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人性演化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家忠 《齐鲁学刊》2001,23(2):112-118
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人性的演化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是层创与积淀、渐进与嬗变、内化与外显、进化与异化的对立统一。把握人性演化的基本特征,对于坚持人性问题上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加强人性的调控与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振芬 《河北学刊》2008,28(3):195-197
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之所以能从社会发展出发不断有所创新,与其思维方式有密切关系。毛泽东的创新思维具有鲜明特征,主要表现为: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以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为基本方式,以调查研究为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3.
责任保险是为第三人利益而成立的一种保险。责任保险为被保险人对特定的第三人负赔偿责任时,补偿其损失的契约。责任保险的第三人,在受到被保险人的侵害时,其处于当事人的地位,可以依据法律或合同的约定向保险人请求赔偿。因此,保险人的责任实质上是对第三人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论社会主义的两个基本特征朱宝信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和社会主义实现的途径,前者是“社会主义是什么”的问题,后者是“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的问题。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的理论,在他的几部早期著作...  相似文献   

5.
法治人性基础的三个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福胜 《北方论丛》2004,(6):115-119
法治作为人类对规则需求的外在表现形式,在不同视域中,有着不同的人性基础理论.人性亦善亦恶的可塑论是伦理学视域法治的人性基础;理性人与经验人的统一是认识论视域法治的人性基础;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生存论视域法治的人性基础.三个视域中的法治人性基础都具有不可证伪性.在伦理学视域中,人性亦善亦恶使法治成为必要;在认识论视域中,理性人与经验人的统一使法治的生成成为可能;在生存论视域中,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使法治的生成本身成为一个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论人性     
一九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反动文痞姚文元“报告”了他在“读书”中的一个“领悟”:从人性论中“可以直接引出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以及极‘左’、形‘左’实右的路线。”八天以后,即一九七一年一月六日,这个“领悟”当作“圣旨”传了下来。霎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批“人性论”的恶浪,并与批“维生产力论”、批“阶级斗争熄灭论”组成三路大军。所谓批“唯生产力论”实际上是搜人民的腰包,对社会主义经济进行破坏;鼓吹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的“不灭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罗马法是古代法中反映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最完备最典型的法律,它对资本主义私法的发展曾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本刊发表此文,力图对罗马法的基本特征作一些新的探讨,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技术在过去20年中的迅速普及为文学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局面。文学从“纸上”跃到“网上”,表现出一些与传统文学完全不同的新特质。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具有开放性、平民化与大众化、读者群体年轻化、传播迅速化、语言的新锐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在:突出创新性———坚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内在统一;突出科学性———坚持发展的主观紧迫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内在统一;突出全面性———坚持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突出和谐性———坚持发展的纵向持续和横向协调的内在统一;突出人本性———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和为手段的内在统一;突出公正性———坚持发展的高效竞争与机会均等的内在统一;突出内涵性———坚持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一、清除“左”的流毒,对无产阶级人性作出正确回答 长期以来,由于左倾思想干扰,特别是林彪、“四人帮”的践踏,无产阶级人性问题成了一个不能超越“雷池”一步的“禁区”。林彪、“四人帮”一不允许人们谈论无产阶级的人性;二则偷梁换柱,用所谓无产阶级的阶级性来代替无产阶级的人性。目的是为他们的反革命的政治阴谋服务。  相似文献   

14.
论共同人性     
共同人性问题是当前开展的人性讨论中的关键性问题。它对于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理论,如何真正弄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以及如何用它来指导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人性就是阶级性”的提法是站不住脚的共同人性的长期被否定,和“人性就是阶级性”这一提法的广为流行有很大关系。人性就是阶级性,那么,就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共同人性。因此,在探讨共同人性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人性就是阶级性”的提法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5.
论人性的弱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要认识自己 ,解剖自己 ,其最根本的东西是从人性来审视自己。我们从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理解人性 ,人是善与恶的结合体 ,即人一半是天使 ,一半是魔鬼。人性的善与恶潜在人的自然属性之中 ,而人是作为社会人而存在的 ,当具备一定社会环境与条件时 ,善与恶才会显露出来。人性的主要弱点在于权欲、物欲与情欲中表现出来的恶行。人们通过法律、道德与宗教的形式抑恶扬善 ,这是克服人性弱点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一、人性是什么王夫之在讨论什么是人性时,首先区别了人与动物的界限。他批评宋儒蔡元定的存心之说,写道:西山(即元定)云,人物均有一心,人能存,物不能存。此语卤莽害道不小……孟子明白决断说一个“异”字,西山却将一“均”字换了。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告子犹能知其不然,而西山却灭裂此心,教同牛犬蛇蝎去,悲哉!……禽兽只一向蒙蒙昧昧,其或有精明处,则甘食悦色而已。此心存之又将何用?甘食悦色是人与动物所同有的生物性。王夫之并没有忽视这个特性;他只是要我们注意确立人与禽兽的界限,确定人性的本质特征。关于人的本  相似文献   

17.
论开放社会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便从整体上、本质上进入了开放性社会,同时也就形成了与封闭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特征。开放性社会最根本的特征,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开放性的社会生产方式,即走向社会化的占有方式与扩大的商品经济,并由此决定和形成了开放性社会的其他特征:政治生活中以多数性、公开性与合法性为基本原则的民主政治;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各领域社会交往的经常化、国际化与普遍化;以人格独立为基础的人的发展的自主性与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正> 对于明清实学思潮基本特征的认识,学术界或曰“经世致用”;或曰“人文主义”:或曰“厌倦主观的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和“排斥理论提倡实践”(见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尚未形成一致认识。在我看来,明清实学的基本特征是突出一个“实”字,即“实体”、“实理”、“实政”、“实教”、“实心”、“实念”、“实才”、“实功”、“实言”、“实行”、“实习”、“实践”、“实用”、“实风”等。明清实学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社会思潮,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  相似文献   

19.
论新加坡法制建设的基本特征徐中起邵芬实行严格的法制是新加坡的一大特色。由于立法严密,执法严格,人民守法,保证了社会秩序和社会纪律,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引导着社会的文明进程,调控着人们的社会行为,从而使不仅各种矿产资源要依靠国外进口,而且连粮...  相似文献   

20.
汉代文化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得到总结的直接产物,是中华传统文化成熟的标志,它突出的基本特征是多元文化基础上的统一和统一条件下的文化多样性,共生并存。汉代文化表现出了多元性、统一性、包容性、和谐性与创造性,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了“博大兼容”的特点。既能坚持本土文化的传统,又能不断吸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来丰富自己,为己所用。而这恰恰是中华文明在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相继中断或转型之后,仍能唯一延续至今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