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莲性寺东园”,位于瘦西湖南岸,园门与五亭桥对峙,始称“贺园”,园在莲性寺之东,所以又称“东园”。“东园”久废,然“莲性寺”、“云山阁”、“白塔”尚存,这里是瘦西湖风景区建设较早的地方,也是扬州历史上的文化之区。一源远流长的莲性寺“莲性寺”原大门南向,主体建筑于白塔之南,清代早中期这里原有两个寺庙,法海桥对面原为“关帝庙”,“关帝庙”西为“莲性寺,寺南建殿,寺后建“白塔”,(见李斗《扬州画舫录·桥西录》)原“莲性寺”今已不存,今日的“莲性寺”是清光绪中叶后重建的。其方位改为原莲性寺之东,面东向。  相似文献   

2.
嘉杨智华.男.藏族.1949年10月出生于青海同仁县加务多协智村,1962年在青海黄南隆务寺出家.先后拜格登达杰、格登尖错等为师,系统学习“藏文正字学”、“藏传因明学”、“诗歌修辞学”、“藏传佛教教派教义”等基础理论和佛教经典知识。“文革”期间还俗.回乡务农。  相似文献   

3.
中会寺系千山“五大禅林”之一。位于千山中部五老峰南山坡上,因居千山五寺之中,且昔年五寺之僧多集会于此,故名“中会寺”。中会寺历史悠久,据寺内明万历八年(1580年)重修碑记记载,中会寺“历汉唐宋元,中经水火,不知几变”。清嘉庆四年(1799年)重修碑记记载,“襄平南千山上自唐敕建古刹有五,中会寺居中”。可见,中会寺于唐代已经建成,甚至可以追溯到汉代,几经水火,多次易址,后于明万历八年在现址进行了重建。至今在寺北山和西山等处有古庙遗址多处。现寺殿宇大多为明代建筑,清康熙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在《游辽东千山顶记》中曾记述:“中  相似文献   

4.
《头陀寺碑文》入萧统《文选》,佛教典籍《出三藏记集》称寺碑文“文自彼制”而“道缘成业”,亦“总入于集”,从目录学可知寺碑文兼跨僧俗两界。《头陀寺碑文》以西天佛地为参照,以中土建筑话语叙说佛教寺院与佛理,其话语跨建筑、佛教两界,由此体现了“碑文”文体其中的一类,由“主于叙事”向“主于议论”之“变”。《头陀寺碑文》以中土义理话语与文章笔法之类叙说佛理,跨中土学术与西土佛教两界。跨文化的多重话语的介入与重构,令寺碑文增添了许多魅力。  相似文献   

5.
千山祖越寺     
在千山北沟卧虎山下狭长的幽谷林荫中,掩映着一座规模虽小却建筑古朴的寺院,这就是千山“五大禅林”之一的祖越寺。祖越,传说为一在此建寺的和尚之名,寺建于苍松古柏之间,在此环顾周围起伏的山峦,四季不同的景色,加上青砖灰瓦,玉宇琼楼交相辉映,衬托出古刹之美。因此在“五大排林”中祖越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又以幽雅的环境、独特的景观而著称。前人游此寺曾赋诗赞道“祖越多奇境.天王亦幻哉”。祖越寺原来的规模较大,清康熙年间其部分庙宇被无量观所占,使其规模变小。现存的寺院由东西两个院落组成,西院为寺的佛事活动区,东院…  相似文献   

6.
寺与塔都是与佛教有关的建筑。“寺”与“塔”是梵文的意译、音译 ,在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交融的漫长过程中 ,表示寺与塔的相关词语也逐渐产生 ,有的完全融入汉语 ,成为地道的汉语语素。  相似文献   

7.
柴娟 《金陵瞭望》2009,(24):83-83
九华山是南京“山、水、城、林”的一个交汇点,山中有寺、山顶有塔、山畔有湖、山下有城.山顶三藏塔更是玄武湖畔标志性景观.  相似文献   

8.
高敏 《南都学坛》2001,21(2):14-17
《金石萃编》卷 30《敬史君碑》反映了东魏、北齐的僧官制度 ,它不仅证明了文献记载的僧官名称 :中央僧官沙门统、州级僧官“都统”、郡级僧官“郡维那”、县级僧官“县维那”、寺中僧官“寺主”和“法师”不误。而且碑文补文献记载之不足 :每州的“僧官”、“沙门都”的设置都不止一人 ,州级设有僧官“大律师” ,州郡也设有僧官“都维那” ,各寺均设有法师  相似文献   

9.
《人生与伴侣》2013,(11):44-44
深秋独行韩国,在徒步前往庆州含月山的骨窟寺时,误将“石窟寺”路标错当成“骨窟寺”路标,因此下错了车走错了道,误入吐含山深处,并且迷路而不自知。  相似文献   

10.
《全唐诗》卷五0四郑巢有《瀑布寺贞上人院》诗,诗云:“林疏多暮蝉,师去宿山烟。古壁灯熏画,秋琴雨润弦。竹间窥远鹤,岩上取寒泉。西岳沙房在,归期更几年。”诗中之瀑布寺不见史志记载,故对其所在、沿革未能了然。然道宣《续高僧传》卷三十《隋天台山瀑布寺释慧达传》曾载云:“释慧达,姓王,家于襄阳,幼年在道,缮修成务,或登山临水,或邑落游行,但据形胜之所,皆厝心寺宇,或补缉残废,为释门之所宅也。后居天台之瀑布寺,修禅系业。”颇疑此瀑布寺或即郑巢诗中之寺。如二者为同寺,则瀑布寺在台州,且隋时已存。郑巢诗中之“瀑布寺”臆测@李芳民…  相似文献   

11.
析"像X似的"结构关系——兼与张斌、陆俭明等先生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像X似的”进行静态的句法切分 ,可以得到两种结果 :(甲 )像 /X似的 ;(乙 )像X/似的。本文首先从“像”、“似的”的实际用法出发 ,将“像X似的”短语分化为两类格式 :A、“像X似的”比况短语 ;B、“像X似的”揣测短语。然后着重对A类的传统 (甲 )式切分进行否定 ,提出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万世师表孔子的教育思想丰富、深刻、系统,它集中体现于《论语》之中。其中的育才济世、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德才兼备、学行并重的教育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发愤忘食、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等对当今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有所裨益,对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3.
公共关系六大特征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关系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 ,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公共关系的特征可概括为 :以社会组织为主体 ,以美誉为目标 ,以互惠为原则 ,以长远为方针 ,以真诚为信条 ,以沟通为手段。全面而深入地剖析公共关系的本质特征 ,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公共关系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门有着广阔背景和多重来源的新兴学科,传播学的学科特性一向以复杂著称。然而在一种浮躁之风的影响下,传播学界对这个关乎学科发展方向的基本问题却漠然置之。针对这一状况,可从“新兴性兼有传承性”、“交叉性兼有独立性”、“应用性兼有理论性”、“科学性兼有人文性”四个方面展开探讨,以勾勒出传播学学科特性的基本轮廓,并借此强调传播学的理论建设须在认清该学科的学科特性的基础上实施推进。  相似文献   

15.
从研究坐标的纵轴即“经”、横轴即“纬”看,现有的中国哲学史著作呈现为五种诠释体例。一是以时代为“经”、以学理为“纬”,二是以学派或学理为“经”、以时代为“纬”,三是以学术主旨为“经”、以学人为“纬”,四是以学理为“经”、以学术观点为“纬”,五是以学人为“经”、以学术观点为“纬”。以时代为“经”、以学理为“纬”的诠释体例是当今学术界比较认可的诠释体例。  相似文献   

16.
延安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延安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产业结构、综合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制度、知识等方面的后发劣势,拥有物质资源、资本、技术模仿、制度模仿、文化等方面的后发优势。延安要实现经济的跨跃式发展,应该选择将后发劣势转变为后发优势、将后发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的策略,并采取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制度建设、加大教育投入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教育信息化为导向,以《希望英语1》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以翻转课堂理论为指导,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改善教学效果为目的,围绕翻转课堂的定义和特点,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入手,阐述了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并据此设计一套符合校情的课程模型,以期为我国高校实施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群体工作满意感与组织公民行为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公民行为是指员工主动从事的非正式但对组织有利的行为。这一概念的出现,使组织行为学在“工作满意感—工作绩效”这个问题的研究上,出现了较明确的中介变量。既有的以整体组织为背景的研究已揭示了工作满意感—工作绩效的内在机理:员工工作满意感提升之后导致组织公民行为的增加,从而导致了工作绩效的提高。这在次级组织—群体背景下同样成立。可见,研究群体满意感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提高群体的协作、自主和认同程度,提高群体效能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道器之辨是中国哲学史长期讨论的话题;道器之辨经历了道器本末未定论、道本器末论、器本道末论三个发展阶段;道本论强调要"以道御器",让器服从于道,服务于道;而器本论者认为道器不相分离,无形之道不能脱离有形之气。  相似文献   

20.
新的江汉大学的办学理念是 :坚持以人为本 ,以创新为灵魂 ,以改革为动力 ,促进学校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协调发展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以科研为龙头 ,以服务社会为己任 ,大力培养具有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坚持勤俭办校、严谨治学的方针 ,保证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发展。为实现办学理念必须实施调整结构 ,更新观念 ,优化资源 ,深化各项改革等治校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