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孔孟之道”作为强大的历史文化传统,已经成为中国文化最具象征意义的精神价值。作为固定说法,“孔孟”最早见于东汉马融的《长笛赋》,“孔孟之道”最早见于《二程集》。孟子为“孔孟之道”做出了四大贡献:一是温故知新,重在“仁”的发挥;二是推陈出新,重在“仁义”的发展;三是破旧立新,重在性善论、养浩然之气、孔子作《春秋》、距杨墨的发明;四是综合创新,重在道统论的发端。孟子以继承、创新的方式推进并发展孔子之道与“孔孟之道”,汉唐时期得到司马迁、扬雄、赵岐、韩愈、皮日休等思想家的推崇。唐宋后的孟子升格运动包括孟子其人圣人化、《孟子》其书圣经化、孟子故里圣地化的具体内涵,同时将“孔孟之道”置入文庙祭祀、科举教育两个系统。“孔孟之道”的精神内涵是以孔孟思想为核心的价值观,是人文主义的内在超越,将道德理想主义、文化守成主义集于一身,契合当代社会的人文文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七、“圣人家”的覆灭孔府是历代反动统治阶级尊孔的重要据点和黑样板。五四运动以后,它又成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推行孔孟之道,反对中国共产党、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工具。五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在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下,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个锐利武器,反复批判了党内外尊孔读经的谬论,开展了空前浩大的反孔斗争,终于在一九四九年推翻了奉行孔孟之道的蒋家王朝,打败了支持孔府的三大敌人。  相似文献   

3.
韩愈在《师说》一文的开头即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关于其中的“道”,人们向来将其单纯解释为儒家学说、孔孟之道。认为“传道”中的“道”含有“孔孟之道”之义是没有疑义的,但是若将其单纯解释为孔孟之道却是值得商榷的。首先,《师说》中所述之师并非尽是儒学之师,其所传之道也并非尽是儒家之道。一个  相似文献   

4.
林彪、“四人帮”强加给刘少奇同志《修养》一书的罪状之一,说它宣扬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孔孟之道。其实,如果问一问:孔孟之道究竟是什么?他们怕免不了要交白卷哩! 毛泽东同志早已指出,对古代文化遗产,要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对孔孟思想,当然也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科学的评价。我以为对它不仅应该两刀切,而且应该三刀切或四刀切,不能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道学”,又称“理学”。它是宋代形成,并成为宋以后七百多年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思想。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子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一○页)孔孟之道自从被封建地主阶级宣布为自己的统治思想以后,随着不同历史时期阶级斗争的发展和统治阶级的现实需要,曾几经变化翻新,而它的每一变化,都不过是统治阶级一种阶级政策的特殊形态,丝毫没有改变它的反动本质。道学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儒家思想更加腐朽反动,而且也给先进思想家反对孔孟之道的斗争提出了新的课题,从而使整个封建社会后期儒法  相似文献   

6.
韩愈《原道》篇新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道》篇赫然冠旧本《韩昌黎文集》之首,史上地位显著,毁誉参半。但不管是毁是誉,几乎一致认为它宣扬的是儒家孔孟之道。现在有些人看来,宣扬孔孟之道,就是罪状一桩;更有甚者,因文中有“民不交粟米麻丝……以事其上则诛”之语,便大加代挞,斥为“与民为仇”、“直与民贼无异”。但人们难以想象,一个思想如此“反动”的作家,居然创作出许多激起千古共鸣的艺术名篇!文学史上这一“矛盾”现象,将作如何解释?其实,“矛盾”的关键所在,是没有真正理解《原道》之“道”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哲学人类学:儒学研究的一个新视点顾士敏一在孔孟之道中,所有的人类,都可以在“性”上统一。“性”是全部儒学的中心命题──“尽其在我”的逻辑根据。“性”是什么?它至少有三重涵义。它可以指“性能”,即生物本能。老子把这一生物本能概括为简洁的“食”“色”二字...  相似文献   

8.
一、孔孟之道是关于人性的科学“危险!安全礼让!”在容易出交通事故的地方,常常看到这类醒目的大字路标。行车若没有“礼让”,就没有安全,只有车毁人亡。人类社会,除了交战的双方或一种社会制度取代另一种社会制度的急剧转变时刻,在正常的生产生活中,若没有“礼让”,人类就不得安宁。“礼让”从何而来?从孔孟之道而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就是孔  相似文献   

9.
两千多年前,没落奴隶主阶级的代言人孔老二、孟轲之流,为了维护和恢复奴隶主阶级的反动统治,从历史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出发,大肆贩卖“男尊女卑”的反动思想。宣扬“妇道”的“启蒙教科书”《女儿经》,就充满了这种反动思想的毒汁。它遵循孔孟之道的“男女有别,国之大节”的禁令,兜售“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黑货,宣扬什么“妇女第一是安贞”,“织纺裁剪皆须会,馍面席桌都要  相似文献   

10.
六、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历代反动统治阶级极力利用孔孟之道,来消灭劳动人民的革命思想。但是,事实和反动统治者的愿望相反,“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多次地举行起义,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就在孟轲的家乡邹县,人民的反抗斗争前赴后继,一次又一次地惩罚了罪恶累累“亚圣府”,狠狠地打击了反动统治阶级奉为至宝的孔孟之道。  相似文献   

11.
历来许多评论宋江的文章,都愿意称道宋江在浔阳楼题的“反诗”,认为它表达了宋江的“造反”精神。其实,这种说法不是有意歪曲,也是一种误解。我们把这首“反诗”和整部《水浒》中宋江的所言所行联系起来进行分析,那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宋江不过是个浸透孔孟之道毒汁的反动儒生,一心想爬上更高统治地位的封建奴才,处心积虑出卖农民革命的可耻叛徒。“反诗”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宋江的“夫子自道”,是  相似文献   

12.
《文史哲》1975,(4)
反面教材《水浒》通篇贯穿了一条唯心主义的思想路线。自始至终,极力兜售孔孟之道的“天命论”,用尽了什么“神”呀、“鬼”呀,“玄女娘娘”呀、“天书”呀等等一套谎谬绝顶的言词。胡说什么人的生平造化是天定的,人所干的每一件事都是天老爷早就安排好了的,竭力宣扬一套“天人感应”的谬  相似文献   

13.
毛主席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在战斗的一生中,坚韌不拔,大呼前进,向着两千多年奴役人民的虚伪反动的孔孟之道进行了英勇的冲击。正如《人民日报》五月四日题为《纪念五四运动五十五周年》的社论中指出的:“当年文化新軍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在掌握了馬克思主义这个新的武器以后,把对孔家店的批判提到了新的高度。鲁迅是个榜样。”结合学习社論精神,重读《鲁迅批判孔孟之道的言论摘  相似文献   

14.
孟子通过对人性善、性命关系理论的系统发挥 ,将作为孔子思想核心的“仁”创造性地引入人性 ,并确立了“性”、“命”合一的原则 ,从而为《中庸》以高度概括的方式阐释儒家人生哲学的理论逻辑奠定了基础。此为孟子对儒家人生哲学理论建构的独特贡献 ,也是我们理解所谓“孔孟之道”中“孟”的意义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倡导社会主义生育文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一番研究辨析,不可人云亦云地统称为孔孟之道而一概论之。具体就“孝”与“无后”而言,应在深入研究辨析的基础上,还儒家学说“孝”的本源。  相似文献   

16.
清朝乾隆时期的曲阜衍圣公府,类似《红楼梦》中兴旺时期的荣国府。这段时间是其鼎盛时期。一、清初尊孔之盛孔子自被封建统治者竞相奉为“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以来,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封建统治者更需要改装过的孔孟之道维护即将灭亡的封建制度,又  相似文献   

17.
胡宏的文学思想基本受其理学思想影响,信奉“斯文”即“斯道”,认为斯道即尧舜孔孟之道,斯文的重点和目的在于道之传,而不在于文之饰,论文尚道、尚实,反对空言,极为轻视鄙薄词章之学、诗赋之艺。  相似文献   

18.
山东曲阜,是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反动思想家孔丘的故乡。历代反动统治者出自其政治需要,把孔丘“抬到吓人的高度”,称之为“大成至圣先师”。他们在曲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孔庙,建立了“衍圣公府”这个由孔丘的嫡系子孙统治的大贵族地主庄园。孔庙和孔府,是反动统治者为了推行孔孟之道而建  相似文献   

19.
《文史哲》1974,(2)
叛徒、卖国贼林彪是道道地地的孔孟之道的忠实信徒。他站在反动阶级立场上,对社会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专政,对文化大革命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怀有刻骨仇恨。他诬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就是孔孟所  相似文献   

20.
劳动人民从来都是反孔的。自柳下跖面斥孔老二以来,历代劳动人民一次又一次地推翻了反动政权,批判了孔孟之道,有的更直接到孔孟老巢造了反。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军打进“圣域”曲阜的革命行动,是目前发现劳动人民冲击“三孔”的最早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