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学”究竟是指中国固有学术还是中国学术,即近现代学术是否应当包括在内,是百余年来数次“国学”论争悬而未决的问题。民国时期有关“国学”究竟是“国故学”的缩写还是“中国学术”的简称的争持,透露出了这个问题的内在纠结。由于反对“整理国故”的声浪渐高,支持者中的新派学人强调“国学”的全称应为“国故学”,“故”字不可省略,以彰显其批判性和进步性;而反对把国学当作没有生命力的古董来看待的学者,则提出“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不仅包括古代学术,还理应囊括现在与未来,“国学”应当是一个不断生长的开放概念。在反复的辩难中,“国故学”与“中国学术”的概念争持,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时间的界定和价值的论断,因关乎具体的治学方法和学术理念,而出现互相渗透乃至颠倒的现象,对我们今天的“国学”讨论依旧极具启发。  相似文献   

2.
近代学人提出的“学术独立”观念,一直是中国社会颇具争议的问题。事实上,立于近代语境中深入考察,其涵义实多歧而微妙。它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一个侧面,寻求中国学术能独立于西方;也是近代学人追求学术自由的一种反映,吁求学术能独立于政治;更是近代学人治学态度的体现,对实用价值的一种超越,即学术能独立于“致用”。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普遍认为 :泰罗的科学管理是以纯粹的“古典经济人”为其人性假设。这种看法其实是对泰罗的误解。泰罗的“经济人”假设体现了物质刺激与精神刺激 ,外在刺激与内在刺激的结合 ;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 ,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统一 ;硬环境与软环境 ,有形环境与无形环境的融合 ,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思想 ,本质上已区别于以往时代的“古典经济人”,成为“新经济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跨越”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和把握“世界历史”进程中落后国家的社会发展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跨越”理论的形成蕴含着“三个转变”,即:研究视角从国家民族层面到经济社会层面的转变,对俄国革命的预期从外生到内生的转变,以及作为前两个转变的结果,对俄国农村公社的评价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这一内在逻辑转变过程对于探寻和理解“中国道路”有三点方法论启示:一是要注重对社会经济状况的认识和研究,二是要注重对历史环境和具体条件的分析与把握,三是要用“世界历史”眼光看待和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5.
《社区》2003,(13):1-1
物化型社区,就是建设社区,使社区由“无形”变为有形,重点是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增强社区居民认同感、归属感的载体,改变社区基础设施缺乏、简陋的面貌,达到社区居民活动有场地、社区组织办公有地点的目标。建设物化型社区,要有个高认识。近些年,社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改观,许多社区基础设施数量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标准从低到高,对开展社区工作,创造了条件。但总体上看,社区基础设施匮乏,财力投入不足,仍然是社区建设的“瓶颈”,必须认真解决。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同于一般的楼堂馆所,也不同于机关办公楼的修建,它是面向广大…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学“走出去”不只是某一个要素问题,而是要素间综合作用的合力问题,是环环相扣的系统问题,是有形系统与无形系统间相运作的问题。要想让中国文学早日走出去,就要注重整个战略系统的建构:不仅要对有形系统中的原作、翻译、传播、接受环节进行着力打造,同时要注意对无形系统进行建造。  相似文献   

7.
“道”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元范畴 ,其语源学根据源自《老子》。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 ,通常将“道”视为“无为”、“无己”的自然之道 ,主张从无形观察“道”的美妙、从有形的变化观察“道”的界限 ,从而使道家之“道”呈显出素朴、变易、博大、玄妙四个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
从研究坐标的纵轴即“经”、横轴即“纬”看,现有的中国哲学史著作呈现为五种诠释体例。一是以时代为“经”、以学理为“纬”,二是以学派或学理为“经”、以时代为“纬”,三是以学术主旨为“经”、以学人为“纬”,四是以学理为“经”、以学术观点为“纬”,五是以学人为“经”、以学术观点为“纬”。以时代为“经”、以学理为“纬”的诠释体例是当今学术界比较认可的诠释体例。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的西学研究,大致呈现出“以西格西”、“以西格中”和“以中格西”三种形态.本文以西方经典研究的典范——荷马研究为例,具体分析国内学界在荷马研究领域对上述三种研究方法的应用.透过中国的荷马研究,中国学人深入认识西方、最终回归本土、复兴国学;乃至运用国学传统阐释西方经典的努力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0.
吴波 《社区》2008,(2):12-13
梁漱溟,“中国最后的儒家”。走完百年人生,学人无不称颂其“敢于犯颜直谏”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美德。当年,马歇尔、司徒雷登称梁漱溟为“中国的甘地”。从记述梁漱溟的资料中,记者只感觉他是一个冷面的儒者。在这尊严峻冷面“佛”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副悲天悯人的胸怀,他还有无另一副面孔?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社区建设全面进入“治理时代”。新时代,在“国家-政党-社会”的治理结构中,中国特色社区建设明确坚持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着力构建各类主体的“多元共治”格局,展现“国家统合社会”的实践图景。新时代社区党组织的核心定位与治理实践是国家治理、社会治理以及政党治理的现实要求,以此适应中国特色社区建设,进而提供社区治理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把论题置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分析框架内进行学理研究。全面深入理解二十大报告中的“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关键是要把握“新境界”究竟“新”在哪里?关于这一点,理论界并没有谈论得很清楚。我们认为:开辟“新境界”主要“新”在五个第一次:新在二十大报告中专设一部分并第一次强调开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新境界;新在第一次由“一个行”增加到“两个行”;新在第一次对“两个结合”的内涵及其实质展开了简要论述;新在第一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三者之间有其内在逻辑,需要分析和解释,体现了从时代到思想、从实践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目”到“纲”的逻辑;新在第一次提炼概括出以“六个坚持”为核心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也可理解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它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提升到哲学新境界,为继续推进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和框架。二十大报告从新的话语表述、关于“行”新的答案以及对不断推进理论创...  相似文献   

13.
从甲午战争到辛亥武昌首义,中国社会各阶层逐渐达成急需变革现实和体制的共识,西方政治学术的流传则促成中国与欧美、日本国体、政体的比较研究.各阶层通过报刊辩论,将中国落后腐败的症结归于皇权专制,至于变革方式是采用自下而上的革命还是自上而下的改良、是种族斗争还是民主革命,目标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各阶层存在分歧,最终,革命行动结束了理论争辩.各种“专制”论的传播以及抛弃专制体制的要求使各派之间达成妥协,从而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巨大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4.
作为深具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气质的范畴,“国家社会性”源生于国内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研究的学术场域。感知“国家社会性”,应以对“政府公共性”“国家公共性”“国家中立性”等范畴的辨识为基础。国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功能、国家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性质、国家所代表的社会整体利益,彰示了“国家社会性”的核心内涵。“国家社会性”是一种批判性和建构性的介入,这一范畴的应用是对传统阶级主义国家工具论的纠偏;在与相关范畴的对比中,“国家社会性”显出了自身存在的概念优势,继而拓展了对国家性质的讨论并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关切。  相似文献   

15.
可能谁也没有料到,短短几年,汹涌的“民工潮”悄悄演化为“民工荒”。如此“潮起潮落”,引起人们深思。虽然见仁见智,各有评说,但是有一点大家认同,那就是中国的企业把低廉的劳动力作为发展优势,将成为“最后的晚餐”,企业将不得不面对人力成本日益上升的严峻挑战。“民工潮”瞬间成了“民工荒”,是社会诸多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它对社会许多方面的影响,才开始显露。其过程、其成因、其后果,值得人们睁眼细看,作一透析。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现代学术变迁与“北大学”宋月红中华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迫及中国近现代,世纪百年,岁月沧桑,西学东渐,中西融合,新旧激荡。中华学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推动近现代学术争鸣中发展、转型中创新,大师辈出,百舸争流,异彩纷呈。诞生于中国社会大变动中...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信”的语义演变、发展过程的追踪,揭示出“信”是一个从观念到规范再到行为和制度这样一个有着内在机理的社会体系。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信”的作用范围、内在要求和体系特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老子之“道”的深入研究和深切体悟,把“道”分成三层四种状态:无形无质、有形无质、有质无形、有形有质,并用图解说明了老子“道”的升华过程和运动方向。“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道”由“有形有质”向“无形无质”运动,又由“无形无质”向“有形有质”运动,周行复始,有规律不等量,难以预定。把宇宙分为“三界”:下三界人、事、物,中三界天、地、人,上三界时间、空间、宇宙。“三界”的存在形式和状态一层高于一层,“三界”总论为道大,是老子对万物(包括人类)从精神、思维、思想、品格、人格、性格上的划分。人的完善的存在应该是从“下三界”上升到“上三界”,再由“上三界”回到“下三界”,周而复始地变化而不断地求得新生。  相似文献   

19.
窦玉沛 《社区》2014,(13):8-9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同时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和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的改革任务,形成了从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到社区治理一体贯通、一脉相承的治理体系,为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过渡型社区”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新的社区形态,由于其特定的过渡性、不稳定性造成了治理难题.解决这类社区的治理难题的基础在于打破城乡二元分立的思维定势,对社区政治社会基础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保证治理方案的创新和绩效.社会资本是与社区治理紧密相连的理论工具,传统社会资本的崩解和现代社会资本的缺乏是“过渡型社区”的政治社会基本特征.重塑社会资本是实现“过渡型社区”的良善治理的有效方案,但却需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物质与精神、政府与社会、中国适用性等方面的关系.文章通过社会资本的视角,重点分析“过渡型社区”治理难题背后的政治社会根源,以求获得学界和社区管理者对“过渡型社区”治理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