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为一件事,我和吴吉由好朋友成了对头,不论什么事都对着干,明争暗斗从没少过。最严重的一次还动了手,吴吉一拳打伤我一只眼睛,我一拳打肿他半  相似文献   

2.
张鸣 《阅读与作文》2009,(11):42-43
从前,有个好逸恶劳的人,叫李老五,他专靠打赌来混日子。 有一次,他在人前打赌说:“谁能说出一件事,说得使我不相信,就给他五两银子;”  相似文献   

3.
瓦伦达心态     
《阅读与作文》2007,(3):27-27
心理学上有一种“瓦伦达心态”。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名的高空走钢丝表演,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  相似文献   

4.
《北方人》2007,(3)
前几天,我给父亲订了他“处女航”的飞机票,这件事让我情感涌动,也让我意识到,关于我们父母的很多事情,我们都是太过想当然。周四,我的父母回老家,我去机场为他们送行。我的父亲一直在印度政府部门工作,他从来没有坐过飞机,所以我想利用这个机会给他一次神奇的经历。  相似文献   

5.
黄老师道歉     
这件事像小刀刻在我的脑海里似的,至今仍记忆犹新。去年暑假后,我升入四年级,语文老师仍然是三年级教我们的黄老师。第一次写作文是《暑假中的一件事》。我想起暑假教育妹妹别捕捉青蛙这件事,由于是自己经历的,再加上我坚持写日记,作文水平有了  相似文献   

6.
买车后最重要的事之一就是给车买保险,这也是车主们必须要做的一件事。车就像人一样,难免会有个磕磕碰碰或是发生意外,给车买保险图的是买个踏实,买个放心。但有不少朋友抱怨,头一次给车上保险时搞不清楚状况,面对繁杂的险种还有各色的投保渠道,有些茫然,不清楚自己买的险种是否合适,付出的保费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7.
两年前,按揭了一套房,去年元旦开发商终于交房了。交了各种费用后,我拿到了钥匙,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家里堆积如山的书报、杂志,盘算着要将它们搬到新房的储藏室里。一整理,不得了,三个人搬了半天,才把每个房间里的书刊搬到了楼下。叫了一辆车,那司机一见那么多书,又听说我是个写文章的,对我佩服得不得了,原先他要价50元一车的,结果30元就可以了,他说他特别尊重作家。  相似文献   

8.
车险险种篇     
《社区》2009,(9):28-29
买车后最重要的事之一就是给车买保险,这也是车主们必须要做的一件事。车就像人一样,难免会有个磕磕碰碰或是发生意外,给车买保险图的是买个踏实,买个放心。但有不少朋友抱怨,头一次给车上保险时搞不清楚状况,面对繁杂的险种还有各色的投保渠道,有些茫然,不清楚自己买的险种是否合适,付出的保费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9.
王尔山 《21世纪》2009,(12):12-12
在香港工作的美国同行来广州,我带他去城里最大的玩具批发市场,两个人逛得不亦乐乎,而且很快锁定自己的目标。这时,我想起一件事,问他:"帮我选一件礼物送给我老爸如何?因为你比我更了解男人喜欢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令我感动的事有许多许多,可要我说我最感动的事只有一件。 记得那是个夏雨滂沱的星期天,中午,爸爸带我去姥姥家吃饭。雨很大,我们只好穿着雨衣来到车棚。我在外面等爸爸把车拿出来。忽然,我听见里面“啊”的一声惨叫,是爸爸!我立刻冲了进去。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滋味     
《北方人》2007,(10)
一电话里,T告诉我,他为了一件忍无可忍的事,终于发脾气骂了人。我问他,发了脾气以后,会后悔吗?他说:"我要学着不后悔。  相似文献   

12.
彬彬有礼的西方人索天章我在国外感受最深的便是欧洲人的文明礼貌。得不到小费也毫无不满有一次我到英国去开学术会议。到这离伦敦不远的目的地后第一件事便是叫出租汽车。和我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地不一样,那里的出租汽车并非抬手即停,而是有固定的等车地点。只要你站在...  相似文献   

13.
爱的接力     
儿子在家里乱翻我的杂志。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我说:“是啊是啊,很勇敢。可世上有些事并不单是勇敢就够用。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他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着,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  相似文献   

14.
鱼儿 《老友》2012,(2):39-39
几年前,我和公婆因为一件家庭琐事导致关系一度l非常紧张,连偶尔见一次面都是彼此横眉冷目、不理不睬。老公夹在我和公婆中间,十分苦恼。为了这件事,他常在私底下劝我,有时甚至是恳求地说:“老婆,其实都是一家人,何必把不愉快总记在心里呢。再说舌头哪有不碰到牙齿的?一家人只有互相谦让才对啊!”可这些话在我听来,是他明显偏向他父母。  相似文献   

15.
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向往年轻,拒绝衰老。 一位老朋友曾谈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乘车去郑州,车上人很多,拥挤不堪,他也感到郁闷而困倦。就在准备入睡时,他发现身后站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几乎没有思量,他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了老人。我的这位朋友已经五十多岁  相似文献   

16.
孙金栋 《社区》2004,(9):52-52
朋友一再告诫我,在国外说中文时不要乱说话。我问为什么?他说有好几次遇上了懂中文的外国人。有一回,他和朋友在麦当劳吃东西聊天,正说到兴头上,旁边有位德国先生在边上插了一句说:“我看过一本书,知道这件事。”朋友当时愣了好几秒钟才回过神来。朋友的两个同事到法王莹国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一儿童节那天,我遇到了两件尴尬的事情。 第一件事,早上八点,我带着肯德基的“发疯烧饼”,在电梯里,接受了一位长者善意的劝告,他告诉我最好不要把早餐带到办公场所,我用不屑的目光看了他一眼。  相似文献   

18.
《社区》2009,(13):55-55
山东一位读者来信咨询:我爱人是国家工作人员,这些年一直在领导岗位工作。2007~2008年期间,他所在的单位与某商贸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同,由于他的关系,在合同的价格上给了对方很大的折扣。该公司为了表示感谢,分三次送给他人民币1.5万元,并且请他去海南等地旅游了一次。这件事以后,我一直心里不安,劝他主动向组织坦白相关的事情并积极退赃。  相似文献   

19.
生命的价值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而是手里高高举起一张1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10美元?”200只手刷地举了起来。演说家接着说:“我打算把这1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允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  相似文献   

20.
这件事尽管已经过去25年了,但每当我回想起来,总能在心头获得些许安慰。上世纪70年代,当我的父亲进入晚年之时,他预计到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时时在回顾自己的一生,考虑自己的后事。在一次闲谈中,父亲深情地说:“承儿啊,我没有什么要求,只要能坐一次飞机,去天上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