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宏 《北方论丛》2010,(2):57-60
基督和上帝的形象历来在欧美文学中占据极其特殊的地位,形成欧美文学的精神内核和最高精神求索。国内在研究美国作家作品时,往往过于注重文学形式上的杰出成就和文学派系的分割,而忽略创作的根本底蕴——对美国精神的求索。以超验主义先哲爱默生和梭罗为真正始祖,一代又一代美国作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实践着精神求索这个主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梭罗作品中关于自然的论述,力图揭示:梭罗不仅是超验主义者,也是一位自然整体论者和有机论者.  相似文献   

3.
刘蓓 《青海社会科学》2013,(4):152-155,190
自然写作是美国生态批评最为重视的文学体裁,它的发展不仅受到了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思想的影响,而且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几种文学亚体裁。自然写作的精神内涵与创作特征契合了当代生态批评的根本宗旨。从一个多世纪前就开始的"文学中的自然"研究,与寻求美国文学批评"独立身份"的努力相融合,也体现出强烈的美国特色。美国自然文学创作与研究历程启示我们应更为深入地挖掘本民族的文学传统,发展出富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研究形式。  相似文献   

4.
超验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与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论著《四书》发生碰撞,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它的代表人物爱默生、梭罗为超验主义和儒家思想的对话和交流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梭罗生态哲学阐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美国生态哲学的开拓者,梭罗的生态思想发轫于爱默生的超验主义,但又超越了超验主义的束缚。他从实践出发,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处于平等地位,人类应当尊重自然,并在融入自然的过程中思考人生的意义。梭罗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完成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的飞跃。  相似文献   

6.
19世纪美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哲学家、诗人梭罗在其名作《瓦尔登湖》中,表现出亲近自然、追求简单质朴的生活、崇尚平等自由的超验主义思想。根据他在湖畔小屋那清净、超然、纯粹的环境里对人生价值的感悟,他的超验主义思想为以平等、自由、人权、独立为核心的当代“美国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特的优秀作家。人们通常从文学作品解读的角度分析他。其实他更是一位文学理论家,他的创作思想更能体现出其人格魅力和创作个性。本文力图从他作品中关于创作的谈论把握其文学创作现。  相似文献   

8.
王景科 《东岳论丛》2000,21(4):132-136
文学创作中作家风格的形成往往是与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的,即艺术风格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不同的作家往往是将自己所描述的思想内容和某种表现手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便形成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独特的风格的。作品风格与社会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不同的历史时代的作品风格体现出了种种的差异,中国作品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同历史时代的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学风格,除了指作品的风格、作家的风格外,也指流派、阶级、民族、时代的风格等。然而,不论用于任何范围,文学风格的基础,总还是作家作品的风格。因为上述风格,是通过作家作品的风格表现出来的。所以,研究文学的风格,也应当从作家作品入手。一作家风格,是指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独特的、稳定的创作个性,也是贯串在其全部创作中共同的、反复出现的艺术特征。它体现着作家的立场、世界观、特殊的生活经  相似文献   

10.
莫言是当代先锋主义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以其"天马行空"的创作风格征服了读者与文坛.而<红高粱家族>是使其获得成功并奠定其创作风格的重要作品.<红高粱家族>体现出莫言对于传统军事题材小说的超越.作品在伦理道德、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等方面作出了突破,表达了对于生命力的呼唤这一主题内涵.  相似文献   

11.
作为美利坚民族思想文化上的独立宣言,19世纪3年代以爱默生、梭罗为旗手的美国超验主义运动对其民族文化身份建构可谓居功至伟。在此通过发掘超验主义中跨文化内涵,探索了其对德国古典哲学中唯心主义先验论、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国儒释道思想,印度教吠陀哲学中的神秘主义及印第安人的朴素自然观的继承、发展、批判和借鉴,为在当今全球化文化语境中如何对待异域文化、发展本土文化、整合世界文化提供了一个颇具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梭罗的遁世与入世情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超验主义作家亨利·大卫·梭罗的确是个个性突出、强调自我的人 ,但他并不像一般评论中认为的那样 ,只是一个消极遁世的自然作家 ,而是 19世纪中期美国社会现实的积极应对人。在他的作品里 ,我们读到的不仅是他对自然的迷恋、对自由的向往 ,而且还有他对陈规世俗的挑战。他以超凡的智人向世人传达了他的自由民主思想和旷达的入世情怀。本文以作者具体的文本为例分析并论述其遁世思想和入世情怀。  相似文献   

13.
韩德星 《理论界》2012,(6):103-106
为了重树"真正的人",梭罗在前人基础上展开对传统基督教的批判,审美主义是其立场,去逻各斯的神话学还原是其解构方式,而审美化生存则是其拯救之途。在梭罗这里,审美救赎保留了宗教性的超验冲动及对世俗社会的超越性,但却以个体生命在现世自由状态中的自我提升、自我建构及个体人格的终极完善为旨归。  相似文献   

14.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是19世纪美国文学的思想领袖、著名作家和超验主义哲学家。他在建构超验主义思想体系时除了吸收西方文明本身的养料外,还特意把中国乃至整个东方文明纳入自己的视野,并从实际需要出发“品味”东方文明,不过,他在评判异族文化时依然采用一种根据东方在欧洲西方经验中的特定位置来处理、协调东方的方式。他对中国———东方的臆想及其种族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东方主义。本文以爱默生具体的文本为例分析并论述其东方主义思想及其表现。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中国文学中权威主义占有很大比重,无论是出于“新民”目的的开明专制,还是思想启蒙的个体至上,抑或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它们都不同程度上延续了权威主义思想。虽然在某一特定时期,权威主义凭借其强力、意志、革命的话语力量促进了文学社会功能的实现,但权威主义有悖文学创作的自由精神,不仅阻碍了文学本体的归位,而且也偏离了启蒙主义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6.
"革命文学"倡导以后,作家队伍的工农化逐渐成为常态,社会的动荡不安、革命理想的热情召唤、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使得许多知识青年在还没有完成高等学业的情况下,就匆匆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五四一代文人经由文学创作而启蒙教化,达成"立人"与"立国"目标的思想模式,逐渐转化为"文学创作就是宣传"的行动模式。从左翼文学到解放区文学再到新中国文学,"革命"不仅为文学创作确立内容标准,也为作家作品研究确立价值尺度,还左右作家主体的精神走向。  相似文献   

17.
杨宗蓉 《齐鲁学刊》2013,(1):142-146
《东方杂志》自1920年代初与唯美主义文学结下不解之缘,直到1940年代末终刊,一直推动着中国现代唯美主义文学的发展,其对王尔德、邓南遮、梭罗古勃、谷崎润一郎等唯美作家的作品译介成就显著。《东方杂志》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的关注和译介,带动了国内对唯美主义"生活艺术化"等理论的探讨,对五四以后具有唯美主义倾向的文学创作起了积极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20世纪引人注目的俄侨作家,索尔仁尼琴的作品以及传奇的一生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民和世界各图文学家的关注,作家本人和他的作品因其复杂的经历而被赋予了神话般的色彩.这位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唯灵主义作家,对道德和真理的探求体现出俄罗斯文学的悠久传统,并将这种传统应用于小说<古拉格群岛>的创作中.作家在作品中以"写真实"的写作手法,以发散性的风格为读者展示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张振龙 《中州学刊》2005,(5):200-202
在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建安后期文人在文学创作中对前代作品的借用是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不仅表现为这批文人在创作活动中借助前人作品表情达意更为普遍、意识更加自觉,而且彰显出他们的情感变化及对文学本质的认识日益深入.建安文人对文学情感特征的理解和把握进入了一个质的飞跃时期,他们开创了借助前人作品抒情达意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试论周作人的文学批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利 《北方论丛》2001,(5):54-59
周作人的文学地位不仅在于散文的贡献,而且在于文学批评的开展,他的文学批评具有西方近现代人文主义思想的特征,即对“人”的关注,并由此理解与持持新潮的出路的作家作品,开拓一些文学样式的新的美学风格,同时,周作人的文学批评又具有中国古典美学的特点,即以平淡自然为文学批评标准去衡量作家作品,其文学批评的风格也与中国传统的文评风格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