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美国通用电气原CEO韦尔奇的经营最高原则是:管理得少就是管理得好。这是管理的理想境界.是一种依托企业谋略、企业文化而建立的经营管理平台。眼下我们许多企业的管理离这种境界还有很大的距离。据最新的一份权威调查分析: “在中国企业每一层次上,80%的时间用在管理上,仅有20%的时间用在工作上。”而西方一些企业在管理工作中, “管”与“理”的比例是2:8。笔者发现,我们相当一部分企业有个现象,管理者“发号施令”,员工照章办事。在这些企业里,员工的最高目标就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干部人事制度不断变革、管理人员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有的企业出现了“四不”现象,即不会管,不愿管,不敢管,不创管。为此,我们要把“管理兴企”作为第一要责,实现“四变”。  相似文献   

3.
质量管理的核心要求是“用户满意、持续改进”。为了达到用户满意,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持续改进”。然而在实际质量管理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改”而“不进”的现象。何为改而不进呢?就是嘴上说改,实际不动。因为一些产品故障在重复发生,一些管理漏洞再次出现。如果不有效控制住产品故障“再发生”,将会使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人员的许多努力付之东流,也会大大增加质量成本,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为什么不能彻底防止产品故障“再发生”1.故障原因定位不准确。某空间产品在轨运行数月后,出现异常,经分析判断为产品内部电路出现断路,而断路是空…  相似文献   

4.
整合管理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要素是指一个组织管理系统所包含的组织环境、组织目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等管理的基本元素。企业的管理要素往往涉及企业的人员、资金、设备、技术、产品、信息、市场以及时间等方方面面。对企业管理要素的分类有不同的方法,而且随着管理对象的转移以及企业所处环境的改变,管理要素处在不停的变化之中。特别是在近代,管理要素经历了三次大变化:第一次是由单要素增加为三要素,即由最初的单纯管“人”变为既管“人”又管“物”还管“资金”;第二次是由三要素变化为四要素,也就是增加了企业管理的“环境”要素;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又…  相似文献   

5.
“隐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种现象 ,其表现是 :企业经营人员对企业的经营进行“暗箱操作” ,致使“富了和尚穷了庙” ;利用产权交易或商品交易把企业的资产隐性地转移出去 ,造成企业亏损 ;通过肆意挥霍 ,将企业资产隐性地转变为个人消费 ;企业破产 ,后又“零”资产地转让到自己名下进行经营 ,摇身一变成为企业的老板。“隐性管理”现象造成了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混乱 ,使企业低效率的运行并使企业资产隐性地流失 ,对于国有企业尤其是这样。我们认为“隐性管理”的存在是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企业股东与企业经营人之间“代理风险”的风险表现 ,…  相似文献   

6.
<正> 一位企业领导这样意味深长地说:“改到深处是管理”,此言可谓一语中“的”。 加强管理,是各种所有制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企业改制成果巩固壮大的根本条件。然而,从不少企业的现状来看,管理不善已成为一大“顽症”。有的企业过分强调法人代表的绝对权威而忽视基础管理;有的企业没有摆正生产经营各要素的关系,重市场、重生产而轻管理;有的企业认为改革上去了,管  相似文献   

7.
<正> 所谓企业“管理青春期”,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员工创业激情消失,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各种不正之风潜滋暗长,弥漫开来的现象。因其发生在企业的发展阶段,所以经济学家形象的称之为:“管理青春期”。包括美国著名的苹果电脑公司和王安电脑公司在内的无数国内外企业,都因染上这一“青春综合症”而走向衰落。企业“青春管理期”也是令企业家、经济学家头痛的难题。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对策作一点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 在1996年12月召开的全国经贸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指出,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1997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关于1997年国有企业改革,中央提出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深化改革,搞好抓大放小和“三改一加强”,转换企业机制;以改革办法搞好管理,改变目前一些企业管理滑坡的现象;抓好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进行一次普遍的认真的考核,真正实行优胜  相似文献   

9.
自2013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工程技术咨询类企业因其技术咨询服务的特性而属于现代服务业下的“研发和技术服务”类,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该类企业按照6%缴纳增值税。本文通过阐释“营改增”对该类企业财务管理、物资设备管理、合同管理、应收款管理的影响,分析了在当前抵扣项目少,抵扣链条不完整的环境下,企业通过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有效发挥“营改增”积极效应的途径,让企业真正实现减负,分享税制改革红利。  相似文献   

10.
理论界和企业界对中小民营企业有很多批评,其中之一就是会“管”不会“理”,管理总是滞后于企业发展。企业营销:会“销”不会“营”。营销应该是“营”与“销”的组合,一方面要在营造好企业良好的生存空间的同时销售产品;另一方面要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积极营造企业良好的生存空间。企业的生存空间就是市场,就是客户!只销不营是短期行为,是急功近利。然而中小民营企业恰恰是只顾“销”只要“销”,不愿“营”不会“营”。企业战略:能“战”不懂“略”。许多民营企业往往是事到临头,才临阵磨枪。销售旺季来了,就想打广告、做宣传,竞争对手大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导致“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信息经济的互克性原理导致企业信息技术投资效果的度量不准确性;二是生产率指标的度量方法不能够客观全面衡量企业技术投资效果;三是在实务上,传统财务业绩评价体系指标衡量企业技术投资效果存在着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丰田“零库存”管理的成功实现,使中国制造业越来越重视“零库存”对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的作用。本文就是从这一现象出发,指出中国企业实施“零库存”时遇到的问题,一是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二是企业自身管理上的缺陷、三是产业链各环节的压力。解决途径便是加强打造信息密集型企业、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及采取灵活策略管理库。  相似文献   

13.
<正> 企业人浮于事已是普遍现象,与其让三个和尚没水吃,莫如减二留一。但减员只是手段,增效才是目的。因此,减留与否,理应以效益为标准。然而,有些企业却本末倒置,错把“手段”当“目的”,结果,人是减下来了,效益却上不去。 表现之一:良莠不分一刀切。某厂规定男50岁,女45岁一律下岗。岂料,当一些身体尚可,并有一技之长,本该留下的老工人走了以后,技术力量明显滑坡,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一批老关系户与之断绝了交往,令原本就不景气的企业,更  相似文献   

14.
只有在人们的精神走向健康的时刻,企业才富有创造性,组织的创新才有可能。 一 多年来,我们对国际上出现的各种学术新潮,一般采取批判或“缓缓跟进”的方式,而不是积极超前和大胆接受。但是关于企业文化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似乎是个例外。美国学者提出企业文化理论不久,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就受到震荡,人们一改故态,竞相谈论,积极实践,到八十年代后期,一股空前的“企业文化热”已在全国范围内初露端倪。对于历来不轻易为国外新潮怪招所动的中国,这的确是可喜的现象。 二 这种可喜现象的出现,实质上有深远的文化背因。我们这个民族…  相似文献   

15.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高管们高额的年薪和业绩的大幅滑坡存在着巨大的反差。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民众越来越强烈的呼声.不少企业高管纷纷放弃高额报酬,同企业“共患难”。日前,上海上汽集团、电气集团等9家国有大型企业明确表示,职工不增加工资,则领导不增加工资;职工减工资,领导首先减工资。这9家上海国企高层将带头减薪.多数降幅在15%左右,最高达40%。  相似文献   

16.
<正> “九五”国企改革要改什么呢?权威经济部门确定“九五”期间国企改革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降低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进行债务重组。对企业欠银行的债务实行“新帐与老帐分开”的办法,企业对“新帐”负完全责任。 二、增加技术改造投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三、加大分流企业富余人员的力度,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四、加速国有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抓“大”放  相似文献   

17.
物业管理:何时成方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澄  高燕 《经营管理者》1999,(12):31-32
<正> 翻牌公司老爷脾气不改 目前全国90%的房屋物业管理仍沿用传统的房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那些由房管所转变而来的翻牌物管公司,官商作风不改,忽视自身建设,对居民时常仰起了高昂的“头颅”,而且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单纯地把物业管理公司看成房管所的翻版,对专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一概不予  相似文献   

18.
<正> 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引起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发生深刻变化;也给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致使一些企业顾此失彼,乱了手脚,失了阵地。主要表现是: 1.思想认识未能达到应有的高度,民主管理观念趋于淡化:一是强化行政管理,弱化民主管理。二是重视企业管理,忽视民主管理。三是把民主管理活动等同于工会日常活动。 2.运行机制有较明显缺陷,民主管理一般化。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  相似文献   

19.
<正> 国有企业改革被尊为“重中之重”。权威经济部门确定“九五”期间国企改革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降低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进行债务重组。对企业欠银行的债务实行“新帐与老帐分开”的办法,企业对“新帐”负完全责任。 国家对“老帐”的处理思路是:从呆帐准备金中划出一块冲销清产核资的资产损失;把“拨改  相似文献   

20.
诸强新 《经理人》2005,(9):39-39
企业内部生 长出“对手”,这在中 外企业部不鲜见。但问题是,中国的 企业内部似乎更容易产生对手,而且无 论企业大小,类似事件均屡见不鲜。原 因何在? 华人的个性特点 中国人有两个非常好的优点:一是 聪明,二为勤奋。但中国人又有两个很 不好的缺点:一是不团结,二为不守规 矩。中国人的不团结使得一个中国人被 称为“龙”,三个中国人被称为“虫”,于 是在企业内斗争事件层出不穷。于是, 在同甘苦阶段一起打拼的伙伴,到后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