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贾宝玉与林黛玉见面好像久别重逢一般,是曹雪芹对性美、性感、性魅力的特别强调;情人原型的显示是爱情意义、爱情本真状态的敞开。贾宝玉与薛宝钗见面,玉和锁的出现,则是封建专制、伦理的象征,它暗示着他们的“良缘”是一种预先规定、一种别无选择、一种不可抗拒。整部《红楼梦》也是由这两种见面的矛盾即人的爱情与封建专制的冲突所构架和展开的。  相似文献   

2.
徐乃为 《南都学坛》2002,22(6):44-50
《红楼梦》具有一定意义的自传性 ,其小说人物原型多取自作者的亲友。然而 ,胡适、俞平伯、周汝昌等老一辈学者倡言 ,且获得到广大读者信从的观点 ,即曹雪芹为贾宝玉 ,雪芹“父兆页即宝玉父贾政”的结论 ,其实是错了一辈。今据曹氏一家与贾氏一家比照寻绎 ,贾政对应的是曹寅 ,宝玉对应的是曹寅之子曹颜 ,作为曹寅孙子的曹雪芹 ,其对应者乃贾政的孙子贾兰。小说的对应原则基本是将生活原型平移到小说中。其对应中心轴为曹寅对应贾政。找出这一对应关系有助于破解《红楼梦》的作者问题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中,宁国府贾蓉之妻秦可卿,品貌双优,体现了作者的"兼美"审美理想.这位女性在历史上的原型可能是:明代英国公张懋的"冢孙"妇游氏.游氏的母亲是弘治时期的隆庆大长公主.游氏德才兼备,因病早夭.明代著名文人边贡,曾亲自为她撰写<墓志铭>.  相似文献   

4.
北京、临清、江苏或河北清河均非《金瓶梅》作者构设故事地理的原型。从一些重要特殊地名见于或仅见于绍兴府城周围,所写山东省行政建置与绍兴府行政建置有差级对应关系,故事中几乎所有衙署均见于绍兴府城,特别是所安排城池内外格局与绍兴府城内外格局主要方面完全一致等几点来看,《金瓶梅》地理原型应即绍兴府城。小说其它一些描写也为本文提供了旁证。  相似文献   

5.
《儒林外史》塑造的萧云仙人物特征较为复杂,表现在侠客、武将、循吏三个方面,而循吏是其重要典型特征,从这一特征出发可以考证出卢道悦为其主要生活原型。吴敬梓熟知卢道悦生平事迹,将其作为书中人物原型符合其创作习惯和思想主旨,对这一原型进行改造并创造出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亦充分展现其创作艺术。  相似文献   

6.
张今先生提出的原型模型论和Rosch提出的原型范畴论都使用原型一词,都对语言现象的研究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很强的解释力,二者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就共性而言,原型模型论的"型"与原型范畴论的"范畴"具有大致相同的内涵;原型模型论的"模拟"与原型范畴论的"范畴化"具有大致相同的意义;相似性在原型模型论和原型范畴论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模拟主体和认知主体都是语言阐释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模型和非典型成员都可以转化为原型。其差异性表现在:它们对原型的理解和界定并不相同,原型模型论中的"原型"通常是固定不变的,而原型范畴论中的"原型"有时是不固定的;"模型"和非典型的意义不同;原型与模型之间具有生成性,原型与非典型成员之间一般没有生成性。  相似文献   

7.
呈现在今人面前的李白 ,并非一个历史本真的李白。从研究者的角度看 ,有必要寻觅出历史原型李白。作为社会角色 ,历史原型李白是一位鲜明的志士型和诗人型的历史人物 ,而超常的奇异性则是其独特的个案特征。当然 ,历史原型李白也有其从俗性的一面。研究历史原型李白对于研究“李白文化现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原型理论的认知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型理论和基本范畴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石。原型理论所说的原型就是一个概念范畴或语言范畴中最具有突显性、代表性的成员,所有其他成员与原型具有相似性。原型理论与基本范畴的关系是:原型理论在基本范畴中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原型最大限度地利用基本范畴的效能。两者互相依存,共生于人类的认知机制之内。  相似文献   

9.
弗莱的原型批评将文学与神话连接起来,使远古的仪式和梦幻成为文学的主要结构和内容:但是,弗莱的原型是西方文学中的一种象征,它与荣格的、基于人类进化而形成的原型不同,从而给原型批评本土化带来许多困惑。解决的办法之一是,将荣格的原型概念融入弗莱的文学原型,从人类的生物与精神进化中寻找到文学原型的本质与本源。只有这样,文学原型才能呈现出人类的普遍意义,原型批评才能真正实现本土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荣格的神话原型理论、集体潜意识中常见的母亲原型和父亲原型为理论基础,对中外著名的神话故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神话故事中出现的母亲原型和父亲原型,并对他们产生的原因、表现的形式以及改变和改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鲁迅是家族制度最激烈的批判者,又是封建大家庭的长子长孙。他是传统家族伦理的身体力行者,一生为家庭作出了最大的牺牲,却遭受到家族最深的情感伤害。同族欺凌之惨,父母包办婚姻之苦,兄弟失和之痛,都给他造成了致命的情感创伤。他一生的最大痛苦之一来自他在家庭中的长子长孙角色及其对家族责任义务无可奈何的承担,而他之所以成为现代文学大师,在某种意义上又得益于旧家族痛苦生活与情感体验的积累。  相似文献   

12.
长子现象是中国宗法制度“嫡长子继承制”的产物。受宗法文化的长期浸润,长子的文化性格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双重性人格、卑柔软弱的行为模式和自我牺牲精神等特征,与历史转型期文化的特征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因此,长子成为许多作家对传统文化进行思考和选择的形象载体,长子形象成为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景观。高党新、祁瑞宣和孙少安就是其中的三个典型。  相似文献   

13.
当代年纪最长的著名女社会活动家袁晓园是“南社”骨干成员叶楚伧的长媳。她在推进汉字改革和书法等方面的成就,都深受“南社”人的影响。她在文化上的造诣也更多地烙上“南社”人所提倡的民族主义的印记。  相似文献   

14.
马塞尔·拜尔的《狐蝠》,自声音媒介切入纳粹历史,叙事以双声部交织推进。小说重点塑造了声学家赫尔曼·卡尔瑙作为纳粹罪恶参与者和战后社会中纳粹罪行反思者的形象。由之亦可体察作家在变化了的时代语境中面对纳粹历史时独特的文学处理方式及其意味。  相似文献   

15.
岛崎藤村是日本自然主义代表作家,《家》是其自然主义作品之一。主人公"种"身为木曾马笼旧驿站老板小泉家的长女,嫁与门当户对的福岛镇药材批发店的桥本达雄为妻。"种"性格刚烈,年轻时为爱不顾一切;出嫁后遵从家父训诫,恪守妇道,勤俭持家,虽痛斥丈夫的不忠却愚忠旧家、夫君;信奉封建门第观念;行使代理家长的权力;反对危及传统家业的行径,是一位典型的以家长身份自居的封建伦理道德的忠实维护者。  相似文献   

16.
卫伉为卫青的长子,曾被封为宣春侯及长平侯。他任宣春侯的时间为8年,世袭长平侯的爵位近20年。他一生政绩平淡,不见有大作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文学家族题材小说塑造了大量的封建家族长子形象。性格软弱 ,富有牺牲精神 ,讲求忠孝伦理 ,压抑自我是其性格特征。因为备受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伦理的压迫 ,长子必然步入自己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8.
全公主乃吴主孙权的长公主,重臣全琮之妻。由于特殊的身分及善于运用政治权术,其在“二宫构争”和孙亮继位等孙吴重大政治事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刻影响了政局的走向。孙吴政权随着她的势力的兴盛而矛盾蜂起;随着她的势力没落而趋向灭亡。  相似文献   

19.
明代宗祠祭祖礼仪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宗子主祭的垄断格局被打破,出现了支子主祭、族长主祭、宗子与支子同主祭等多种形式。在明代新宗法形态下,明代士人对宗祠主祭权多元化的状况有着不同的思考,从不同方面探讨宗祠主祭形式的合理性,反映了祭祖礼仪落实于社会之后的复杂情状。明代士人的不同议论透视出他们对待祭祖礼仪的态度是相当灵活的,同时也是谨慎和有所持守的。一方面,宗子主祭的礼仪原则不可轻易,另一方面,宗子主祭的礼仪原则不可不易。如何折中调和,取决于社会现实和礼仪精神的双重限制。  相似文献   

20.
《牛郎织女》的两主人公分别来自周人和秦人的祖先,是我国从史前直至近代农业经济社会中男耕女织家庭的集中反映。牛女传说具有突出的反封建性,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对爱情的无限忠贞。《山海经.海内经》、《山海经.大荒西经》、《山海经.大荒北经》都有周祖叔均突出贡献的记载,《诗经》、《史记.周本纪》中更有祭祀周田祖和先周历史的详细描述。周祖叔均发明了牛耕,是周民族历史上杰出的首领,也成了周民族的田祖。甘肃庆阳地区属于古代文献中所说的豳地的范围之中,是周人的发祥地和早期活动地区。《诗经.小雅》中的《甫田》、《大田》是周人祭祀田祖叔均的诗篇,表现了周人对远古先祖的缅怀与崇敬。叔均应名"均","叔"是辈份的排序,不是周祖的长子,应有哥哥,这与牵牛(牛郎)有哥哥的情节相合。分析民国时期不同地区流传的六个主要采录本,再结合古代诗、词、赋、小说和戏曲来看,牛女故事也是最早流传于北方,应产生于西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