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程嫩生 《中州学刊》2014,(5):148-152
岳麓书院历史悠久,位居宋初四大书院之中。南宋时期,朱熹与张栻两位理学大师的讲学,使得岳麓书院饮誉于世。岳麓书院雅集活动汇集了全国各地的诸多学者、作家,其雅集场所是以岳麓书院为中心,旁及周边的一些景点。所赋诗作内容,或刻画岳麓美景,或描绘雅集之乐,或感激朝廷恩泽,或表达对贤哲的景仰之情,或勉勖生徒立志有为。雅集游玩多为岳麓书院讲学途中的一种调节;为了防止玩物丧志,很多施教者要求,在雅集游玩中不可沉湎于美景美酒,更不可把书院当作供宾宴、侈游观之地。由于重视传道授学,岳麓书院雅集创作打上了道德烙印。中国古代很多书院重视传道授学,岳麓书院雅集创作中的道德烙印在中国书院雅集创作中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2.
信江书院是清代江西教育的一个重要窗口,嘉庆年间广信知府王赓言施教该院时,常同友人、生徒在此雅集唱酬.他们的雅集场所以亦乐堂、一杯亭为中心,旁及灵岫列屏、高溪环带、石磴梯云、梅庭铺月、虹桥晚渡、鸡寺晨钟、龙潭烟树、鹫岭风云等诸景.王赓言等人虽在雅集活动中享受觞咏之乐,但与民同乐才是他们雅集之乐的精神旨归,信江书院雅集创作由此打上鲜明的道德烙印.  相似文献   

3.
清代书院官学化,很多书院重视科举。有些书院对科举持理性的态度,在从事时文教育时,也注重包括古文在内的综合素质培养。这些书院施教者通过制定学规、撰写经典古文著作的叙录或评点时文课艺等方式,要求生徒钻研古文,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为时文写作提供借鉴。清代书院"以古文为时文"教育有助于提高生徒的时文写作水准,增强生徒的应举能力;也有助于提升生徒的综合素养,为社会输送健康的人才;还有助于丰富时文理论,促进古文的发展与传播。一些书院进而以经是文学的源头为依据,凸显经书研读在"以古文为时文"教育中的重要性,试图纠正清廷的科举目的与士人的应举意图之间所出现的错位现象,真正发挥书院传道讲学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4.
受政统、道统、学统及庙统等诸因素的影响,具有特殊教化功能的祠宇与两宋时期新兴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融为一体,祠祀便构成书院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期许书院生徒能够养成对师道和学业的敬畏感、树立对文化的认同与自信、确立“传道济民”的求学目标、达成“希圣希贤“的理想人格以及增进忧国忧民的担当意识,从而与官学中的“庙学合一”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5.
奖惩措施与清代书院文学教育酵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试为清代很多书院的文学教育手段,清代书院课试时主要采取发放膏火、刊刻佳作、传看课卷、正附课(或内外课)升降等一系列奖惩措施,这些措施成为鞭策生徒的酵母,大大激发生徒的研习积极性,在实现书院文学教育的基本功能即提高生徒的文学素养等方面功不可没,而一些专门从事科举之文教育的书院又可借此来提高科举命中率从而扩大自身影响。由于奖惩措施优越性明显,因此它不仅存在于清代诸多书院的课试教育中.而且也被中国当今的一些学校教育所接受.  相似文献   

6.
清代书院官学化增强,很多书院重视科举文教育,在科举文教育方面作出了重要努力.在利禄的驱使下,一些书院甚至以科举文教育为鹄,此举不仅导致生徒畸形发展,而且使国家难以羁縻实才,不少学者对这种浮而不实的教育现象进行了批判,而阮元在诂经精舍与学海堂中不课科举文的大胆举措是对这种现象所作的一次重要反击.在家长厚望、生徒需要等诸多压力下,清代很多书院对道德学术教育与科举文教育进行了调和.清代末期,西方实学浪潮对一些书院的科举文教育有所冲击,不过,在科举尚未废止的情形下,实学对清末书院科举文教育的冲击程度极为有限.  相似文献   

7.
课试为清代很多书院的文学教育手段,清代书院课试禁忌涉及到课试作弊、课卷内容、交卷时间等诸多方面。清代书院课试禁忌虽有呆板、僵化的一面,但它在净化学风以及保障课试的公平性等方面成效卓著。在课试禁忌的约束下,不少生徒能潜心研习,这对于提高生徒的文学素养以及增强生徒的应举能力大有裨益。正由于此,清代书院课试禁忌对中国当今的一些学校教育有所沾溉。  相似文献   

8.
白鹿洞书院志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鹿洞书院的历史有多种记载,其中书院志的编撰是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有利于保存历史材料,总结历史经验,而且为书院生徒提供了重要教材,因此修志工作受到历代主持者的重视。纵观历代修志情况,自弘治七年(1494)洞志第一次刻印以后,有正德、嘉靖、万历、天启各一次、康熙二次,前后六次重新修志活动,从而形成了七种白鹿洞书院志。此外还有众多的增补本、重刻本、递修本。远远超出了《白鹿洞书院古志五种》(中华书局1995年版)主编者朱瑞熙先生所讲的“十一种版本”。准确地说,初修、重修的主要版本有七种,在它们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石鼓书院是一座历经唐、宋、元、明、清五朝的千年学府,在我国古代书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但不幸的是,1944年6月,却毁于日军炮火。2006年6月,衡阳市政府重修石鼓书院。  相似文献   

10.
古代书院实施大学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中唐以后的民间具有教学功能的书院 ,是实施古代大学教育的学院。古代大学“皆用口授”的教学方式向生徒可“视简而诵”的转变是古代大学教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飞跃。书院一开始就有补于官写“废坏”在数量上的不足和“皆用口授”在方法上的不足 ;书院在宋代与说学的结合则又使其在内容和教学指导思想上有了新的发展。书院在实行导师全面负责的教学制度下采取了教师升堂讲说 ,生徒个人读书、作业、自修 ,师生质疑问难 ,学友互相切磋。 展礼仪、优游山川 ,组织讲会、文会、诗会 ,以小考核、课试等教学组织形式。书院并将德行的修养当作学习的最高目标。书院的教学经验和理性思考中的许多问题对今天教育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均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书院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朵奇葩。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中国的书院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教育制度在明清之际传入日本,尤其是《白鹿洞书院学规》对日本私学的发展影响深远。日本私塾咸宜园是江户时代最大的汉学塾,虽然它不具备书院祭祀、藏书等功能,但深受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影响。无论是中国的书院还是日本的私塾都实行开放政策,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注重知识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并且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刻苦钻研学问来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中,道德教育起着一个定向导航的作用,并且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从道德教育贯穿于数学教学中的几个方面入手,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思路,这些结论对数学教学起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高校德育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推进德育创新,才能永葆高校德育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我国就极为重视家庭教育,家训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中流存下来的家庭教育文献。明清两朝是中国传统家训的鼎盛时期,对明清家训的研究,学者多从社会学、伦理学、哲学等方面入手,而对其文学价值的探讨则显得较为薄弱。本文拟就明清家训的文学价值作一整体概述,以期引起学人对此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家庭教育名著《颜氏家训》蕴含了丰富的艺术教育思想。颜之推以其"一生三化"的特殊经历,从自身学艺经验出发,结合生活素材,援引历史典故:告诫子孙在学习艺术时须以追求德艺周厚、助益立身应世、兼重博文执一为原则。这种深厚的人文关怀思想,对于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觉醒的深层背景以及剖析该时代士人的精神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英华乍起的诗体──初盛唐七律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言律诗是由以杜审言、沈期等人为代表的一个文学家群体完成的。七言律诗在“盛唐诸公”的手里得到初步发展。他们的创作在艺术上表现为注重锤锻字句、构思和特定情境,使诗歌从古体诗的直陈其意、达情务尽转向近体诗的含蓄凝炼、思致工巧;还表现为由应酬向抒情转变,以清新自然的艺术风格取代了典丽雍客的态貌。在题材领域,李颀的释梵类七律,既具备文学的意象美,又具备哲学的思辨性,尤其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践行立德树人理念,同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建设人才,同时在提升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时代背景下,高校要继续挖掘立德树人内涵的新价值,并从多角度创新和健全立德树人内部外实现路径入手,以确保高校思政教育能够有效延伸,并赋予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本源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内涵丰富深刻。他认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其关键是教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胡锦涛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回答了教育工作中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重大问题,回归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指导意义;这一思想继承了我们党对教育事业的一贯主张,具有一脉相承的传承性;这一思想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9.
王乐  ;张溢木 《理论界》2014,(12):43-47
官员道德建设是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比中、英两国官员道德建设的实际情况,中国官员道德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官员道德法规欠系统性和权威性、官员道德监督惩治机制欠健全、官员道德教育欠长效性和时效性、官员道德评价机制欠落实等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通过进一步健全官员道德法律法规,完善官员道德监督机制,提高官员道德教育水平,推行官员的道德评价,切实保障"依法治国"视域下的"依法治官"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0.
托马斯.里克纳认为,品格教育是指以核心价值观指导行为的道德教育与训练。作为现代书院的甘丹书院以传统书院品格教育为鉴,将培育学生公民品格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关键,以知行合一为教育教学原则,围绕邯郸优秀文化传统开展学术研究及教学活动,在治学修身穷理笃行中实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品格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