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狂欢: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化透析》一书,力图通过研究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化现象所蕴含的象征意义,通过网络文化这个媒介,展开有关民主意识、政治权利、社会转型、国民性、文化归属感、媒介伦理、消费主义、社会性别等问题的研究,探究这些因素如何通过网络这一载体实现媾合与变异,是一部值得关注和重视的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化研究专著。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高兴地读了由李德洙等同志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一书。可以认为,这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的编写和出版,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取得的新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研究取得新进展、新突破的标志。这部310多万字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的出版和发行,说明我们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研究的关心重视。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网络文化的软实力蕴含;根据网络文化的特性及其在国家软实力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阐述了网络文化软实力的总体框架和系统构成,论证了网络文化软实力5个子系统的目标定位及相应功能;提出并论证了我国网络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策略和实现途径,以期持续有效推动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由"潜在软实力"向"现实软实力"转变。  相似文献   

4.
由张立文、张绪通、刘大椿主编的《玄境——道学与中国文化》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发行,并于1997年5月再版,这无疑是我国道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一项具有开拓性的成果。拜读此书,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十余位作者通力合作,把道学引向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5.
我与《鬲与鬲文化》一书的作者鬲向前先生素昧平生,由于一位学界好友的推介,我有机会在他的这部著作出版之前,读到了这部凝聚着作者多年心血的书稿。我很珍惜这种"书缘"。读后有所感悟,愿与读者分享点滴心得。据本人的闻见所及,本书是第一部对"鬲与鬲  相似文献   

6.
网络正引导一场文化的创新和变革,透过网络文化可以认识文化的网络形态,也可以关注网络的文化内涵。本文从文化和网络两个角度分别切入,试图解析网络文化所兼具的技术和文化特性及其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化释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厘清网络文化的内涵是对网络文化进行学术研究的前提。从技术的角度历史地考察网络文化的肇始,从语义学的角度考察网络文化概念的形成,是明确网络文化所在和所指的基本方法。通过对网络文化不同界定的分析,发现其分歧的根本所在,从而将认识引向深入。由此认为:网络文化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基于信息传递所衍生的所有的文化活动及其内涵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活动形式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8.
陈刚 《南都学坛》2008,28(1):F0003-F0003
近几年来,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一些学者借助于新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和研究材料所做的各种探讨,将学科发展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其中,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张新科教授新近问世的论著<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以下简称<汉代文学>便是这类成果中颇富于个性、很有学术价值和思想启示意义的重要著作,总体上看,这部论著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互联网络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网络文化在形式和内容上也迅速得到发展,特别是在与传统旅游业的融合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以古都西安为背景,分析了网络文化与西安旅游产业融合的现状,从扩大网络宣传空间、创新网络旅游方式、开创网络旅游社区三个方面进一步提出了融合的实现途径以及加强双方融合所应该采取的对策,希望能给西安发展网络文化旅游提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校园网络文化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为基础的,是对校园文化的模拟、再现和延伸。分析了我国校园网络文化的现状;阐述了校园网络文化与传统校园文化的关系;探讨了我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任务,提出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建设先进网络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先进网络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网络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必须全面、深入地认识发展先进网络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针对网络文化的特性,采取适当的对策,努力发展先进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化市场监管的法治化是促进网络文化市场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进网络文化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前,我国网络文化市场监管法治化建设取得重大成效,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行政监管体制机制日益完善,行政监管程序日趋规范,非政府主体监管能力提升,技术监管能力逐渐增强。但我国网络文化市场监管的法治化仍然面临困境与挑战,法律法规体系自身存在不足,行政监管体制仍存在路径依赖,非政府主体监管责任意识较弱,网络文化市场技术监管难度大。对此,我国要完善网络文化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创新网络文化市场行政监管机制,推动网络文化市场多元主体协同监管,提升网络文化市场监管技术水平,促进网络文化市场监管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文化研究中心(简称“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创建于2003年8月,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成立的第一个致力于研究新时代出现的网络文化现象和探讨文化创意产业的科学研究组织。研究中心的名誉主任为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主任为王文宏教授。  相似文献   

14.
青年学者康学伟博士的力作《先秦孝道研究》已由台湾文津出版社刊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一项最新成果,由于工作关系,我得以较早读到这部著作,读后的一些感想不吐不快,乃不揣浅陋,写下了这篇评论文字。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时代发展先进文化,必然涉及到如何认识和处理网络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关系问题。从总体上看,网络文化的出现对于先进文化的建设既有建构作用,又有消解作用。从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定位来看,先进文化对网络文化具有方向保证作用。从网络技术的特点看,信息网络对于先进文化的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网络技术的普及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大众化;网络技术为发展先进文化提供了直接的技术支持;网络技术为我国先进文化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提供了便利;网络文化丰富了先进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从网络文化的特点和现状看,网络文化与先进文化又有矛盾和冲突的一面。  相似文献   

16.
文化视野下的网络传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介,它超越了技术本身所存在的界域,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网络传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广泛的文化受众,而且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体现出时尚性、大众性、多元性的文化特征,因此,网络传播既拓展了受众的文化视野,又把世界文化推向了新的发展高度.  相似文献   

17.
网络正在改变政治生态、社会生态和传播方式。"网络民主"虽然早已成为学术界一个热词,但以网络民主为名的专著可谓凤毛麟角,尤其是把网络民主放在政治传播学视角研究的几乎是空白。可喜的是,2011年,由郭小安博士所著《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一书,由中国社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化是一种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文化形态,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网络文化既给我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载体形式,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新时期依托网络文化传播平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协调好网络传播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牢牢把握网上舆论引导主动权,积极探索网络领域思想和文化宣传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培养一支既懂马克思主义理论、又能熟练掌握网络传播技术的高素质网络文化宣传队伍,确保网络文化传播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中。  相似文献   

19.
尽管今天人们无法对网络文化做出准确的界定,形成关于网络文化的统一定义,但是,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墨子刻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 ,其著于 70年代末的《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一书从“政治文化”的角度 ,揭示了宋代以后新儒学的发展与政治发展之间的深刻联系。书中最重要的是墨子刻关于新儒学“困境意识”及其相关的“相互依赖的精神气质”的观点 ,以及关于“现代中国与前现代中国之间的一贯性”之论证。本书由五个章节构成 :依赖性与中国家族主义的人文理论、唐君毅的儒家自我完成的概念、新儒家的困境意识、新儒学与中华帝国晚期的政治文化、高涨中的乐观主义和西方时代中互相依赖的精神气质。墨子刻把 2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