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据库作为知识产权新客体颇为重要,而在我国目前主要用版权法和反不正当竞 争法进行保护,但这种保护具有局限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应采用“三步走”的策 略,逐步稳妥地建立起我国完善的数据库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2.
论数据库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峻 《兰州学刊》2003,(6):126-128
数据库作为重要的知识产品 ,必须为其提供完善有效的法律保护 ,目前主要的几种法律保护方法均各有其利弊 ,应在综合考虑后确立我国的数据库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像电子数据库这样的新生事物不断出现,这必然会导致法律理论以及法律规则的变革.以非独创性数据库的法律保护为例,传统的版权制度或者美国<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所创设的信息权制度都不能提供有效保护.为此,有必要变革现有的法律规则以创设一种新的财产权利--信息产权,以对包括电子数据库在内的电子信息提供保护.结合美国判例法,对创设信息产权的必要性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外观设计法律保护网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来 《兰州学刊》2004,(1):138-140
文章在简要论述外观设计法律保护网络的形成及其特征的基础上 ,重点阐明了外观设计的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保护网络 ,通过论述认为对外观设计架构以专利法为主、其他相关法为辅的法律保护网络是十分必要的 ,这对完善我国对外观设计法律保护网络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计算机网络的广泛推广,数据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数据库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明确的法律保护规定。因此,我国应努力加强人们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结合中国国情,不应对数据库采取特殊有利保护;并要加快数据库的法制建设,以便于创造良好的数据库产业发展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6.
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既是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中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我国运用三种制度保护地理标志,德国是运用商业标志法保护地理标志的国家的代表.中德两国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虽然都符合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要求,但各有千秋.与德国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相比,我国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农民权益保护立法的法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法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视角对我国农民权益保护立法进行思考。认为我国当前的农民权益保护立法存在着合理性与合法性问题,并从立法理念、法制生成、民主政治、法律权威、法律信仰等方面分析原因,针对农民权益保护科学立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新技术保护的法律局限及有效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专利权等传统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无法较大程度上体现高新技术的技术特征,导致传统知识产权保护高新技术明显乏力,出现严重的高新技术侵权现象。所以必须改变一味寻求修改现有的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来达到有效保护高新技术的理念,应寻求新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支撑点。鉴于商业秘密权的法律特征、技术特征能有效体现高新技术的技术特征,所以建立以商业秘密法保护为主,以其他知识产权法保护为辅,实行多层次、多角度保护模式,应是我国高新技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最佳法律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关于商业秘密保护中存在着法律规定相对分散、实用性差、权利主体范围过窄、保护范围的规定过于原则性、刑法保护作用不明显和损失赔偿缺乏惩罚赔偿金制度等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对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问题,可通过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改,增设惩罚性赔偿责任以及通过修改刑法及刑事诉讼法等法律途径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0.
书名作为智力劳动成果的组成部分,对作品有标识作用.保护有独创性的书名、制止知名书刊的仿冒对作者、读者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运用著作权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书名提供保护各有优势争不足,应结合各法的调整范围和书名作品自身的特点,寻求对书名提供法律保护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论人格权保护与舆论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权是“人之为人”的权利 ,舆论监督是政治权利 和自由的体现。对两者的保护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冲突。在这一冲突面前 ,法律应选择优先保护的法益。本文认为 ,在两者之间发生冲突时 ,法律应优先保护人格权 ,强化对人格权的法律保护。作者认为 ,强化对人格权的法律保护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据 ,是当前民主法治的必然要求 ,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价值倾向 ,并在国内外司法审判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文章还对强化人格权保护的途径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2.
电子消费合同的特殊性决定了直接适用的法原则的大量运用。由于各国关于消费者保护的法律存在差异等原因,直接适用的法原则在不同国家电子消费合同领域的应用也各具特色,比如美国侧重于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而欧盟更侧重于对消费者进行保护。直接适用的法原则在我国电子消费合同领域的应用中,应尽量避免对电子消费合同的不合理限制;在侧重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兼顾经营商合法权益的保护,维护和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并积极参与全球合作,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3.
信息网络传播立法刍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信息网络传播法是调整信息网络传播主体在运用网络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与传统大众传播法有很大差异.目前,我国虽有多种涉及信息网络传播的法律法规,但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完善信息网络传播立法,应该遵循传播自由、信息安全、公序良俗和保护合法权益等基本原则,整合规章,科学立法,建立完善、系统的信息网络传播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完善我国产地标志保护法律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完善产地标志保护法律制度是当前我国经济立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现有的产地标志保护法律制度保护水平低,保护内容不全面,法律责任制度不完备。针对这些问题,我国产地标志保护法律制度应作如下改进其一,在保护模式上采用商标法模式保护产地标志;其二,在保护内容上扩大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产地标志保护的范围,并充实、完善商标法中产地标志保护的内容;其三,在法律责任中增设产地标志违法行为可以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并明确产地标志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此外,应完善产地标志的国际法保护。  相似文献   

15.
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著作权保护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律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著作权保护,存在着诸如法律法规过于分散、标准不一;忽略了图书馆的公益性、没有赋予数字图书馆更多的特权;图书馆“合理使用“范围过小;邻接权种类过少,数据库没有作为单独的著作权客体予以保护;复制权的概念跟不上数字与网络环境的发展;“技术保护“的原则性规定过于粗糙等法律问题,影响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和信息资源的利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各国开始运用循环经济这一新的理念进行环境保护的立法。特别是发达国家以循环经济为理念,从多个层面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律规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我国虽然已建立起了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但从世界综合污染控制的立法趋势看,还存在很多不足和缺失。以循环经济为理念完善我国环境保护立法,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我国应修改《环境保护法》,使其充分体现循环经济理念,建立综合性的完善的环境法律保护体系,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法律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著作权保护,存在着诸如法律法规过于分散、标准不一;忽略了图书馆的公益性、没有赋予数字图书馆更多的特权;图书馆"合理使用"范围过小;邻接权种类过少,数据库没有作为单独的著作权客体予以保护;复制权的概念跟不上数字与网络环境的发展;"技术保护"的原则性规定过于粗糙等法律问题,影响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和信息资源的利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民权益保护制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建设的关键在于农民权益的保护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农民权益得不到充分有效保护的根源就在于法律制度上的缺位.从宪法、行政法、经济法、民商法、社会保障法、诉讼仲裁法以及国际法等法律制度层面来为我国农民权益保护提供全方位的制度支撑,是有效解决我国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9.
商业秘密 ,不同国家的法律有不同的表述。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 ,属于商业秘密范畴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必须具有秘密性、价值性、实用性和保密性 ,这是界定商业秘密的标准和条件。对商业秘密的正确界定 ,有利于对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的法律保护适度 ,正确划分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界限 ,更好的发挥法律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法律对人才流动过程中商业秘密的保护存在诸多弊端,有必要尽快制订《商业秘密法》。为了平衡保护商业秘密权利人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商业秘密法》应对商业秘密的权利主体,商业秘密与职工的一般知识、经验与技能的区别,保密协议、竞业禁止协议在商业秘密保护中的地位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