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前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重点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方式,通过改革达到外语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实用型外语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如何进行有效的词汇教学,一直是外语研究的焦点。以此提出基于语料库语境共现以词块为主的词汇教学,并通过实验初步证明该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词汇水平、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促进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国家新的发展战略要求我们不断完善外语教育培养体系和教学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法。目前欧洲的外语教学中很推崇设计教学法。设计教学法能帮助解决外语教学的一个复杂而突出的问题——创造使用外语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使用外语的能动性,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设计教学法还是避免教学单调枯燥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但我们要全面辩证地审视这种教学法的优缺点,学生通过设计教学法获取的外语知识具有偶然性和非系统性,因此设计教学法应和培养学生具备系统语法和词汇知识的翻译教学法相结合,二者相得益彰,发展学生处理复杂外语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论口语教学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外语口语教学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关系。阐明了交际能力的定义及语言与交际能力的关系。指出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 ,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份及语境选择适当表达方式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外语语言文化模式进行思维的能力。强调口语教学过程应为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服务 ,教师应充分利用每一个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选择 ,还要注重师生在教学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思辨能力培养是我国外语专业教学的薄弱环节,更是外语人才培养的软肋。外语专业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为导向,纠正影响思辨能力发展的外部因素。文章基于布鲁姆认知能力分层理论,以具体的写作课、语言学课、英语演讲课为例,从不同角度、不同内容和不同层次对思辨能力的培养纳入外语专业的教育过程进行了详实阐述,所以只有提升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才能提高外语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对于学校外语教学中综合外语文化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就是跨文化交际培养模式的目标所在,也是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向所指。因此,试从一个较新的领域对其培养模式展开探索,力图建立一个较为健全、完善的高校外语综合文化培养模式,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综合英语教学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即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活动的能力.翻译能力是学生外语语言和知识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双语交际能力的体现,它的培养和提高是综合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针对目前我国综合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阐述了翻译能力和翻译教学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且探讨了如何在综合英语教学和改革中有效地进行翻译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外语教育的总体目标不应只是单纯地培养学生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而应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忽视学习者文化意识的养成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有必要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在阅读类课程、口语类课程以及外语教育的方方面面融入文化教学,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等方式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含量严重不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尤为薄弱。因此,外语教师应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在教学中合理增加文化含量,使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实际情况,从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外语能力的内涵、如何培养外语能力及外语能力培养的误区,综合论述了对外语能力培养尤其是适用于外贸英语专业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