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对于科学预见的决定作用人们的科学预见不是生而有之,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或者凭空臆造出来,而只能是从社会实践中来,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诸方面的实践中来。科学预见就是要求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客观规律作正确的认识。人们通过不断的艰苦实践,和努力学习他人的实践经验,迟早总能够认识隐藏在现象深处而又控制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认识复杂事物的历史和现状,并预见它的将来。科学预见不能离开人们的实践活动,这是因为科学预见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社会实践来决定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科学发展上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一些问题和概念的邏辑发展,首先是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物质生产发展的需要。“社会方面一旦发生了  相似文献   

2.
桂逸琼 《南方论刊》2009,(5):49-49,38
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最抽象、最一般的经济形式,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一章中从分析商品开始,得出关于商品的概念,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拜物教的实质。而马克思在分析的过程中使用科学的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也是整个《资本论》写作方法的一个体现,本文就马克思对商品的分析做一个阐述,进而更好的把握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  相似文献   

3.
关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长期来,在哲学界存在着一些不同看法。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不同看法,未能通过充分的争鸣,在理论上形成科学的共识。而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这样那样的偏离,必将在实践中导致甚至极为严重的恶果。因此,我觉得当前有必要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通过探讨、争鸣,求得科学的共识。为此,笔者不揣冒昧,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提出来,求教于社会科学界的同仁。  相似文献   

4.
劳动者的劳动力是最基本、最活跃、具有决定性的生产要素。劳动力既然如此重要,那末,劳动力是怎样发展的?它决定于哪些因素?怎样才能使劳动力发挥最大可能的效率?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劳动力的培养与使用?本文将依据马克思关于劳动力的一般原理,结合历史和现实,试图对以上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分析。 一、劳动力的一般性  相似文献   

5.
在世纪末回眸辽沈战役那威武雄壮的历史画面,仍觉惊心动魄。决战的胜利,使全国的军事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对解放战争全局的顺利推进,尤其是对淮海战役与平津战役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不仅如此,该战役在军事理论上的意义也是十分重要的,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想就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正值辽沈战役胜利50周年之际,李建国撰写的《辽沈占役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正式出版。作者是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专家,曾与人合撰《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一书。在此之后,他致力于研究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并将研究范围集中至辽沈战…  相似文献   

6.
离婚—这个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大写词汇,似乎愈来愈像梦魇一样折磨和捉弄着现代文明社会。从华盛顿到莫斯科,从里约热内卢到马尼拉,全世界的社会公仆们和所有有良心的正派人都在为扑灭这个可诅咒的社会怪胎进行着锲而不舍的斗争。近年来,我国离婚率日益上升的现实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注意。但是与其它国家相雷同的是,人们所采取的种种解救方法,在离婚这一现代文明所生产出来的副产品(它曾引起使社会堕落的连锁反应)面前,总显的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文选》是一部系统地反映1975年至1982年这段重要历史时期内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领导的光辉纪录。这个正确领导的最集中的表现和最大的成果,就是经过一系列艰巨复杂的斗争,确立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领导,所以能够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归根到底,是由于我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同志的《论统一战线》,是在总结统一战线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专门论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篇重要文章,是我党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的继续和发展。历史和现实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时期和当前新时期的统一战线,也是过去统一战线的继续和发展。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领会周恩来同志关于统一战线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于贯彻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工作中,当我们分析某一事物的矛盾时,常遇到根本矛盾、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这些概念。在毛主席的光辉著作《矛盾论》和其他一些著作中,在党的一些文献中,都使用了这些概念,并对它们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在这里,根据学习《矛盾论》和毛主席其他著作的体会,谈谈对根本矛盾、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这些概念的认识。毛主席在《矛盾论》第三节《矛盾的特殊性》中指出:“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及为此根本矛盾所规定的过程的本质,非到过程完结之日,是不会消灭的;但是事物发展的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的阶段,情形又往往互相区别。这是因为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  相似文献   

10.
在《毛泽东著作选读》中,第一次发表了毛主席三十四年前的著作《反对本本主义》一文。这篇文章虽然是为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那时叫本本主义),提倡马克思主义的调查研究而写的,但是现在读起来仍然是非常新鲜的,非常有用的。这是一篇极其重要的文章,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调查研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方法,是毛主席的工作方法的核心。毛主席是一贯地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的,并且以自己的卓越行动为我们作出了光辉的榜样。毛主席早期所写的马克思主义的天才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的《关于农业合作化問題》已經发表十周年了。这是一部在农民問题上发展了馬克思列宁主义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著作。十年来,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合作化問题的理論,已經掌握广大群众,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它把我国五亿农民动員和組織起来,迅速地实現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在农村中消灭了富农經济制度和个体經济制度,使全体农民走上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的道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巨大的农田水  相似文献   

12.
笔记之体,始于汉魏,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清代笔记,不但在数量上已经超越前代,而且由于笔记多是作者兴之所至,随笔而写,情意率真,较少做作,故多清新可读。尤为可贵的是其中保留了若干真实的历史资料,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可补正史之不足。这样一笔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文化遗产,理应受到人们,尤其是清史研究者的重视,并作为重要的史源加以开发利用。而《清代笔记随录》对于清代笔记的史料价值挖掘和利用,具有一定的引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一兵 《学术月刊》2022,(6):5-9+26
张一兵认为,《布鲁塞尔笔记》和《曼彻斯特笔记》是马克思第二次系统研究经济学的重要笔记,也是广义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之前夜的经济学思想实验。理解这一文本群的写作过程和理论内涵,对于认识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福公通过对《布鲁塞尔笔记》的研究,提出机器大工业所彰显的生产方式历史性变革构成了马克思从哲学人本学话语转向从客观现实出发的物质生产话语的内在动机之一。基于MEGA2对《布鲁塞尔笔记》的深入文本解读,将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思想渊源与生成逻辑。孔伟宇认为,《布鲁塞尔笔记》是马克思生产话语出场的重要“案发现场”:一是宣布了马克思劳动话语的退场与生产话语的转换;二是促使马克思认识到物质生产作为基础和前提的重要作用;三是构建了马克思广义历史唯物主义从关系性生产透视社会历史整体发展的方法论基础。吴婷认为,在《曼彻斯特笔记》中,马克思继续关注了资产阶级的物质生产过程,并认识到现代工业体系下的物质生产不仅创造了人与自然一种新的历史性关系,同时也使人的社会关系及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这种从现实出发的“生产话语”终结了此前的人本主义价值批判逻辑,成为把握马克思新世界观来源的重...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发展的三个阶段,具体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及其所带来的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的充分展开。这个分析,为我们提供了把握社会经济现象的典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历史上,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的萌芽,在欧洲是早在十四和十五世纪就已经稀疏地在地中海沿岸的若干城中出现了,但资本主义时期则是从十六世纪开始的。作为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则是从十八世纪最后三十多年的  相似文献   

15.
施旻 《东岳论丛》2001,22(5):132-134
在战后的英国文坛 ,多丽斯·莱辛是一位堪与弗吉尼亚·吴尔夫相提并论的女作家 ,她著述多 ,主题广 ,颇得学界重视 ,尤其是她的《金色笔记》 ,引起了一场有关“女权主义亦或是反女权主义文本”的论争。莱辛对现代女性的生存状况的本真的描绘 ,既来源于她身为女作家的深刻的思索 ,又与她亲身参与英国左翼联盟分不开。她对不受婚姻家庭约束的所谓“自由女性”的处境作了全方位、多维度的审视。同时 ,此书的奇异的结构也是人们议论的焦点 ,被认为是国际超文本写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是一九三○年一月,毛泽东同志为批判当时党内一种悲观情绪而写的。自从一九二七年由于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使革命遭到失败以后,毛泽东同志胜利地领导了湘赣地区的秋收起义,进军井岗山,创立了工农民主革命政权——红色政权。从此,开辟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就是农村  相似文献   

17.
王杰同志是我們时代的又一个雷鋒式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同志的言論和行动,有許多东西值得我們学习。对于我們知識分子来說,他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自觉地、刻苦地进行自我思想改造,树立无产阶級的共产主义世界观,是值得我們学习的一个最重要方面。改造世界观,树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第二次经济学研究中,通过对“机器和制造问题”的专题研究,生产方式问题的思考在机器化生产构序与制造构式的深入构境层面上被打开了,他对将在历史唯物主义构境中启用的物质生产概念,特别是工业生产中的机器化阶段的历史内涵,有了更丰富的理解。在这里,马克思对经济学文献的态度,已经不再仅仅是简单的道德义愤,而更多出一些冷静的客观观察。所以,经济学文献出现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各种深层次问题,会时时引起他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思考,也必然会成为他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对现代资产阶级社会进行全面批判的历史性参照。  相似文献   

19.
法国学者科尔纽最早注意到《克罗茨纳赫笔记》,随后关于其在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转向中历史地位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焦点和热点。当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可归纳为三方面:从马克思民主观的理论来源出发,指出克罗茨纳赫时期是马克思民主观形成的最初阶段,为解答莱茵报时期对黑格尔国家哲学的疑问提供了理论依据[1];从"私有制及其结构"、"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出发,高度赞扬《克罗茨纳赫笔记》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的奠基作用;从经济学的研究意义出发,肯定其历史地位的同时尖锐指出"对这一文本不应估计过高"和"(内涵)不够深刻"。准确解读笔记文本内容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著作,有利于全面把握马克思思想的连续性,同时为深入剖析《克罗茨纳赫笔记》的历史哲学、政治哲学意义,打下坚实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20.
本组关于马克思“居利希笔记”研究的笔谈,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MEGA2研究小组近期完成的最新成果。马克思完成于1846—1847年的“居利希笔记”,是他第二次经济学研究的《布鲁塞尔笔记》 C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一长期被学术界忽略的重要经济史研究笔记中,马克思第一次面对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殖民统治的全景式的历史现实,其中,他不仅使自己在前期经济学理论中遭遇的资产阶级社会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变得具体和鲜活起来,也使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获得了来自欧洲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现实的支撑。马克思这一重要的经济史研究,也是我们面对同时期《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和《雇佣劳动与资本》等经典文献需要深入了解的思想史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