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目前的民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为公民政治参与创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大量涌现的民间组织也有利于协调新时期的利益关系。同时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部分公民自身参与意识有待加强,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体系建设有待完善等具体问题都制约了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只有充分发挥善治视野下有利于公民良好政治参与的积极因素,有效遏制善治理念中制约公民政治参与的消极因素,才能够加强新时期的公民政治参与工作,更好体现中国模式下的善治理念。  相似文献   

2.
善治体现的是一种国家和公民在公共管理事务中的良性互动。作为政府治理的一种趋势,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是实现政府善治的关键内容,能最直接地反映民意,影响公共决策,从而实现善治的根本目标——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直接影响政府善治目标的实现与否,因此,拓宽和完善各种公民参与的渠道是和谐社会理念下实现政府善治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政府治理中公民网络参与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网络参与作为公民参与的一种新方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政府治理中凸显出降低政治参与成本,优化政治监督环境,促进利益表达整合等价值和意义,但又因互联网自身的特点使公民网络参与在政府治理创新中产生出诸如不均衡参与、非理性化参与和非规范性发展等不可避免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培育参与主体、完善技术机制和加强法制建设这三个视角去寻求政府治理创新中公民网络参与提升的对策和思路,从而开辟公民网络参与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浪潮和新公共管理运动推动了地方治理模式的转型。从把握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现状着手,深入研究突出问题,分析其根源,寻找我国公民参与发展的特定规律,使其符合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注重从公民、政府、非政府组织、外部制度环境等各个层面入手,通过多种渠道逐步构建以符合中国国情的公民参与模式,从而形成以公民参与为中心,面向公民需求、积极回应外部环境变化、富有活力的新型社会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善治是政府治理的最高标准.善治下的政府是讲求效率和效能的政府、是公民广泛参与的政府.随着新形势下政府治理理念逐步向善治转变,政府审计作为政府治理不可缺少的有效工具,其职能的发挥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政绩的评价是引导政府行为的风向标.该文以政府绩效评价为切入点,在借鉴国外政府绩效评价中政府审计职能扩展的先进经验、总结中国政府绩效评价中政府审计发挥作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拓展中国政府审计职能、促进政府绩效评价,以共同致力于完善政府治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善治是近现代民主治理模式下的一种社会管理方式,它强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合作与良性互动。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正在建设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是一场全民参与建设的高级文明形态。依据善治理论建设我国生态文明,能确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走向健康、良性、规范、可持续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基于全程参与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是提升地方政府绩效的动力和依据。如何保障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公民参与作为与民主治理理念相契合的制度安排,对提高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信度和效度不可或缺。然而由于当前地方政府在管理理念的僵化、公民参与制度保障的缺失以及公民自身意识和能力的限制,致使公民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还停留在象征性参与的低水平。提高公民对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参与度,必须提高公民参与度,实现公民对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全程参与。  相似文献   

8.
"善治"视野下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和善治理论的兴起既是全球化时代西方步入后工业社会行政管理变革的现实需要,也是西方传统文化奠基、民主政治制度发展、成熟的市场经济运行和公民社会充分发育的现代结果.尽管善治体现了人类未来政治发展的方向,但缺乏社会发育并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中国尚不具备多元治理的前提条件.当下中国应该在善治理论的观照下,以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能力为重点,加大政府治理,通过建设透明廉洁政府、服务效能政府、责任权威政府、民主法治政府,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协作型的公民社会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政治参与是民主发展的产物,又是评价民主政治与民主发展的主要参数.其实现程度是公民参与的方式、方法、程序、途径、层次、程度等的复合体,其因变量和自变量之变直接或间接影响参与的发生、衍变及实现程度.公民政治参与和政治体的互动契合了治理或善治的宗旨,折射出政治统治方式在现代民主社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教训,政府机构改革应以加强政府的有效性为目标,将政府机构改革与"有效政府"结合起来。这需要切实转变政府治理理念,以"善治"理论为指导,加强政府的"善政"能力并大力培养和推动以"第三部门"和公民参与为内容的公民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宪政治理与公民参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民参与是宪政秩序下民主价值的体现。公民参与能够在宪政治理中重构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进而实现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间的平衡。因此 ,当前应积极探索多种有效途径以促进公民参与的发展。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推进我国的行政民主化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城市型水灾害给城市带来了巨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制约着城市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基于善治理论,政府和公民合作才能实现良好的治理,公民参与城市型水灾害的防治是弥补政府有限性和纠正公民自身失范行为的必然选择。应加强公民参与,打造主动化、制度化、组织化、多样化的公民参与方式,探寻城市型水灾害防治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3.
社会管理创新需要政府决策机制的转变与公民参与的不断发展.要有效实现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就必须注重社会管理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只有得到政策接受者的协助和配合,才能实现政策的预期目标.因此,在政府主导的社会改革浪潮中,政府需要在政府与社会协作治理的理念基础上,改革政府决策机制,加强公民参与,实现政府与社会角色的合理分工和有效合作,以构建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实现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4.
政府与公民的关系问题是政府治理的一个基本问题,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致使政府治理面临重重困难.因此,在政府治理的过程中,思考政府与公民关系的重塑就有了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时期,更多的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这对于我国各级政府治理理念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解析和参与动因分析,提出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下政府治理理念创新的路径选择:政府合理地扩大其管理半径,提高其管理效率;有更强的回应力,回应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和需求;政府自身角色的转变,处理好网络话语的主导权;政府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化的治理背景为政府治理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政府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同时,公民社会也日益发展,公民参与成为政府治理下的必然要求。当前,发展责任政府与公民参与的理念并寻求两者之间的合理关系对我国民主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民参与社区公共安全治理体现了社会职能的自主特性,同时也为相应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合理性根据和合法性基础.从实际效果来讲,社会资本对于这种参与具有基础动力的作用,而当前的问题主要在于社会资本的存量不足以及分布不平衡等制约瓶颈.这种情况不仅可能造成“小群体”利益聚集的安全隐患,诱发新的不稳定因素,实际上也直接削弱了公民参与社区公共安全治理的积极性.因此,合理投资和有效使用社会资本,完善社会资本应该具有的公共精神、信任、规范.以及网络等正向职能,成为建构公民参与社区公共安全治理机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无论从整个国家的稳定还是从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上看,当代中国“善治”的主要对象就是基层社会。而村民参与和村干部监督关系的研究,对探索基层社会的“善治”有重要价值。为此,选取了湘西蒙县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村民参与虽总体上对村干部履职有促进作用,但蒙县的村干部监督状况却并不理想,这源于村民参与的传统性质和村民自治的体制局限。为此需要为公民参与创造条件和实施县域地方自治,而它们的运行需要以公共利益的建构以及公民参与权的保障为基础——这最终将体现在问责制上。因此,打造健全的问责制及其所需的体制机制是基层社会“善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成长起来的"善治"理念和模式在大众中产生了日益广泛的影响.本文以善治理论为视角,在全球行政民主化大趋势下,对我国公民行政参与的路径进行了思考.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并非研究一般意义上的公民政治参与--"代议制民主模式下公民参与",而是对公民行政参与--"行政民主模式下公民参与"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第三社会部门在神州大地上的蓬勃兴起,使政府、市场、社会具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执政环境的变化使得以有限理性为逻辑前提的参与回应型政府已显露雏形。为推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的成熟与完善,在社会治理中,政府应高度重视执政的"合法性"问题,做到信息公开、自身职权界限明晰,以及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实现社会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