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与新自由主义的自由观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蕴含着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自由不是个人的绝对自由,也不是完全利己,而是绝大多数人的自由。区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与西方资产阶级自由观的根本不同,不但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而且有助于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而更好地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2.
推动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和中国人全面发展的问题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性问题。在制度层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目的在于建立好制度以保障思想自由,节约社会时间,增加发展机会,促进公平正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加强制度性保障、制度性激励和制度性规范。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与促进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促进中国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健康发展,是一个融贯一致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从关注民生问题到确立社会主义民生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社会主义民生观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概念,具有一个独立的理论概念指导实践所表现出的基本特征.全面深化和推进改革开放,必须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深化对社会主义民生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时代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历史回溯、现实审视和未来展望三个维度展开对时代的研究,从而形成认识和把握时代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是基于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以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全面认识和科学把握所提出的关于时代的全新看法,充分证明新时代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时代的新表达和新概括,是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最新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5.
我们党和政府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和政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新型的综合发展观念,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彰显鲜明的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深化和全面展开,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应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定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以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路径选择,进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研究、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研究;以服务于"五位一体"建设为内容,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文化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为分支的学科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而且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和发展的150年历史中,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经历了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深刻启迪。本文试图对这一过程做总体探索,以深化对之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江洪明 《理论界》2009,(3):18-21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不断探索,不懈奋斗,积累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社会公平正义思想成果.纵观其发展轨迹,可将其演进规律概括为:对社会公平正义内涵的界定日益明晰,社会公平正义地位呈螺旋式上升,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路径日趋科学,举措日渐合理,人本性愈益浓郁,制度日臻完善等.  相似文献   

9.
张应华 《理论界》2010,(1):12-13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经历了探索和试点、全面推进和配套改革、深化和全面实施三个阶段。住房制度改革对增加城市住房供给,改善城镇家庭住房条件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住房制度改革还存在过分强调住房市场化,忽视公共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设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孤立和偶然的,是在特定发展阶段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靠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在发展中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0.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发展不同步问题倒逼体制改革,中国共产党对于改革、发展和民生的关系有着深刻清楚的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价值追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制度,着力构建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进行探索,推动中国共产党公正观理论创新发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公正观从多层次多维度阐释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新时代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存在的问题,其理论特质表现在:以问题意识为导向、鲜明的时代现实性、永恒的人民中心论和锐利的开放创新性。厘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公正观的理论特质,有助于开拓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视域,有助于增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动力。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人民对美好环境的需求为出发点,让人民群众享受生态幸福,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建设生态文明,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坚持了唯物辩证的普遍联系观;提出“生态生产力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提出“绿色科技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提出“环境民生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提出“严密制度保障论”,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改革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运用实事求是分析方法建设美丽中国、运用战略思维方法谋求人类永续发展、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破解生态发展难题、运用系统思维方法找到解决生态难题的最佳方案、运用历史分析方法思考人类生态文明发展规律、运用底线思维方法维护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3.
政治观念的文明进步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关乎着人的发展状况。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时代特点,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一系列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把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发展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也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开创了崭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试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其中大致又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初创阶段,时限为从19世纪40年代初至19世纪40年代末,即《共产党宣言》的正式问世。第二个阶段为确立阶段,时限从1848年至19世纪70年代。第三个阶段为深入研究阶段,时限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恩格斯逝世。列宁、斯大林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分别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都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唯一科学的民族观  相似文献   

15.
马书琴 《北方论丛》2016,(1):136-141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任何时代人们都追求的一个价值目标。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处于关键时期,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观为研究视域,去探索和体现人本质的价值性存在,自由地追求理想,真正地发展自身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实现人生的价值,丰富和发展人本质的价值内涵。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实践活动中,以现实的人为基本出发点,根据改革和发展的新需要,坚持经济公正观的真正价值,以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意义上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观的视域下,对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进行价值性探究,可以说既丰富和发展人本质的价值内涵,也有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观的最终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16.
政治观念的文明进步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关乎着人的发展状况.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时代特点,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一系列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把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发展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也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开创了崭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公平正义既是全社会和全体人民共同的道德目标,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基准。一个好的社会一定是能够让人民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把维护和促进公平正义作为利益关系调整与社会财富分配的价值取向,才能使更多的社会成员享受到改革成果。公平正义内蕴着共享发展的要求,共享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时代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指导。而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 ,首先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观。马克思、恩格斯民主观的核心内容是 :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 ;民主是手段也是目的 ;民主与专政、法制、权威是辩证的统一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相似文献   

19.
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中,邓小平始终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摆在社会主义事业的首位,提出了一系列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全面、深入、正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将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现代系统论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丰富和深化了世界物质性原理(包括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从系统论中挖掘并提炼有益于丰富和深化这一原理的宝贵素材,是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