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翟校义  梁洁 《决策》2008,(9):30-31
近年来我国干部职务犯罪出现了低龄化倾向,过去常见的“59岁现象”不再突出,35岁以下干部已经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群体,这就是所谓的“35岁现象”。“35岁现象”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35岁以下干部群体职务犯罪以贪污、受贿为主,涉案金额普遍较高;二是该群体行政职级普遍较低,大多是单位副职、基层站所领导和一般工作人员。这一现象的出现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什么35岁会成为一道坎?  相似文献   

2.
重庆检察院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职务犯罪过去常见的“59岁现象”不再突出,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35岁左右干部已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群体,这种现象被称为“35岁现象”。近日,多家报纸报道6.3万的受贿金额就让年轻有为的副局长官路走到终点,“35岁现象”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干部队伍建设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反映在干部监督信息交流上就是出现了一些“梗阻”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县(区)科级领导干部“53岁现象”是我国干部管理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其目的本在于促进干部的新陈代谢,年龄偏大的干部让位于年轻而有为的干部,但在现实推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另外一些问题:人工成本过高、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本文在分析县(区)科级领导干部职业生涯状况、归纳提炼“53岁现象”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结果,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政府组织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5.
70年代的插队形成了今天的“知青”文化,“想当年”、“知青酒家”等时代怀旧文化的产物不断出现,当年的知青即“插兄”们,如今大多数处于四十岁左右的年龄段,相当一部分走上了党政领导岗位。90年代,从上到下培养跨世纪干部战略的实施,出现了挂职锻炼的新形式,于是有了  相似文献   

6.
吴征光 《领导科学》2005,(21):11-12
所谓“带病提拔”,是指有些干部早就存在经济、生活等方面的不洁行为或领导能力方面的重大缺陷,但在组织考察时未被发现,或发现了未被及时追究而导致继续得到提拔和重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干部“带病提拔”现象深恶痛绝。干部“带病提拔”现象的存在,既影响其他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组织部门的形象。干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培训、管理、监督等方方面面,仅靠组织部门是难以完全做好的。尤其是干部“带病提拔”问题,其产生的原因除了干部工作的政策法规不健全或制度设计上有缺陷外,还在于我们未对干部管理…  相似文献   

7.
职务犯罪是公职人员常见的犯罪,其社会危害性较大,必须加以整治。分析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新情况新特点及其主要原因,并从教育,监督、打击力度等方面深入探讨预防对策,努力营造“不想犯”、“不敢犯”和“不能犯”,有效预防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干部工作中有一个引人注意的现象,就是有些干部早就存在各种问题,但在推荐、考察和讨论决定等环节却未被及时发现,导致这些干部继续得到提拔重用。这种现象被称为“带病提拔”。据中组部的一项统计,各地受到党纪、政纪或刑事处分的县处级和地厅级领导干部中,在提拔前就存在严重问题的占了20%左右,个别地方甚至达到50%以上。如何严防和纠正干部“带病提拔”,是摆在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干部“带病提拔”的表现形式及特点研究和解决干部“带病提拔”问题,必须首先厘清“带病”的形式和特点。干部“带病提拔”有以…  相似文献   

9.
公推公选是公开推荐与公开选拔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它扩大了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有效防止和克服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但在实践中如何完善和改进公推公选工作,使其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是值得我们不断研究探索的问题。不要过于依赖推荐票数。民主推荐对参选干部来说是一个关键环节,因为推荐票数的多少决定着其能否进入下一轮的角逐。但在民意表达缺乏充分引导和监督的情况下,时常发生的民意表达失真,导致部分干部“高票低能”的现象却不容忽视。有的副职领导干部参加其管辖地正职职位公…  相似文献   

10.
《干部任用条例》等文件法规的出台,推进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不良倾向,如一些党员干部平时在本职岗位工作中表现平平,但却因把主要精力放在应对公选考试上,成为成功几率高的“考试专业户”。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观念问题。有些党员干部价值取向发生扭曲,“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把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依附在对权力的追逐上,一味地想做官、做大官,而不想干实事、干大事。有的地方党组织没有很好地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致使一些党员干部思想基础薄…  相似文献   

11.
《经理人》2010,(1)
低碳时代不再遥不可及,数千亿商机开始隐现,海外力量不断渗透中国,本土企业如何享受低碳经济盛宴?企业遭遇重重困难,该如何从容领跑?在这场关乎企业命运的较量中,谁才能够  相似文献   

12.
13.
<正>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作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我们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变压力为动力,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在20 1 8年1 1月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问题为导向,深刻分析当前民营经  相似文献   

14.
15.
Age diversity research calls for new approaches in explaining the persistence of age inequalities, which integrate different levels of analysis and display greater context sensitivity. Concurrently, neoinstitutionalist research interested in social inequalities calls for merging institutional theory with critical perspectives and to account for issues of power. In this study, we address the calls of both research streams through developing the concept of ‘age work’: the institutional work actors undertake on age as a social institution. Applying our novel concept to a multi‐actor study of four German organizations known for their age management, we come across a counterintuitive insight regarding actors’ age work: maintaining stereotypical age images can serve to counter age inequalities, whereas deconstructing age images can reinforce age inequalities. The multi‐actor perspective of our study allows us to categorize different forms of power‐laden and interest‐driven age work and to portray the reproduction of age inequalities as a result of actors’ age work, embedded in different contexts and complex power relations. Comparing employees’ forms of age work across sectors and organizations, we detail how notions of masculinity as well as income and job security shaped the categorized forms of age work.  相似文献   

16.
Both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ICT) have been shown to be important factors in defining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 However, the cumulative effects of these two factors together on decision-making and the exercise of power within large organizations are currently not well explore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fill that gap by conceptually analyzing the combined effect on global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has had the cumulative effect of shrinking an organization’s effective size. Globalization contributes to this effect of removing geographic boundaries by centralizing control over certain functions. In other words, globalization and ICT, in conjunction with each other, have considerably heightened the concentration of power and decision-making authority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Meena CharyEmail:
  相似文献   

17.
沈小平 《领导科学》2006,(15):36-38
干部队伍建设“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是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指针。其中,“年轻化”要求的贯彻和落实,破除了领导干部队伍年龄老化、思想僵化、论资排辈、缺乏活力的积弊,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也应当看到,在贯彻落实干部“年轻化”要求的过程中,一些地方、部门和少数领导干部无论是对“年轻化”要求内涵的把握还是制定具体实施办法,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偏差,影响了干部“四化”方针的全面落实,对干部队伍建设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中央决定,今明两年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集中进行换届。这…  相似文献   

18.
论互联网条件下的按需报告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分析了公司报告中多样化和标准化之间的联系。我们认为,“ 围绕标准报告进行按需报告 ”(Customization Around a Standard Report,以下简称CASR)是未来财务报告的一种可行方法。在此方法下,通用财务报告作为基准,保持了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以满足使用者的共同信息需求,而附加的按需报告则满足了使用者的不同信息需求。CAS R 仅靠报告公司本身是无法有效实施的。CASR 应当由报告公司、信息中介和最终使用者共同担当,才能发挥更大的效力。这种联合的 CASR 能在 P2P(Peer-to-Peer)的网络互联环境下实现。在此环境下,原始财务数据(如报告公司)以及财务分析师提供的报告均可通过因特网互联和共享。网络环境将对按需报告和标准化产生极大需求。在这种数据互联和文档共享的条件下,为提高未来网上可能出现的大量按需报告的合法性和可靠性,对鉴证服务的需求将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