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界定了在工程教育中进行专业文化精神渗透的概念内涵,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从而探讨了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背景下进行工程专业文化精神渗透具有:有效提升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弥补工程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教育力量不足的作用。论述了可以从借助实践性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来实施工程专业文化精神渗透。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转化为教育实践,需要依托有效的课程载体,在专业教育和课程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设置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逐步的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在单片机的教学实践中,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协作精神和工程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食品行业的发展及国内外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的现状,从拓宽专业培养目标和服务对象,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入手,进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文章提出以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实践操作能力等途径提高粮食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到粮食工程专业实践教学领域,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生物工程专业工程技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主线,结合生物产业、生物工程专业特色,从专业规范、办学思路、工程实践教学即考核方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办学等方面探索了生物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和构想。  相似文献   

6.
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谈话精神为契机,对民族精神具有的精神内涵,及其与民族音乐文化事业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回顾,对民族精神发展历史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变革进行了阐述,并从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历程中,民族精神的顶层设计与人文渗透两个方面探讨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创新,提出在当前民族精神教育中应以教育创新为根本,以人文渗透为目标,以情感体验为核心,以民族音乐为途径,大力培养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7.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建设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汽车文化建设出发,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教育中专业建设的一些看法。其目的是为我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专业建设提供一定指导,也为其他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是以工程实践为基础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是工程活动的精神动力,是优秀工程科技人才必备的工程素质。但是,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下,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大学生在品格、知识、智能结构上存在一些缺陷。因此,高校工程教育应致力于改革,加强对大学生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的培养,在"大工程观"理念指导下,通过拓宽专业方向、完善课程体系、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建立合理有效的培养机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营造良好的工程教育氛围,培养社会所需的具有优秀工程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改革,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构建了以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主线的以“三体系、四层次”为特征的多元化创新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增强了专业的综合竞争力,全面培养了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原有实践教学体系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开展专业社会调查,掌握学科发展趋势基础上,剖析了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工程应用能力结构以及素质和精神。以构建新体系为主线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工程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依据特色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深入分析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背景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工程"教育、"新工科"建设和"中国制造2025",构建了融工程文化、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三位一体,以体现将科学、技术、非技术和工程实践融合的"大工程"教育,形成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的现代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新体系,以及"多学科交叉""工程创新项目教学""工程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大工程观"现代工程训练教学模式.逐步改变目前的偏重工程课程讲解、实践环节淡化、实践训练简化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大禹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将大禹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培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抵御西方价值渗透,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通过统筹推进课堂理论教学、校园文化熏陶、社会实践锻炼和网 络空间渗透“四个课堂”建设,将大禹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全过程,发挥协同育人效应,实现“立德树人” 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语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前不久,在贵州工业大学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冶金工程专业第八届教学改革研讨会。来自北京科技大学、重庆大学、中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河北理工学院、华东冶金学院、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等14所高等学校冶金工程专业学科的4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着重就转变教育思想,端正教育方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新的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  相似文献   

14.
高等工程教育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高等工程教育应用型专业不容回避的问题。文章针对高等工程教育应用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措施进行了探  相似文献   

15.
艺术类学生具有文化基础较弱而专业能力突出,思想活跃而政治意识淡薄,自我意识突出而责任意识弱,实践能力强而纪律性差等特点。对这一群体进行廉洁教育,应针对其特点,坚持继承与发展原则进行,要开展分层次教育,强化自我教育,实施全面渗透策略,这样才能提高其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工程伦理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塑造未来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内容。文章提出,工程伦理教育要从提高教师工程伦理素质、加强相应的课程建设、进行教学环节渗透、强化产学合作的实践培养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大学生因其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在民族精神的认知方面也具有鲜明特点,如,对理想信念的认知较男大学生缺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较男大学生强烈,价值取向较理性等。多元文化的冲击、课堂教学的欠缺、第二课堂的局限、网络媒体的渗透等,都对女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产生着影响。高校应当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加强民族精神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网络教育与引导。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以往的"自然文化"、"人文文化"而言,当今的文化可称之为"创新文化".因为我们目前所进行的是创新性的实践,在这种实践活动中所反映出的创新精神无不渗透在社会、经济领域以及观念领域当中.所以在"创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创新文化"的氛围和趋向.这是文化发展中所必经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管理专业的复合型及技术应用性两大特征要求其强化实践教育。不同于实践教学环节,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育人体系具有系统性、立体化、开放式等特征。通过现状分析和国内外的对比,讨论了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育的现状及问题。以天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为例,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思想,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实习现场与理论课堂相结合,团队合作与自主完成相结合,现场操作与模拟仿真相结合,涵盖过程体系、目标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20.
工程专业教育视野内人文精神特质的发掘及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并不存在二律背反的关系,工程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技能中同样含有丰富的价值理性,同样是培养工科大学生学生人文精神的载体。在工程专业教育视野内进行人文精神特质的发掘,培养学生形成与工程师职业相契合的工程人文精神,对于提高当前工科类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完善工程教育的理念和模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进行以上理性思考的同时,还进行了相关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