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壮族蛙婆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广西红水河两岸的东兰县壮族山村,从古至今,每逢新年到来,都要欢度一次盛大的蛙婆节(青蛙节)。蛙婆节自农历正月初一起延续至月末,村村寨寨铜鼓声不断,男女老少沉醉在欢乐的歌舞之中。壮家过新年,别具新彩。广西各兄弟民族的传统佳节,各有特色,而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要数壮族蛙婆节。它产生于人类历史的初期,源远流长,历久不衰。然而,壮族过去没有自己的文字,历代统治者又把它视为“伤风败俗”,关于蛙婆节没留下史文记载,也极少有人去探究,这是一件遗憾的事。笔者生长在红水河边,小时候参与蛙婆节的活动,建国后从事  相似文献   

2.
蛇图腾·三月三·崖棺葬蓝多民农历三月三日,我国一些民族和地区的人民进行祭祀活动,但其形式和内容各异。北京旧俗在当日始办三天庙会,相传是西王母娘娘寿辰所举行的蟠桃圣会①。上林县壮族却是“蛇图腾”的祭祀日。它源于一口神秘的“崖棺葬”。梁庭望教授在他所著的...  相似文献   

3.
讨日本帝国主义者檄抗战期间,桂南会战收复昆仑关及周围失地后,就教于上林县各贤乡南陔补习学校的壮族教师石子贞撰《讨日本帝国主义者檄》和《祭抗日殉难军民文》作为教材,邻乡万嘉前清壮族举人李澄川赞此两文是“口诛笔伐,如闻铁案之声”;一时传抄诵读,遍于县中县...  相似文献   

4.
蚂(青蛙)节是红水河一带壮族民间一个古老而独特的传统节日,东兰县是蚂节最为流行的地区之一。每年春节举行的“祭蛙婆”活动,其仪式包括请蛙婆、唱蛙婆、孝蛙婆、葬蛙婆等。这种质态古朴、文化内涵丰富的祭蚂活动,是壮族及其先民进入福作农业社会以后,为祈求风调雨顺、人了繁衍、粮食丰收而生发的对青蛙崇拜的一种仪式。蚂节中的敲铜鼓、唱山歌、跳舞等活动,丰富了民间文化生活,展示了当地壮族的历史文化风貌,增进了民族的团结,促进民族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众多的民族中,关于青蛙的神话传说并不少见,黎族、汉族、纳西族、彝族及藏族的一些支系,都有关于青蛙的神话传说和对青蛙的崇拜现象。但作为一个完整而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和传统节日,却只见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水河上游流域的壮族地区。在东兰、巴马、凤山、天峨等县内的壮族村落,每年春节多举行盛大的蚂蜗节(青蛙节)。对壮族的蚂(虫另)节,学术界曾有过一些研究,但观点和结论众说不一。有的认为是一种图滕崇拜;有的认为属于自然崇拜中的动  相似文献   

6.
壮族蚂节     
“蚂节”,是流传于广西天峨、南丹、东兰等县壮族的传统节日。 相传青蛙是天上玉皇派来人间报晴雨的,后被人杀害,从此天旱,民不聊生。壮族先民为了祈求风调雨顺,给青蛙隆重殡葬。此后,人间又过上了好年景。为了感谢青蛙的恩德和祈求平安、丰收,人们每年都举行“蚂节”,一直沿袭至今。  相似文献   

7.
壮族“歌圩”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棉飞絮是圩期,柳暗花明任所之,男女行歌同入市,看谁慧舌制新词。这是清代广西龙州文人黄敬椿写的一首“风士诗”,它生动地描述了在繁花似锦的春季,壮族男女青年欢唱聚会的情景。《龙州县志》“风俗”条云:“四月间,乡村男女指地为场,赛歌为戏,名曰“歌圩”。这种“歌圩”习俗,自古以来,在壮族聚居的桂西,特别是左、右江一带和红水河流域普遍盛行,它是壮族人民在特定的时间、地点里举行的传统唱歌节  相似文献   

8.
宗荷 《民族论坛》2006,(1):59-59
在新年欢乐、祥和的氛围里,人们通常要吃一顿美食以示庆贺。人们有理由相信,丰盛可口的美食不仅使人在新的一年里拥有好胃口,而且还会让人拥有一年的好心情。由于各国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地理环境和文化形态各不相同,也就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新年食趣。英国:通宵宴饮英国人在新年到来前夕要举行隆重的“迎新宴会”。这种宴会通常从除夕晚上8时开始直至元旦凌晨结束。宴会上备有各种美酒佳肴和点心,供人们通宵达旦地开怀畅饮。午夜时分,人们打开收音机,在教堂大钟的新年钟声里举杯祝酒,高歌《友谊地久天长》。法国:喝光存酒法国人以酒来庆祝新…  相似文献   

9.
<正> 土家人跳花灯,唱小调,伴着音乐,踩着鼓点,边唱边舞,优雅风趣,多姿多彩。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一到傍晚花灯队就打起灯笼,敲响锣鼓,走村串寨或登门到户进行拜年活动。花灯队每到一处,首唱《观灯》,祝愿人们新年吉祥、百事如意。继嗝《道贺词》,向主人道贺新喜,行拜年礼。再唱《开财门》,祝贺主人家业兴旺,恭喜发财。后唱《祝寿歌》,祝愿主人家的老人健康长寿,儿孙团圆。离开时,主人家会高兴地给唱花灯的人打发赏钱或赠以香烟水果。于是,又有了《谢主》一节。正月十五晚上要举行送灯烧灯仪式,一年一度的新春花灯活动到此结束。  相似文献   

10.
牛与少数民族生活文/赵薇今年是牛年。自古至今,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连,而许多少数民族更是对牛怀有特别的崇信,有着尊牛和敬牛的风俗。壮族:牛魂节每年的4月初8是壮族人的牛魂节,又叫做脱轭节。在壮族人的意识里,牛是天上的神物,不是凡间的一般牲口。有一个故...  相似文献   

11.
水族地区最美的酒,要数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一带土法酿制的糯米酒,人们习惯称它为“九阡酒”。毛主席生前还亲口尝过呢。那是在1957年“五一”节国务院举行的盛大宴会上,当时三都水族自治县副县长蒙世花代表9省、市、自治区少数民族参观  相似文献   

12.
年届古稀的壮族画家罗鼎华先生,博采众长、独辟蹊径,画风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生活气息浓郁。他擅长画山水花鸟,尤长于画鱼,作品驰誉中外。其子罗巧宝、罗巧贵及十一岁的孙女罗蔚云,都先后走上绘画艺术的道路。小蔚云五岁学画,七岁发表作品,她画的《葡萄》,曾获一九八二年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儿童艺术展览会银质奖。  相似文献   

13.
在自治区原副主席张声震同志的主持下,区内外对位专家学者共同编撰的三卷本105万字的《壮族通史》已由(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区社会科学界的一件喜事,也是一千多万壮族人民的喜事。今天,由区党委宣传部、区民委联合举行的《壮族通史》首发式,邀请有关部门和单位及各方面的专家代表参加,借此机会,我谨代表自治区党委,向为这本书的编撰和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的张声震同志及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敬意和感谢。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她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壮族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  相似文献   

14.
佳伟节     
通常,沙捞越州的达雅人在每年的六月一日,也就是收获季节和播种季节交替之际,庆祝他们的“佳伟节”。与此同时,他们还要庆祝像“佳伟格牙朗”(鸟节)、“佳伟巴杜”(收获节)和“佳伟罕杜”(祭死者节)等几个节日,所以,“佳伟节”实际上就是达雅人的新年。今年,这个州各阶层的达雅人将举行历时一周的庆祝活动来欢庆这个节日。  相似文献   

15.
《六合坚固大宅颂》、《智城碑》通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前期,今广西上林县所存的《六合坚固大宅颂》和《智城碑》,是壮族文人留下的最早的文字。二碑文字上承南北朝文字的粗放简朴,下现盛唐文字的绚丽,既道明了那时在汉族文化影响下壮族文人的文字风格,展示了壮族社会的发展图景,也反映了中原一呼、岭南一应关系的密迩。二碑僻于边远山隅,深藏峒中,艰于涉足,人知其碑而苦于不得全文;时日无情,文也漫漶,所以过去睹文而释者多没能窥其全豹。在覃圣敏、叶展新、周中坚、卢敏飞、覃仁信诸先生的不辞艰辛辨形认字粗得全文之后,作者以私意所得,诠释字句,用白话文进行通译,或对碑文的理解略得一助。  相似文献   

16.
壮族古代婚制的“活化石”广西南宁市郊县邕宁中和乡壮族的婚姻习俗与附近汉族基本相同,略为不同的是,出嫁娘临出门前举行与兄弟拜堂剪断红绸的仪式。其过程就是出嫁女子在要离开娘家之际,必与自己的弟弟在厅堂内一起礼拜祖宗,并剪断一条红绸,各拿一段披于肩上,然后...  相似文献   

17.
蚂节是红水河流域壮族极具农耕色彩的节日。在壮族与汉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其文化要素与内涵不断丰富,壮族神器铜鼓与汉族神兽实现互通,壮族文化与道教文化得以互融,壮、汉民族以仪式为纽带“同祀共欢”。壮、汉民族通过“互鉴”的途径达成“共享”,从而实现彼此文化的交融。蚂节也因此发展成为整合壮汉民族关系的节日庆典。这一鲜活案例不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微观体现,而且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资源,对于从多维度探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考察由蚂虫另 (青蛙 )图腾信仰而演化形成壮族古老的“蚂虫另节 ,由英雄莫一大王信仰而演化形成壮族“五谷庙节”的过程 ,认为壮族作为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 ,其信仰节日形成的程序是 :普通人和物→获得超常能力→被受益者拥上神殿→定期祭祀形成节日 ,这是农耕民族企图借助超人的能力以达到风调雨顺、六畜兴旺的功利目标的过程 ,也是他们在精神文化上从人间走上神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壮族民间故事中的文化心理欧以克(广西民族学院教务处)壮族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文化丰富。作为壮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故事,更是源远流长,世代在壮族民间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对壮族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壮族的文化心理是由壮族文化积淀而成的一种民...  相似文献   

20.
“高山汉族”──多民族聚居地区里的少数民族丛叶,陆辉(西林县县志办)在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夹于南盘江、西洋江两水系之间的广西三林(西林、隆林、田林)县地及其邻县一带,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壮、苗、瑶、彝、仡佬、汉、等十一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