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李成梁是明季镇辽名将,辽宁铁岭人,曾封宁远伯,《明史》不但有传,《功臣世表》亦列有专项。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名将,有关其卒年的记载,谈迁《国榷》、谷应泰《明史记事本末补遗》中的《辽左兵端》、《明史功臣世表》、《续文献通考》,均取万历三十四年说。据《明史李成梁传》云万历二十九年李成梁复镇辽东时“年已七十有六”(卷238),则李成梁卒于万历三十四年如准确无误,其卒岁应为八十一岁。然《明史李成梁传》和作为《明史》蓝本的王  相似文献   

2.
<正>马理(1474—1556年)字伯循,号溪田,三原人(今陕西三原县)。明朝正德年间进士,明朝中期三原学派著名理学家、经学家,和吕柟、王恕、杨爵等同为明朝关学的中兴者。《周易赞义》是马理阐释《周易》义理的易学著作。本文研究的《周易赞义》载在《续修四库全书》第五卷,是  相似文献   

3.
张洪兴 《兰州学刊》2012,(1):169-172,178
明朝前期,庄子学沉寂。从明朝中期开始,受社会环境变化、儒学新变、印刷业繁荣、评点之风的影响,庄子学出现了勃兴的局面,有近二百部著作出现。这些著作中,有以儒解庄者、以佛解庄者、以文解庄者、以道解庄者,在阐释指向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由于受社会浮躁风气、出版商"射利"、心学末流之影响,明代中后期的庄子学也呈现出虚浮之风气,有空疏、剽窃之弊,故而明代中后期的庄子学成就并不是很突出。  相似文献   

4.
有明一代,随着明朝与北元—蒙古诸部关系的演变,明代学者的蒙元史学著作也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明代前期,明朝采取恩威并举的外交策略,与此相应,出现了贯彻和反映这一策略的《元史》。以《元史》修纂为中心,出现了诸多续补、改编、补正元朝史事的著作,推动了明人蒙元史学的发展。明代中期,以"土木堡"之变为节点,明人的蒙元史学编纂发生了由战记史学作品向边镇志书的转变。明代后期,随着女真势力的崛起,明人的记述重心又发生了由"九边"向"东事"的转移,对相关蒙古诸部的记载往往附着在对女真的记载之下。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我国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1587年——1661年)四百周年诞辰,也是他撰写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初版的三百五十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不但重新认识到宋应星的科学成就,同时也将追索到他作为一个杰出科学家所具有的自然哲学思想。宋应星的自然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天工开物》、《论气》、《谈天》等著作中。  相似文献   

6.
很多专家、学者对"香港文学"和"香港作家"作了明确的界定,但都不同程度存在些问题.笔者认为,"香港文学"是具有华人血统的香港作家用华文所从事的各种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包括与之相关的一切文学因素;"香港作家"是在香港住过一段时间(不管现在或以前居住在香港还是国外)最后的落脚点在香港、具有华人血统并用中文进行写作、曾出版过文学作品或经常在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包括文学评论和翻译著作的作家.  相似文献   

7.
王邦直是明朝具有一定成就的音乐家,其音乐理论著作<律吕正声>及其音乐思想在当时被推崇倍至,在后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与文化史上都占有较重要的位置.当前,对于王邦直音乐思想的研究.不仅有深刻的文化意义,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剑桥中国明代史》进行了全面的评述,认为它是西方学术界全面阐述中国明代政治史的开创性著作,其特点为:它是一部泛明代的历史,体现了西方的史学理论和方法,是西方学者多年来研究明史成果的总结。贯穿全书的基本线索,一个是把明代政治史的研究和探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社会价值与延续性结合在一起;一个是着力于明朝权力结构、功能及其运转机制的探求,特别是对皇权、内阁和宦官的考察。明朝与国内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及国外的交往,也是该书阐述的重点。 本文强调,该书把明史作为世界历史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以及着意揭示历史人物心理状态、性格特征对历史进程的影响等等,都给人以启迪。但也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关系史研究的领域里,胡钟达先生的近著《明朝与北元—蒙古关系之探讨》(载《内蒙古社会科学》1984年第五期),是一篇引人注目的佳作.明朝与北元—蒙古的关系,作为十四世纪中至十七世纪中二百余年间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曾经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解放后,尤其是近年来,历史上的蒙汉关系,包括明代蒙汉关系的研究,已经引起史学界的重视,论著屡有所见,在不同的广度和深度上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然而,北元—蒙古算不算当时中国的一个政权,明朝与北元—蒙古的关系是不是当时中国内部两个并列政权的关系,这样的核心问题,论述者并不多.  相似文献   

10.
揭暄是一个颇有学术成就的人。他在天文学和军事学上有很深的造诣,给我们留下了有见地的著作,如《揭子兵经》、《揭子战书》、《璇玑遗述》等等。但是他的生活道路是曲折坎坷的。他在明朝生活了三十年左右,在南明小王朝中任了几个月的兵部职方司主事,在清朝度过了五十几年的隐居生活。《明史》中没有他的传记,《清史稿》中只在方中通传后附有简略的记载。所以后世知道他的人不多,了解他的著作的人就更少了。  相似文献   

11.
《译语》一卷,题明岷峨山人撰。岷峨山人即苏志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九十九册收录他另一著作《寒邨集》,附录中的《墓志铭》详载其生平。作为现存明朝第一部全面记载蒙古情况的笔记体史书,《译语》对当时蒙古各部落名称、首领、战术、习尚、手工业、物产等情况记载详细,是研究明代蒙古史的重要史料。书中体现了苏志皋强调的全面了解蒙古情况和对边将选贤任能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从未写过专门论述作为与客体分立的主体的人的著作,他有关主体的种种论点全都散见在他的各类著作或谈话中.毛泽东从自然史、人类史的角度论及过作为主体的人是进化的,有其生灭过程,但他更多地是从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共产主义伦理观的角度和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观察主体的.详尽阐述毛泽东的主体观是一件不大容易的事情,本文仅从人作为革命者的主体、作为思想者的主体、作为实践者的主体和作为具有共产主义伦现观的主体这四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以达到对毛泽东的主体观的大体把握.  相似文献   

13.
万历二十四年六月,明神宗派遣矿监税使在全国各地开矿并额外课税,对当时的经济与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当时的社会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明朝灭亡的进程。对于这场在特定历史时代延续了20多年、影响到明代社会各个方面,又受到研究者重视的事件,虽然几乎所有的明代史著作都有涉及,但对其研究仍须具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发掘各个方面的资料,充分把握明朝万历年间的种种社会面相,站在明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以全球史的视野,进行更为全面和详实的讨论,将这一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4.
明初,位于现在泰国北部的揽那王朝,被称为八百媳妇国。它兴起于13世纪末。洪武二十四年,明朝开始在这里设置官署,形式上确立了藩属关系,并日益加强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八百媳妇国向明朝朝贡,是作为一种政治手段,借以保障自己的独立地位。明朝虽在这里设署授官,但无统治权,两国政治上基本平等;从经济交往看,明朝则得不偿失。明朝对八百媳扫国的睦邻政策,外部原因在于北部、东部受强敌袭扰,只得稳定南邻;内因则是由于国内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茅,而明政府却极力保持封建主义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5.
神机营是研究明朝军事和战争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关于明朝神机营问题的研究日渐被学术界关注起来,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明朝神机营作为当时军事上一支特殊部队,有着与明朝其他部队不同的特点,在战争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目前,史学界关于神机营的研究大多涉及神机营成立时间、神机营阵法、编制、祭祀制度和神机营的作用等问题,关于介绍神机营方面的论文也被大家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16.
著名的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话本小说、笔记、戏曲、民歌时调等方面,曾经编著过大量的著作。其范围之广,实堪惊人。 最近,我们又在上海图书馆发现了冯梦龙改编和评点过的另一部著作——《太平广记钞》。这是一部极为罕见的珍本书,也是冯梦龙编纂评点的笔记小说著作中份量最大的一部。但长期以来,这部书已经没有人知道和提及。为了提供研究冯梦龙的资料,这里,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部新发现的著作。  相似文献   

17.
魏良臣 《山东社会科学》2012,(Z1):57-58,130
自唐朝以来,基督教想传入中国的行动就从未停止过,但由于统治阶级的原因以失败告终。随着国门被战争打开,基督教真正传入中国是在明朝中叶后,并在中国落地生根,逐渐发展起来。本文选取了最具代表的实宗教体景观——教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城市的相关因素对其分布规律及空间演化的影响,剖析基督教在上海乃至中国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明朝钞法述论王玉祥继宋、元之后,明朝亦印制、发行纸币。明朝发行的纸币为“大明宝钞”,有关“大明宝钞”的制度,当时人称为钞法。从商品经济角度讲,钞在明代的重要性不及白银与铜钱,但钞法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制度,其意义仍是不容忽视的。研究明朝钞法,不仅可以加...  相似文献   

19.
叶农 《学术研究》2003,(12):114-120
本文介绍了在明朝中后期,耶稣会士在澳门进行汉学活动的情况。有四个部分:1.是在澳门撰写介绍中国情况的著作;2.在澳门发出书信,这些主要内容有:(1)谈论在华传教问题,包括传教策略、教区情况等;(2)有关汉学著作的写作情况;(3)有关“礼仪之争”;(4)介绍中国情况、研究中国历史等;3.撰写有关中国传教情况的报告及其他内容;4.进行其他的汉学活动:(1)进行科学调查;(2)研究中国的历史与宗教;(3)绘制中国地图。  相似文献   

20.
关于人类海洋文化理论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海洋文化理论的基本范畴,是由西方哲学家黑格尔第一次较完整地提出,但这一理论的创始者,同时又是西方歧视东方文化观的主要倡导者之一,近二百年来西方攻击东方世界的理论,几乎都可以在黑格尔的著作《历史哲学》中找到理论根据。乃至在一段时间内,有许多人一看到海洋文化理论,便以为这是在向东方文化挑战。当然,它确实被人利用过。在研究历史上中国的海洋文化时,我们肯定不能以黑格尔的海洋文化论作为理论的出发点,那只会使我们进入历史的误区,我们必须建立和创造符合历史发展逻辑的海洋文化理论体系,一方面扫除人们对海洋文化理论的误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