杂志,我社将这些诗作收进《湖海诗词新编》中。陈毅在盐城期间写的诗不算太多,在他一生的诗作中只占很少的数量,但它的特点很明  相似文献   

7.
《江淮日报》是抗战时期华中局的机关报,它是在刘少奇、陈毅同志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创办的。《江淮日报》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巩固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权,激励广大军民的抗日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它的创办使苏北根据地出现了“江淮时代”,促进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中心──盐阜地区新的文化高潮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20日,以反映新四军在盐阜区抗战为主题的大型历史画册《铁血丰碑》读者座谈会在盐城师范学院举行。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周克玉上将到会讲话,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成长春,盐城市新四军研究会会长计高成、副会长薛维松以及其他各界的60多位专家、学者等参加了座谈会。大型历史画册《铁血丰碑》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周克玉上将为画册题词“铁军精神,永放华彩”,并担任画册顾问;盐城市政协文史委员、新四军纪念馆馆员陈宗彪任画册主编。《铁血丰碑》收200余张珍贵的历史图片,形象而系列地反映了新四军东进开辟苏北、“皖南事变”后重建军部、创建华中及盐阜抗日根据地、坚持艰苦卓绝的敌后斗争、迎来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历史过程。在谈及编辑出版《铁血丰碑》的目的时,主编陈宗彪介绍:在盐阜大地上,遍布着刘少奇、陈毅等众多新四军将士的足迹,新四军重要活动、重大事件、重要战役战斗所形成的遗迹旧址,已成为盐阜人民弘扬铁军精神、传承铁军文化的载体,新四军将士英勇献身的壮举也已化为一座座铁血丰碑。我们把散见于各种报刊文献上反映新四军奋斗历史的照片搜集起来,目的就在于:诠释新四军的丰功伟绩,用铁军精神激励后来人。新四军老战士、新四军研究专家严锋撰文指...  相似文献   

9.
1941年1月后,在刘少奇、陈毅同志领导下的盐阜区各好党组织,坚决执行中央关于建立三三制政权的战略决策,建立了真正的抗日民主政权。他们在选举中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选举制;用组织法规充分保证人民对政府的批评监督;民选产生的各级政府和干部厉行民主集中制和民主作风。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在盐阜大地上创造了民主运动的奇迹,有力地推进了盐阜区的抗日斗争,同时也为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提供了可贵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0.
革命家在经纶之外以诗词为余事,抒情述怀,这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不乏其人。身经百战、叱咤风云的陈毅同志就是突出的一个。他虽戎马生涯,却不废吟咏。正如臧克家所说:他“上马杀敌,下马吟诗”(《学诗断想·陈毅同志的诗词》),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指挥员,同时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从一九二○年发表《伊》开始了新诗的创作;从一九二五年对郭沫若的新诗作出“气宇宏大,是有希望的”(《我们的生  相似文献   

11.
在送别抓纲治国初见成效的一九七七年,迎来对实现抓纲治国三年大见成效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九七八年的时候,经英明领袖华主席批准,报刊上发表了《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这不仅是整个文艺战线的一件大事,而且也是我国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这封信里,毛主席不仅热情地赞扬了陈毅同志的诗作“大气磅礴”,“剑英善七律,董老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五九年夏末秋初,在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的亲自关怀下,由席明真、李明璋同志执笔,把四川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川剧《活捉王魁》整理为《焚香记》,连同《谭记儿》、《芙奴传》以及两组中小型戏,作为我国古典戏曲的代表,赴波兰、捷克、东德、保加利亚东欧四国访问演出,开创了建国以来中国地方戏大幕戏出国的先例,受到各国观众的欢迎。东德观众认为,川剧《焚香记》“可以与古希腊悲剧比美”;捷克布拉斯基拉伐的晚报称其为中国“千年文化的花朵”。(见《川剧艺术》一九八○年第二期朱丹南《川剧出国拾零·大戏能出国吗》)它同该次出国演出的其他川剧节目一样,为社会主义祖国赢得了荣誉,为川剧的演出史,竖立了一块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盐阜区是苏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区曾是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及三师师部所在地,是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等同志工作过的地方。盐阜抗日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就是在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开拓与发展起来的。他们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合盐阜区的特点,依靠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_的力量,建立起一套新的教育和教学制度,创造出很多新的经验。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人  相似文献   

14.
在60年前的艰难岁月里,战斗在苏北盐阜区的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同志,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1942年被评为全军的节约标兵,刘少奇、陈毅同志曾经在大会上表扬他是“节约模范”。至今在这里还流传着他的许多动人故事。 补 棉 袄 西北风一阵紧似一阵地吹来,一群群大雁由北向南飞去,又是一个冬天到了,干部战士纷纷穿上棉衣。师部管理员张兴旗拿出黄师长的棉袄,左看看,右看看,心里想:“这件棉袄已穿了四五个冬天,早该换一件了,可黄师长硬是不肯换,怎么办呢?”正在这时,黄师长走了进来,张兴旗把黄师长的那件棉袄抓在手里抖抖,说:  相似文献   

15.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民族危机严重。中国共产党为了开辟华中敌后根据地,于1940年10月由黄克诚同志率领八路军五纵队南下苏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並与陈毅、粟裕同志率领北渡东进的新四军会师,以完成开辟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党中央任命陈毅同志为新四军代军长,刘少奇同志为政委,在苏北盐阜地区成立新四军军部,继续进行华中的抗日战争。苏北盐阜地区有盐城、阜宁、阜东、淮安、淮阴、建阳、射阳、涟水和滨海九个县。日伪除盘踞几个县城外,广大农村全都  相似文献   

16.
在刘少奇、陈毅等新四军军政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从1940年10月到1945年8月,活动在盐阜区的新四军围绕抗日斗争,积极开展文学、音乐、美术创作和戏剧演出、歌咏等文艺活动,宣传抗日,表现根据地新生活,体现出苏北抗日根据地文化昂扬的主旋律.而且文艺活动形式多样、种类齐全,对抗战斗争和苏北抗日根据地文化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粉碎“四人帮”以后,《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公开发表了。毛主席在这封信中,提出了“诗要用形象思维”的重大论题,激起了我国学术界的强烈反响。由于形象思维是一个涉及到多种学科领域的比较复杂的问题,对它的研究和探讨仍需继续深入。有一些问题,甚至包括是否承认形象思维是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这样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目前,我国学术界的看法仍不一致。不久前郑季翘同志发表了《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解释文艺创作》一文(见《文艺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一期),就否定形象思维是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对此,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特提出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与郑季翘同志商榷。不妥之处,请季翘同志和其他同志指正。  相似文献   

18.
芦蒲革命烈士纪念塔是盐城市境内一座气势宏伟的革命烈士纪念塔,也是全国著名的革命烈士纪念塔之一。该塔高耸于阜宁县境内的芦蒲乡,塔高18米多,塔面朝东。塔的正面镌刻着当年在盐阜区指挥华中抗战的新四军政治委员刘少奇书写的“浩气长存”四个大字;塔的背面刻写着当年任新四军军长陈毅的题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塔的左侧刻写着当年任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的题词:“为国为民,奋不顾  相似文献   

19.
本刊一九七七年第四期发表的《陈毅同志诗词选注》受到读者的关注,一些同志来信对注释中的不当或疏漏之处提出了很好的修正和补充,为了帮助读者进一步学习和理解陈毅同志的光辉诗词,特将陈昊苏同志的来信全文、曹伟同志的来信摘要发表在这里。本刊编辑部对来信同志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20.
在抗日战争中,盐阜区以及整个苏北,当时被人们赞誉为是抗日民主运动的先进地区之一。这个荣誉是和刘少奇同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九四○年十一月,少奇同志由皖东北来到盐阜区,担任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一九四二年三月奉令回延安。在这近一年半的时间内,少奇同志在领导整个华中党政军工作的同时,并直接指导盐阜区的各项工作。在少奇同志的亲切关怀下,盐阜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民主运动得到了蓬勃发展,成为整个华中抗日民主运动的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