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现代理论作为环境法学研究的话语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话语策略问题的关注是后现代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后现代话语本身就是一套话语策略、一套有用的语言表达方式。环境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对后现代理论的关注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当前,应该纠正对后现代理论的误读、误用现象,正确理解我国环境法学研究的现状、处境和法学研究的大环境,使后现代理论成为环境法学研究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2.
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迪达勒斯的美学观和艺术观影响了后现代学者,或被正解或被误读.近年来后现代思想中保罗思想在左翼理论界复兴,其实是左翼理论界对基督教传统的创造性挪用,后现代宗教思想及其挪用是面对当代文化问题的一种新的理论征兆.  相似文献   

3.
把思维方式、现实世界与后现代哲学联系在一起,似乎有些牵强附会,但细细推敲就会发现,这 三者之间确实存在着内在的关系。新近出版的王治河同志所著《扑朔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一书正是从思维方式与现实世界的矛盾关系入手,分析考察了后现代哲学思潮的产生、特征、实质在其价值,读来颇受启发。 本书的最突出特点是思维的“角度新”。作者力图避免把“后现代”纳入“现代”思维框架予以解释,而是把后现代哲学置于思维方式与现实世界(也即人与现实,思维与存在)矛盾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提出了较具新意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周新顺 《文史哲》2008,(3):119-124
"误读"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泛使用的批评术语,常常被望文生义地理解为"错误解读"而致误用和滥用。事实上,当代批评理论中的"误读"说是20世纪西方新批评、阐释学、接受美学以及解构主义等文论流派逐步发展的产物,其要义恰是以颠覆传统的正/误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为出发点,否定文本终极意义的存在,鼓励文本的多义阐释。"误读"说的理论价值不在于解构主义者"一切阅读都是误读"的武断教义,而是作为一种方法论启示,表明了一切阅读都具有误读性,一切既有的、哪怕是权威的批评成果都是非完美的、可质疑的;批评因此将不再是一种妄图直达意义和真理之"彼岸"乌托邦式追求,而是一种执着于"此在"的严肃而无止境的人生探索。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以后,中西文化开始全面交汇。中国人在认识西方文化时,往往囿于已有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对其产生了种种误读,导致一些错误认识流行一时。如时人普遍将西学等同于“格致”。钟天纬这样一位在沪上无名无位的普通洋务知识分子较早地察觉到了这种因中西概念的简单比附所造成的对西学认识上的歧误,并开始理性地反省这一误读。这种反省达到怎样的深度,是否克服了误读、有无局限性等则是本文探讨的主旨。  相似文献   

6.
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产生于后现代时期,与后现代理论、后现代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方面,它深受后现代理论话语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又是典型的后现代现象.后现代理论深刻的批判性以及对多元性的坚决倡扬,使其具有了相当的进步性.但是,后现代理论的相对主义倾向以及对多元的极端化定义,又使其在一定程度上重复了现代主义的弊端.这种矛盾性,是后现代理论作为一种矛盾的、无序的后现代现象所不可避免的.亚裔美国文学批评,在后现代理论话语的影响下,得以不断批判和超越自身,不断拓展和完善其关于政治与文化的多元化理念和实践.但与此同时,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也受后现代理论话语矛盾性的制约.生成了新的反多元性话语,在一定程度上重复了被其自身所坚决批判的现代主义性.  相似文献   

7.
傅修海先生对迟子建的误读几乎到了"呓语"的程度.他既缺乏对迟子建作品的深入阅读和基本的理解,也在批评中显露出无视事实的、片面的、偏激的思维方式,同时,还表现了"反读者"、"反常识"的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8.
李兵 《北方论丛》2011,(6):53-57
在信息社会,阅读式微和误读激增,新媒介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播渠道的噪音无法消除,媒介制造误读,过量生产的神话能指使意义产生了内爆。新媒介模糊了作者与读者、正读与误读的界限,带来身份认同的危机。媒介文化中的受众虽然没有完全变成任人宰割的呆鸟,但主体的存在意义仍然受到了语言符号和新媒介的双重钳制。读者要摆脱被媒介控制的困境,走向一种自反式的理解就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9.
对感性、感知的剖析是当代美学政治转向中的核心话题。朗西埃从布迪厄对趣味的观点中看到的是柏拉图式的伦理的感性分配体系,即人们所能感知的和他们所能理解的,由他们所在的环境以及所处的位置决定。感性在此具有结构主义的固化性。尽管布迪厄经常被指认为一个结构主义者,但他同样也被视为后现代的代表人物。在他的实践理论中,实践中个体的感知方式具有“即兴表演”的能力。即使朗西埃对布迪厄存在一定的误读,但个体的感知、思维、行动在布迪厄那里仍然受到由外部因素塑造的习性的限制,具有一定的结构化倾向。朗西埃肯定了感性的自由性,认为“歧感”的扰动能够打破原有的感性分配体系,释放感性的流动性,实现审美平等。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性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核心概念,简单将其理解为对现代性发展模式的否定,而割裂与现代性、传统性的内在联系,必然会导致形而上学的错误判定。后现代性具有观照、审视与反省现代性危机的镜鉴功能。但后现代性也遭遇自相矛盾的思维困境:在批判内容上,对孕育自身的、具有结构性特征的现代性母体过于反向的质疑,有"矫枉过正"之嫌;在反思内容上,倡导对现代性的全盘式否定的同时缺乏建构自圆其说的理论体系,有"怀古伤今"之名;在诠释方法上,极度狭隘地排斥竞争性观点,有"孤立无援"之感;在时空观念上,拒绝将历史和时间当成连续不断的统一体,有"大而不当"之实。后现代性的产生有特定的时代需要,应摒弃其只批判而不提出具体方案解决问题的消极态度,探寻并发掘作为进步思维方式的价值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传统社会学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当下面临的困境之根源,从而对社会学理论的后现代转向作出解释性的探讨,并同时对后现代社会理论自身做出反思.文章认为,社会学是现代性的科学;随着现代性逐渐分裂为科学现代性和人文现代性并且日益加剧,导致了社会学的困境;作为摆脱困境的可能出路,社会学出现了后现代转向——后现代社会学;后现代社会学是在对现代性和传统社会学理论的反思、传统社会学对自身的反思以及后现代社会学对其自身反思的共同作用下得以建构其话语的;它没有超越现代性的框架,这种多重反思的目的是追求现代性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性即是对现代性的诊断与解构、颠覆与批判。作为现代性批判的重要思想家,马克思、尼采和弗洛伊德共同开启了后现代性的哲学思想范式。从后现代性视域看,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颠覆传统形而上学、终结现代性哲学话语的过程中,完成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开启了一种新的哲学思想范式。它标志着现代性的终结与后现代性的开端。  相似文献   

13.
<正> 毛泽东方法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马列主义理论的照耀下,在中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的实践中,在批判和继承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中国近代先进分子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变革思想的过程中产生、形成的。它的产生标志着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近代变革的基本结束和被超越,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进入了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考察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中国近代先进分子变革传统思维方式的思想对毛泽东的影响,对认识、把握毛泽东力法论及其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尼采时现代西方哲学、后现代哲学和许多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尼采对德勒兹的后现代思想具有决定性影响,主要体现在批判精神、后现代认识论、差异理论、欲望理论、游牧思想等方面.正是借助尼采,德勒兹建立了独特的后现代理论,并将其运用到批判资本主义与现代性中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误读"是哈罗德·布鲁姆提出的著名的解构性阅读理论,与传统的"误读"在内涵上有着本质的不同.文章阐述了布鲁姆的"影响即误读"理论,指出"影响即误读"理论是在德里达与弗洛伊德影响下提出的一种积极的解读策略,旨在改变读者被动的接受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解读文本,以更好地实现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批判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在赢得广泛赞誉之辞的同时,也被理论界指责为过于天真地强调了政治与行政的截然分离。然而,通过对二分法的深度解读可以发现,倡导者们并没有忽视政治与行政的密切关系,在诘难之声背后隐含着重大的理论误解。不仅如此,实践界对二分法也存在着断章取义式的误读。这种误解和误读直接导致了实践中对政治与行政关系的错置与误置。由是观之,学术批判的前提是正确地理解被批判对象的基本观点和具体语境,而实践工作者应用理论的基础则是认真地解读原著,并在此基础上准确地把握理论的限度。  相似文献   

17.
丹·布朗小说的后现代性与可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小说给读者的印象大都晦涩难懂,叙事零散,然而丹·布朗的小说却兼具后现代小说的写作特点与大众文学的可读性。丹·布朗将后现代手法中的不确定性运用到他的悬疑小说中,将语言游戏运用得炉火纯青,俘获了读者的思维;运用后现代技巧来制造悬念,增强作品的阅读效果,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悬疑色彩,解决了后现代作品往往不具可读性和传统悬疑小说缺少文学性的双重难题。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时期知识分子分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后现代文化转型的不自觉。后现代社会是一个非规则化、不确定和令人感到恐惧的社会,然而,它却是一个追求个体自由的社会。后现代文化不仅是一种批判力量。也是一种解放力量。文化危机是对后现代文化的一种误读。新的文化范式是适应后现代不确定性而出现的,它强调跨文化交流与相互学习,并且表现为一种新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9.
国内译学界对操纵学派理论在局部存在着某种片面化甚至机械化等令人忧虑的误读倾向,它忽略了该理论本身对译者主观能动性的严肃而深刻的探讨,也导致部分具体研究根据某种既成理论套路对史实加以主观裁剪,忽略甚至扭曲了世界或中国自身文学史与翻译史中诸多关于译者反抗和颠覆操纵的鲜活事例,从而失去进一步探索译作复杂的生成机制的可能。本文以一篇具有一定误读代表性的翻译史研究文章为引,深入文学与翻译史内部,探讨一种机械的误读是怎么产生的;从此延伸开去,本文进而走向操纵学派理论本身,在反观国内可能存在的接受偏差的同时,通过理论文本的精读考察操纵理论的全貌,以期对历史与理论形成一种更深刻的探寻。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思潮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它广泛浸透在生活、思想、文化、意识等各领域。在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下,心理学研究也进入了后现代。后现代心理学旨在消解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与理论体系,探讨处于后现代境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机制。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心理学对自身的方法论、认识论以及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思考,从而使心理学发生了新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