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柏拉图在其《理想国》首先对传统的几种正义观进行批判,随后对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及如何达到正义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阐述,进而建构了自己的正义观,认为正义包括国家正义和个人正义,这种正义通过公共教育和哲学王来实现。柏拉图的正义观对西方思想影响深远,但是其正义观是不彻底的,忽视了自由平等和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2.
“正义”(justice)一词,来源于象征正义的女神狄凯(DIKE)。在希腊神话中,狄凯被塑造为手持标尺的形象,这根标尺便是用来衡量事物和事件是否合适、适当和公平,或用以确定土地分界。用什么标尺衡量正义本身是西方各个时期重要思想家理解正义的差别所在。从古希  相似文献   

3.
环境正义是立足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形成的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思想,是正义理论在环境问题上的系统、全面的表述。在法律正义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建构,逐步转化为法律哲学问题,在所有与环境有关的行为和实践中,不同的国家、民族、阶层的人都应当享有合理的权利,承担合理的义务,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简言之,环境正义就是对环境权利与责任的合理公正的分配,应当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在环境问题中的非正义对待。显然,环境正义作为一种新兴的正义观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正  相似文献   

4.
沿着西方政治思想史线路,剖析西方政治思想家关于权力制衡的理论论述,结合我国当下反腐实践,将有利于我国创新"反腐"思路,促进公共权力运行在全方位透明的环境中,有效防止公共权力的缺失和滥用,营造绿色和谐的政治生态环境,始终保障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5.
人民主权思想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杰作,其充分阐述了政治社会中每个公民和政治生活之间的关联性,表达了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人民主权理论经过历史的变迁,无数思想家对该理论的研究与改进,已经深深影响了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体制和国家政治生活标准。本文将从近代人民主权学说入手,纵观学说的变迁,探求人民主权思想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公正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正义观的实践和发展,它包涵经济、政治、文化教育这三个方面,毛泽东的这一社会公正观在期所著的书籍、文章中都有所体系。通过这一公正观的深入学习对我们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义与发展党和"居伦运动"虽同为当代土耳其重要的伊斯兰主义力量,但前者以国家为导向,后者以社会为依托,且在不同时期对土耳其政治和社会产生过重要影响。正义与发展党上台前后,因受到面临世俗精英势力的挑战、"居伦运动"与政府交好的先例,以及两者相似的政治观、民主观和"宗教—社会"观等因素的影响,选择了同"居伦运动""结盟"的政治策略。但受两者政治合作空间锐减和"居伦运动"屡次"越界"导致"国家—社会"关系失衡、正义与发展党内政外交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双方在政治、经济及外交领域的矛盾日益加剧,并对实行伊斯兰民主的"土耳其模式"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宗迎 《现代妇女》2013,(10):21-22
人们对功利主义的误解和争论,主要集中在功利主义未能对正义作出合理地诠释和肯定.对此,穆勒首次集中阐述了功利主义的正义思想.穆勒首先指出正义内涵:其本质和基础是个人权利和全人类利益.其次,穆勒进一步指出正义在功利主义体系中的不可或缺性.正义的这一地位和特性,一方面是由作为正义本质的权利的特性所规定的,另一方面是由正义原则本身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发挥的规范作用所决定的,此外,正义的不可或缺性还体现在正义的不可废除性上.  相似文献   

9.
柏拉图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理念论,而孟子的政治思想是以性善论为基础,二者存在不同之处;两者的正义观也存在差别。但是,他们的思想存在许多相似之处,都论述了社会分工与等级,论及了他们认为的理想统治者,并且都强调教育和教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1·25革命”后,埃及的政治转型一度为中东政治发展带来一丝曙光,但之后更剧烈的社会动荡又为民主转型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事实上,在西方民主转型理论的诱导下,埃及的民主化走向误区具有必然性,西方民主转型理论注重即时性的结果,片面地将民主制度的建立及公民政治权利尤其是选举权的实现视作民主转型的终点,而忽视了民主的深刻内涵。民主某种程度上就是各种公民权利,包括基础权利、政治权利及社会权利,依次实现的漫长过程。三种权利互相支撑,构成三位一体的民主。穆巴拉克时代的民主转型缺乏基础权利和社会权利的支撑,最终导致民主的空心化。革命后的埃及尽管在民主制度建设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但公民权利的匮乏对民主的成熟构成严重制约,从选举到善治,埃及的民主转型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自由主义,自近代诞生以来一直是西方政治思想的主要流派之一,也始终被视为西方国家的主流政治思想,它凝聚了西方政治文化的精髓,以至于有的学者声称西方只有一种意识形态,就是自由主义.虽然一般认为自由主义“形成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不过,西方自由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其中,中世纪基督教自身的个人得救教义和教权与王权形成的二元政治观无疑为自由主义的诞生提供了营养和温床,在近代自由主义的诞生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思想家频频发出“人欲”、“私利”与反对君主绝对专制的声音,对君主绝对专制的反思水平达到了前朝历代之最。但从本质来看,他的政治思想没有能够实现民本向民主的跨越转型;从效果来看,他也没能提出更一步的制度要求。相比同时代的西方思想家,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这场中国政治思想领域转型失败的教训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13.
如何处理伊斯兰教与民主政治的关系,是近几十年来穆斯林思想家和政治精英面临的最棘手问题之一。不同于阿亚图拉霍梅尼以教法为根、教法学家的权威为本的“教法学家治国”理念,或毛杜迪以真主主权为宗的“伊斯兰政府”理论,突尼斯“复兴运动”创始人拉希德·加努希提供了一种律法主义之外的新视角。作为当代最著名的穆斯林思想家之一,加努希援引中世纪穆斯林思想家艾布·伊斯哈格·沙缇毕对伊斯兰教法之根本宗旨的解读,从伊斯兰教倡导的正义原则出发,强调穆斯林应积极参与非伊斯兰政府,在实现权力分享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多元的现代民主国家。加努希在理论层面对伊斯兰与民主问题的论述及其在现实层面的实践,对处理伊斯兰教与民主以及现代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基雅维里(Niccolo Machiavelli,1469-1527),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和历史学家,是统一的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坚决倡导者。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英国理性主义传统的奠基人,是近代第一个在自然法基础上系统发展了国家契约学说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年),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对宪政民主思想进行全面阐述的人。这三人是现代政治哲学形成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宪政实践是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的,这样的路径差异,标志着我们的宪政带有相当大的精英推行过程。政治精英一开始就把宪政看成是改变国家落后的工具,而不是将之看作是实现政治正义的方式和保障公民个人权利和自由的途径。这是中国历次宪政失败的最大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宪政实践是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的。这样的路径差异,标志着我们的宪政带有相当大的精英推行过程。政治精英一开始就把宪政看成是改变国家落后的工具,而不是将之看作是实现政治正义的方式和保障公民个人权利和自由的途径。这是中国历次宪政失败的最大原因。  相似文献   

17.
结果正义是政治体系获取政治信任的直接途径,而程序正义作为结果正义的补充则是巩固政治信任的间接途径。当结果正义受到质疑之时,程序正义就会立即显示出它的价值。结果正义关注的是"得到什么""得到多少",而程序正义关注的是"为什么得到""怎样得到"。程序正义是一种看得见的正义,而结果正义可能会在"黑箱"中操作。程序正义要求的分配过程公开透明往往更具有公信力,群众毕竟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是自己的理性。政治信任的结构可分为内部信任和外部信任,同样,程序正义的结构可以分为内部程序正义和外部程序正义。因此,二者的结构功能相互对应,为二者产生关系奠定了前提。  相似文献   

18.
个体为本,结社为用,民主法治立基——小议公民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是近年来我国学界热议的一个话题。公民社会之所以引起关注,无疑与人们对它在现代社会政治发展、在公民个体权利的增进维护上的功能期待有关。但值得一提的是,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热切期待,使得公民社会这个范畴跟其他许多源自西方的话语一样,在从西方引入我国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个从经验性话语到规范性话语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一、历史的回顾 现代社会学传入中国,即使从严复翻译的《群学肄言》一九○三年出版之日算起,至今也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严复作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译述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的社会学著作的目的是“用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思想”。严复认为西方社会学的特点在于从事实的观察、归纳出发来认识社会,并用  相似文献   

20.
周银知  吴琳 《现代交际》2023,(11):1-8+1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生态理论中蕴含着一种价值理论,其价值核心规范就是正义。其生态正义思想是一种积极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且这个“中心”并不违背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从唯物史观的维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维度透视现代全球性的“生态非正义”,指出其根源在于资本逻辑主导下的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基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提出以改变经济增长模式、政治变革和社会解放三条路径建构生态社会主义,来避免生态非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