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创新是企业经营要素的新组合。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发展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它源于企业创新。企业创新点,实质在企业价值链的“链环”上,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关键在于建立价值链某个环节上的竞争优势,企业应当通过创新培育核心能力体系。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企业经营要素的新组合。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发展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它源于企业创新。企业创新点,实质在企业价值的“链环”上,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关键在于建立价值链某个环节上的竞争优势,企业应当通过创新培育核心能力体系。而创新必须要有卓越的创意设计、科学的策划和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核心能力是虚拟企业构建的基础,由一系列的"核心能力"为结点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链来实现传统企业的所有功能,是虚拟企业的本质所在。虚拟企业的正常运行在于各虚拟企业单元核心能力的无缝连接,即对诸核心能力进行有机整合,构建虚拟企业核心能力链,形成完整的价值链,必然能使虚拟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在对虚拟企业核心能力整合的内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基础上,对如何有效整合虚拟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核心能力是虚拟企业构建的基础,由一系列的"核心能力"为结点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链来实现传统企业的所有功能,是虚拟企业的本质所在.虚拟企业的正常运行在于各虚拟企业单元核心能力的无缝连接,即对诸核心能力进行有机整合,构建虚拟企业核心能力链,形成完整的价值链,必然能使虚拟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在对虚拟企业核心能力整合的内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基础上,对如何有效整合虚拟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是近年来商业模式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内外研究者们也取得了一些认可度较高的成果,但尚不够完善.站在战略的角度上,企业在面临新技术、动态环境和市场机会时,都要以客户为中心,优化核心价值链,以拥有更加灵活的应变能力为核心,必须通过对市场的重新定义、以产品或服务为核心、以技术为核心、改变分销渠道、改变收入模式、价值链整合等方式找出可靠、正确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流程是一系列完整的为客户创造与增加价值的联合活动行为,在创造增加价值的连续活动中,始终以来自企业内外的客户为中心.因此,在电子商务环境中,面对电子商务对企业原有的竞争战略、范围经济、客户关系、企业利润实现等方面的挑战,企业需要从创新企业文化、分解与整合企业价值链、构造扁平化企业组织结构、构架以主导产业(产品)企业为核心的价值链、构建企业战略联盟、生产经营业务外包等方面进行生产经营业务流程即价值链的重构再造.企业价值链的电子商务再造要求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切实把客户和供应商纳入"客户满意"的价值链再造体系,真正做到降低客户成本,培养客户忠诚,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日趋明显的商业环境下,网络化是企业重要的成长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市场交易成本下降,使企业将战略建立在对价值链上的业务能力要素进行分解和重构而形成的价值网络上,从而使构建以能力要素为驱动的价值网络成为可能。企业价值网络能够聚集成员企业的优质能力,通过能力"基因"的重组和创新,提升竞争能力,构建竞争优势。本文在企业能力基因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企业价值网络的企业能力基因重组战略模型,并系统地提出了基于企业能力基因重组的企业价值网络构建流程。  相似文献   

8.
知识创新是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关键,正确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对于促进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水平以及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价值链理论,在构建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和灰色关联理论,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企业知识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使企业了解其知识创新能力现状,为企业制定创新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业绩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企业价值链的变化--从波特的内部价值链到价值网.进而提出在新的价值链中的核心企业的业绩评价方法,即从股东角度,尝试从财务、创新、组织、与非核心企业的合作以及与顾客的关系方面进行评价,并给出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价值链分析的国有外贸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国有外贸企业所经营的典型产品的价值链分析,指出国有外贸企业贸易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以及传统贸易经营模式下存在的问题。采用行业标杆比较的方法制定出企业价值链管理的目标以及业务流程再造的方式,提出国有外贸企业利用资源和能力的重整,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以及实施策略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
该文采用1990-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模型对新疆R&D经费投入与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疆R&D经费投入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上期的R&D经费投入对本期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科技人员投入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也有正向作用,但这种作用在统计学上不显著;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与VAR模型基本一致;当滞后阶数分别为1阶和2阶时,R&D经费投入是企业自主创新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界定企业管理创新内涵及其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一汽轿车和Z集团导入精益生产实现企业管理创新的成功案例,结合多年精益生产管理实践,发现制造业企业实施精益生产可以有效提升其管理创新能力。扫描整个制造业企业通过导入精益生产提升管理创新能力的活动过程,构建了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企业管理创新模式。为技术日益趋同化的今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旺盛生命力提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中小企业在全国企业总数中比重的不断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成为促进中国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传统基于熊彼特假说、基于行业和成熟企业数据的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不能有效代表中小企业的创新情况,为深入探讨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以中国2009-2015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所有权性质视角利用循环的CDM模型探讨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研究发现中国国有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明显高于非国有中小企业,但国有中小企业并没有将创新投入优势充分转化为创新产出优势,导致其在创新产出上存在一定的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14.
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能力机制是企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机制与财务能力、学习吸收能力、创新过程适应能力和满足市场需求能力密切相关,而创新主体意识、激励机制、创新战略选择等方面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创新乏力制约着中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把企业视为独立人格主体,通过企业文化塑造企业人格、发展和管理企业人格,使企业文化从建设走向管理,是一项值得重视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6.
开发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优化开发区产业结构的直接推动力。自主创新对需求结构变化、相对成本变动、国际贸易变动、改变传统产业等因素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有着直接影响,对我国开发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促进开发区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应从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加强开发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等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开放式创新提升石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使得石化企业技术创新的难度不断增加,而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拥有创新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开放式创新要求石化企业有效地利用和整合内外部资源,通过建立创新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每一成员企业提供一种追逐市场竞争优势所必需的企业间合作,进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青海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但由于相关法制不健全,致使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很难受到法制保障。本研究立足省情,探讨青海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法制保障措施,为政府部门提供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大中型企业已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企业在创新费用的使用,技术引进方式的渠道、目标,技术来源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现阶段,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因素依次是企业家决策、资金、人才、科研体制和创新风险。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技术创新机制及政府相关配套机制,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战略,支持企业间的兼并、收购、联合和重组,完善中介机构,优化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是推动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现实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20.
创新生态系统内部的知识流动对于协同创新和产业链升级有着重要意义,而其内部创新主体的知识位势分布特征是影响知识流动的关键因素。根据创新主体的知识存量和知识扩散的方向,将创新生态系统内部的企业分为高知识位势企业、中间知识位势企业和低知识位势企业。通过构建三方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知识流动行为、消极参与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过程。研究发现:知识广度势差有利于创新生态系统内的知识流动,而过大的知识深度势差则不利于知识流动行为的产生;知识吸收转化能力和内部知识流动的通畅性有助于创新生态系统向知识流动良性循环的路径演化;创新生态系统内部的知识流动行为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故应在合作形成的初期就避免消极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由于核心企业或行业领导者与新创企业或集群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知识势差,使得知识的转移与吸收过程变得艰难,中间知识位势主体此时则扮演了知识流动中介和辅助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