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兴泉 《兰州学刊》2006,(12):98-99
本文论述了信息素质与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关系,在信息时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中坚力量,其信息素质的高低,将极大地影响祖国未来的前进步伐.高校教育环节中要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必由之路,也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冯璐秀 《云梦学刊》2000,21(3):78-80
针对过去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新世纪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展开讨论。提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和创新素质教育的培养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他们更多社会实践机会,并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个人素质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大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安身立命之本,是大学生必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学业上、经济活动上等方面存在着诚信缺失的现象。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现阶段要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必须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利用好高校的一切条件和资源,建立和完善诚信教育的监督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崔彦 《阴山学刊》2008,21(2):125-128
信息素质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为宗旨的教育,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最主要的途径是对图书馆的利用教育。在我国,对学生的图书馆利用教育一般是通过文献检索课来实现的。要明确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目的,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要更新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培养大学生信息技能;要重视知识产权教育,培养大学生信息道德。  相似文献   

5.
信息社会,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接收到各种各样信息,这些信息会引起大学生思想和认识的改变。实际上,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过程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不同的传播主体会依据自身的传播目的选择合适的媒介将信息进行编码传递给大学生,同时许多干扰因素会影响整个传播过程进而影响传播的效果。要做好大学生信仰教育工作,需要对各传播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清晰的认识。本文运用传播模式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通过分析传播的基本要素和模式,提出一个适用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传播模式,并针对该模式中各传播要素的不足,给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关于大学生阅读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能力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大学生阅读教育的基本内容,即:阅读观念、思维、理解、选择、评价、效率能力。其意义是信息社会对人们的读书学习提出挑战;提高大学生自学能力,实施终身教育,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培养跨世纪创造型人才的需要。高校图书馆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发展的永恒主题,高等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所需的主要人才的培养阵地.在高等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是一个战略性问题.当代社会的发展是在前所未有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进行的,科技创新不断涌现,要实现未来复杂环境中的发展.创新是制胜的唯一出路.为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新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学生科研水平,大力发展和推进大学生创新教育是国策,更是未来一切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当代一些大学生存在的集体主义意识淡化、自我意识强烈但合作意识薄弱的现象,是社会多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教育,一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二要在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大学生崇尚友谊、团结协作的自觉性;三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整体教育功能;四要深入挖掘各类文化资源,不断丰富大学生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代大学生,要担负起祖国和历史的重任,承载起民族和未来的希望,就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自己发展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上下功夫,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营造浓厚校园文化学习氛围,让大学生自觉建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理想信念和付诸行动的决心。  相似文献   

10.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为了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应该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基本条件,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并能为思想政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各国都在努力造就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而现在的大学生将是21世纪各个领域的主力军。《2000年美国教育战略》报告中提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应具有五种基本能力,其中之一就是信息能力,包括:1.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2.组织和保持信息的能力:3.传译和交流信息的能力;4.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其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可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高校作为教育的主体,有责任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针对现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寻求生态道德教育的新途径,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转变教育理念,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战略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3.
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敏秋 《理论界》2006,(3):142-143
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故此,笔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阐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试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法规教育等。开设信息理论与实践系列课程,加强课程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及演示,强化信息素质教育思想是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主要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5.
要提高大学生应用写作能力,一个首要的任务就是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应用写作教育,应用写作课要以学生在校和未来工作需要为教学目标,各专业要根据教学目标和专业性质确定本专业应用写作教学内容,各任课教师要掌握并运用网络信息以及多媒体技术,尽量选用涉及专业内容的例文,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同学进行程式化、套餐式训练,只有多管齐下,才能真正把提高大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未来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高层次人才,是营造健康社会文化的中坚力量。加强大学生廉政教育对弘扬廉政文化、树立职前廉政意识和素养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大学生廉政教育开展不广、研究不深,在实践推动中还存在着主体意识薄弱、形式单一、大学生心理和社会脱节以及实现性不强、长效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困境,为此,着重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实施形式等角度提出加强廉政教育的适切性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核心,文化素质是基础。适应现代科学发展高度综合的特点,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克服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具有丰富创造力的优秀人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当前应继续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要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二是要开拓创新,建立科学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三是要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融入文化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信息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湘礼 《云梦学刊》2001,22(6):101-102
信息素质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高低。信息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而信息检索与利用教育是提高信息素质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化社会,大量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渗入校园,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深刻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对信息传播的分析研究,提出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即要积极发挥学校教育工作的优势,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调控传播教育内容,疏通学校信息渠道,提高输入教育信息的技术工作水平,增强教育信息的可控性.  相似文献   

20.
转型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型时期社会的变革带来了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使大学生个体具有更强的独立性,价值取向有更多的功利性,价值评价标准带有双重性.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要设计多层次的教育目标,正确对待传统和西方的价值观,进一步加强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