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我国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冯云,冯舒邓小平同志1988年9月曾提出:“要把‘文化大革命’时的‘老九’提到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嘛。”①他还特别解释说:这个意见,“是作为一个战略方针,一个战略措施来说的。从长远看,这个...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人大代表、南市区教育局副局长盛士琰喊了十年教育危机。五年前,他还大声疾呼上海中小学教师的收入只居全市第九位,可如今“老九”的收入已连续三年跌到了全市12个行业的最后一位。现在每逢召开人代会,教育界和几位代表只能回过头呼吁“八·五”期间让教师们恢复“老九”地位。年年喊危机,可教育的危机为什么竟越喊越甚? 国力能救教育吗? 上海市二十五中校长汤锡忠细心研究了五年教育投入的数字后大吃一惊。他发现,这些年教育投入增长的比例在逐年下降,五年前教育投入的增长率为21.3%,但今年预算,仅增长10.6%。  相似文献   

3.
2004年9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在中国,有知识分子认为:“当代中国应该是一个允许个人享有乞讨权的社会。”但也有媒体指出:“乞讨是一种不劳而获的形式,乞丐的行为实际上是在威胁和窃取他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古时乞丐是否排在七十二行之列,我尚未考证。但不管其是否属正当职业,乞丐总是和贫穷潦倒、没落联系在一起的。即使是“越穷越革命”的年代,也没有人心甘情愿沦落为丐。然而,曾几何时,做乞丐不仅堂而皇之成了一种正当职业,而且有时还是一种“能力”的象征。甚至,乞丐还并非人人可为,个中还大有一番“学问”呢!做乞丐的“学问”,一点也不比社会学肤浅。首先,做乞丐需要精通“厚黑学”。大凡乞丐,若不是迫于生计无奈为之的,多是把它当成致富的职业。既成职业,自然得具备一些上岗素质,锻炼出一种职业习惯,而“脸厚心黑”就是做乞丐的基本职业要求。当“脸厚”不管用的时候,“心黑”就成了最后的杀手锏,  相似文献   

5.
葛兰西的知识分子观与文化研究领域的知识分子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兴杰 《探求》2008,(3):70-74
知识分子问题是审视文化研究转型的一个重要契入点。葛兰西知识分子观能帮助文化研究摆脱立场抉择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的知识分子观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他的知识分子观,有力批判了文化研究领域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精英主义立场。在葛兰西的启发下,文化研究者意识到了用政治术语来看待知识分子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抵抗的知识分子”的概念。但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与文化研究派的“抵抗的知识分子”观存在实质差别。  相似文献   

6.
章静 《社会》2004,(6):37-39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知 识)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知识分子是知识的主要生产者和传播者,因而研究知识分子阶层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研究知识分子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3位知识分子的成长轨迹及其特点的分析,考察中国平民知识分子的成长历程,力求探讨中国平民知识分子地位获得的一些问题。 关于知识分子的定义 关于对知识分子这一重要概念的界定,中西方的许多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相关表述。西方学者对于“知识分子”的定义颇有一些极端倾向,有的是过于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就是同情弱者,但传统美德往往会让社会闲人钻进缝隙,让你的同情变成他人的财富,且不说别的,但看看媒体报道过的对于街头形形色色的讨乞者真实的幕后,我们就会发现,真正乞讨者有,但“寄生虫”之类在欺骗国人的感情,而有些“寄生虫”甚至把讨乞当成发家敛富的手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快速的增长,乞丐也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让我们来回忆儿时的乞丐,儿时的乞丐不叫乞丐,总是以“要饭”的来称呼,农村乞丐单  相似文献   

8.
关于“人文精神”话题,近两年来众说纷坛,褒贬不一。褒扬着认为“人文精神”是知识分子的传统话题,也是知识分子在今天反思自身、批判现实的立足点,应寻找失落的人文精神,建立当代的人文精神。贬抑者认为,“人文精神”话题表现了人文开识分子丧失舆论中心地位后的失落感和怀旧情憬,寻找“失落的人文精神”.是要找回那昔日的中心地位和和优越感。我以为,“人文精神”作为一种自省意识、批判意识和超越意识,作为一种对人生意义和人类社会发展目的的关怀,不仅是传统的话题,更是现实的话题。呼唤“人文精神”的本意,说近了是对近些…  相似文献   

9.
1928年至1937年间,乞丐问题成为北京市政府亟待解决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在北京官方力量的推动下,北京乞丐救助机构及制度化建设步入了一个急速的变革与发展期,加之“教养结合”现代施救理念的实践与应用,北京乞丐救助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救助经费经的严重短缺又制约了北京乞丐救助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这一时期北京乞丐救助事业呈现出一种救助体制及救助理念的先进性与救助实践滞后相矛盾的格局。  相似文献   

10.
几天前,我干了一件蠢事,至少,在同行看来这是一件缺少智商的事。我花了三天时间,分别陪三个乞丐去乞讨,全程记录了他们得来的每一分钱。同时时常看到媒体报道的“乞丐年薪十万”之类的标题。他们伸伸手就能比我累死累活勤扒苦挣一年的收入还高,我有些不服气。我选择的乞丐,都是本市知名乞丐,新闻媒体报道三次以下的基本不考虑。我想,这几个人也该算是业界巅峰人士了,考察他们的状况,也许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我选的第一个乞丐,是陆大椿,这位前收荒匠,因为多年前在  相似文献   

11.
梁礼宏 《探求》2003,(3):78-79
“知识分子是什么?”这是个典型的“奥古斯丁的难题”,即不说的时候,比较清楚,一旦想说明白时,反而茫然不知所解了。美国学者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论》(以下简称《知》)是一本专门论述知识分子的著作,其著述深刻而又富有启发性,以独特的视角回答了“知识分子是什么”的问题。萨义德对知识分子的反思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现代西方主流社会充斥着大量的“知识分子”,他们集编辑、记者、政客、学术中间人于一身,“知识分子”已成为一种特殊的专业群体,成为权力机构的代言人。出于阶级、民族、国家的利益,他们以各种方式(如文学、历史、人类学等文…  相似文献   

12.
将知识分子置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大背景下来审视 ,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是先进文化的建设者、传播者 ,是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践行者。实践“三个代表” ,知识分子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3.
《论语》“君子儒”思想对当今知识分子如何完善自己的道德追求和学问修养具有很深刻的启示。君子儒是“成人”与“达人”的完美结合,“学与德”、“学与智”相辅相成是当今中国知识分子完善人生实践的重要渠道,“仕而优则学”是那些入仕的知识分子保持尊严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4.
李雪清 《东西南北》2011,(11):26-27
萨科齐插手利比亚。背后是贝尔纳·亨利-莱维的活跃。作为哲学家、记者、公共知识分子的莱维在法国有着电影明星般的地位。“上帝死了,但我的发型依然完美”,这是人们对他爱恨交织的理由。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在战后的日本社会,知识分子不仅不与政权接近,甚至除少数人外,大都站在批判政权的立场,以此证明知识分子的存在。所以在执政者看来,这些知识分子是碍事的、是令人烦恼的。只要回想一下吉田茂首相把当时的东京大学校长南原繁骂为“曲学阿世之徒”,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与昔日相反,今天,知识分子按各自的学科,并从政策科学的立场出发,对政府的政策提出建议,予以协助,这种现象已很普遍。有些知识分子直接成为首相的智囊。这种现象可以说是战后日本社会变化的一个剖面。政治家倾听学者的意见,这本身是好事。这些变化是我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和日本社会的多元发展的自然趋势。政府方面在拟定和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多次指出: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不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和教育。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他们活跃在生产、科研、教育、卫生、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各条战线,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年改革和四化建设的实践证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进一步做好知识分子工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四化建设和改革的成败是有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在四化中,科技  相似文献   

17.
李西杰 《社科纵横》2009,24(5):118-120
知识分子基于同情的社会良知“谋划”,能否“用他人的立场来看”社会是曼海姆现代知识分子观的能力要求,必须正视人文知识分子的身份危机、知识分子的使命与自我定位,以化解在科层制的日益严密、乌托邦走向终结和大众民主化的过程中当下社会面临自身与社会的“不可通约性”。  相似文献   

18.
庄晓惠  侯钧生 《社会》2008,28(2):128-128
20世纪80年代,俄罗斯社会开始转型,90年代以后,俄罗斯的社会阶层发生了明显的分化。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和分析俄罗斯的社会阶层分化:1、社会收入的差距(包括个人的收入差距,政府各部门之间、社会各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俄罗斯区域间的收入差距)。2、“社会边缘群体”和“新贫困者”。“社会边缘群体”是一些不能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群体归属的“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群。“新贫困者”是指前苏联时期,以教授、工程师和医生等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社会阶层,俄罗斯社会改革前,他们生活安逸,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而现在却生活艰难,变成了俄罗斯的穷人。3、新中产阶级。 俄罗斯在社会政治、经济转型过程中,旧的以知识分子为核心的社会中间阶层消失了,出现了新的以企业主为中心的中产阶级,俄罗斯新中产阶级的出现使俄罗斯的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知识分子的认识并非一个抽象的固定概念,更多是一个充满意见分歧和观念竞争的持续辩论进程。知识分子是否是中国社会变革的先锋,以及知识分子是否是一个“阶级”,曾经是得到全党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共党人探索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关系的群体“经历和体验”应置于近代中国思想社会演变的大环境中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20.
城市职业乞丐现象透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管健 《社会》2004,(6):54-57
2003年8月,《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 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施行,原《城市流浪 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中国实现了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的跨越,但不可否认的是,《办法》施行后,流浪乞讨人员反而在增加,尾随纠缠,拦截路人的强行行乞也有抬头之势。一时间,救助管理站叫苦不迭,尤其是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职业乞丐”在处置中成了“烫手的山芋”。职业乞丐以乞讨为生存的方式和谋生的手段,甚至一些人以此为自己发财致富的捷径。他们当中有以个体为主的,单靠个人行为以此为生;也有人群自发组织起来,形成现代版的“丐帮”;更有甚者买卖残疾儿童,唆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