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别防卫权是刑法基于防卫的特别情状而设立的一项无限度的防卫权,在国外立法中也不乏规定,但特别防卫权扩张了正当防卫的范围,赋予防卫人更大、更充分的防卫权,对该规定有检讨之必要。  相似文献   

2.
修订后的刑法设立了无限防卫权。本文对无限防卫权的含义,适用原则,以及设立无限防卫权的意义和适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阐述。无限防卫权的设立可进一步增强公民运用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3.
对“无限防卫权”法律规定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殿美 《文史哲》2002,4(4):52-56
我国新刑法关于无限防卫权的规定有悖于权利有限说 ,容易弱化对不法侵害者应有合法权益的保护 ,诱发更严重的暴力犯罪 ,导致防卫人与犯罪人两败俱伤的结果 ,也不符合国际社会防卫权发展的总趋势。在司法实践中 ,应限制这一权利的行使。  相似文献   

4.
防卫权问题是正当防卫理论的核心问题。现代各国刑法普遍认可防卫权是一种公民权利,是公民对其自身权利的一种救济权利。防卫权的限定与否是关系到正当防卫性质的重要问题。不论理论上的聚讼如何,这一权利必定已为现行立法所确立,它已经成为我国刑事法律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我国修定后的刑法在正当防卫的条款中 ,补充了特别防卫的规定。本文从特别防卫的概念、历史演进及成立条件等方面 ,阐述了特别防卫问题 ,有助于正确理解特别防卫的立法 ,并在司法实践中正确把握  相似文献   

6.
1997年《刑法》修改时,增加了无限防卫权的规定,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由于新刑法制定时间仓促,存在着防卫目的、防卫限度未加规定以及概念不明确等方面的立法缺陷,使得该项规定的可操作性受到了影响。为此,应对这一规定做进一步的完善,对有关概念做明晰化表述和解释,使其重要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7.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1997年新修订的刑法对旧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制度做了修改,但笔者认为新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制度中的有关不法侵害的界定、防卫过当方面制度、无限防卫权的规定、“行凶”的指向问题以及文字表述方面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8.
对死刑的追问(上篇)——死刑为什么应当存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死刑存在与否应当也只能是一种价值论上的根本判断,必须清楚死刑存废论争对死刑的意义所在。自刑法之外进行的追问表明,无视或有意忽视性恶论的人道主义不能作为刑事政策考量的根基,死刑的价值判断与文化、国家权力运作密切相关,同时也必须考虑整体的公平正义。从刑法的规范角度理解,刑法的任务决定了死刑存在的必要性和正义性,死刑本质上是犯罪人在刑法上基于自我决定而实现的永久性、完全性排除,是生命防卫权的实现方式。国家处死犯罪人实际上是国家在执行社会共同体的任务,是社会共同体行使生命防卫权和共同体防卫权的必然结果。死刑应当存在,但却是不得已的选择,那种基于"敌人"概念所建立的刑法或许更应理解为一种特定状况下特定时期的刑事政策。我国的死刑制度应当重构。  相似文献   

9.
对死刑的追问——死刑为什么应当存在?(下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中华  王海桥 《江淮论坛》2011,(1):78-85,161
死刑存在与否应当也只能是一种价值论上的根本判断,必须清楚死刑存废论争对死刑的意义所在。自刑法之外进行的追问表明,无视或有意忽视性恶论的人道主义不能作为刑事政策考量的根基,死刑的价值判断与文化、国家权力运作密切相关,同时也必须考虑整体的公平正义。从刑法的规范角度理解,刑法的任务决定了死刑存在的必要性和正义性,死刑本质上是犯罪人在刑法上基于自我决定而实现的永久性、完全性排除,是生命防卫权的实现方式。国家处死犯罪人实际上是国家在执行社会共同体的任务,是社会共同体行使生命防卫权和共同体防卫权的必然结果。死刑应当存在,但却是不得已的选择,那种基于“敌人”概念所建立的刑法或许更应理解为一种特定状况下特定时期的刑事政策。我国的死刑制度应当重构。  相似文献   

10.
论法律上的防卫权——人权角度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将“法律上的防卫权”界定为“通过法律实现防卫的权利”和“在法律上防卫的权利” ,认为法律上的防卫权由获得公正的公开的和及时的审判的权利、对席辩论权、程序抗辩权、获得法律帮助权和获得国家赔偿权组成 ,阐述了法律上的防卫权与个人在政治国家中的自主性的关系 ,并就法律上的防卫权分析了中国法的现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7,(7):184-191
《刑法》第90条确立了刑法变通实施权,学界对该权利存在误读,主要原因在于对该权利性质认识不清。《刑法》第90条是立法者综合考虑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不平衡、民族平等理论政策及立法质量三方面因素后作出的规定,其受权主体有明显的特殊性。法律变通实施权在确立之初的性质是地方立法权,此后法律变通实施权中的一部分开始向立法自治权转变,但刑法变通实施权一直未做改变。将刑法变通实施权调整为国家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单行刑法来解决刑法变通实施问题是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刑法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权保障机能体现得越发明显。本文从“从类推适用制 度到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从‘疑罪从有’到‘疑罪从无’”和“增加‘无限防卫权’”等几方面探讨 了刑法制度的发展完善与人权保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防卫权是社会成员或社会组织依法享有为使自己、他人、公共及国家的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急迫的不法侵害,在公力救济无法及时实施时而对不法侵害者进行有效反击的权利。防卫权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法定的权利,是社会合法权利在特别情形下得以及时救济的一种特别方式,是对国家刑罚权的有益补充,是一种排除社会危害性的有益行为。其法律特征主要表现为:防卫权必须具有取得的合法性、目的的正当性、客观的社会排害性及其实施的限制性。  相似文献   

14.
正当防卫法律界定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防卫是法定的违法阻却事由之一,各国刑法均对其作了规定.各立法例规定正当防卫时,在立法模式、主观要件、客观要件、无限防卫权、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等问题上,既有共同性的规定,也表现出了一定差异.这些共同性的规定反映了各国立法者对正当防卫的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15.
行政相对人的防卫权是行政相对人对违法行政采取一定的方式予以制止、回避,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制约权力恣意的一种权利行为能力。它是从行政法律关系中设置权力平衡机制的内在要素。行政权力的公定力与相对人的防卫权不矛盾。与民事、刑事上的防卫权相比较,行政相对人防卫权的构成要件和法律保障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分析了一般防卫的限度和特殊防卫的限度,以及特殊防卫权确立的理念。认为大幅度放宽防卫的必要限度,未必能极大地调动群众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积极性,而且特殊防卫权的确立,不利于对不法侵害人的利益保护。本文还认为,特殊防卫权中,在防卫人防卫之前就唤起公民使用极端的手段进行防卫的意识,这在当今文明社会中,从理论角度上讲是不道德的。  相似文献   

17.
刘刚 《广西社会科学》2004,(12):103-106
自新刑法对原有的正当防卫制度进行修改以来 ,人们对无限防卫关注过多而对逆防卫则鲜有提及。提及者也多持否定态度。阐述了逆防卫的成立条件 ,论证了逆防卫是一种特殊的正当防卫 ,并就其正确把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汪雄 《学术月刊》2020,(1):109-120
对于严重侵犯公民精神性人身权利的非法拘禁、强制侮辱等犯罪行为,能否依据《刑法》第20条第3款实施特殊防卫?刑法教义学持否定回答。但学术界和实务界却都有分歧,既然教义学已有明确的答案,那么,产生分歧的原因就不在第3款之内,而是因为刑法整体上把侵犯精神性人身权利的诸罪都定为轻罪。这凸显了刑法在立法价值上,不自觉地受到了近代西方重财产轻人格之价值观的影响,不重视对名誉、自由等精神性人身权利的保护。我国刑法在立法价值上需要积极响应社会价值的变迁,强化对精神性人身权利的保护,实现立法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新学术》2007,(1)
正当防卫制度在各个国家的刑法中都有规定,本文从正当防卫的法律地位、不法侵害、防卫时间、防卫意图、防卫限度方面比较了我国与英美国家正当防卫制度的异同,分析优劣,以完善我国正当防卫制度。  相似文献   

20.
防卫过当的法律后果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减免处罚的根据是违法责任减少说内部的重叠并用说。因为防卫过当的违法性必然减轻,所以防卫过当设置了应当减轻处罚的规定;而在违法性减轻的基础上,考虑到防卫人特殊的心理状态,当责任层面欠缺期待可能性时,就应当免除处罚。量的过当必须以正当防卫为前提和基础,并且系同一实质意思决定而实施的连续防卫行为。基于重叠并用说,可以将量的过当直接适用我国刑法第20条第2款作为防卫过当予以减免处罚。而假想防卫过当不符合防卫过当的减免处罚根据,考虑到假想防卫过当的非难可能性程度与真的防卫过当相同,可类推适用我国刑法第20条第2款予以处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