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夏承焘抗战前曾独游莫干山。待1959年夏,他偕妻、友、学生赴莫干山疗养,重到剑池,"前踪了不记省矣"。两周里,他写讫论文《西湖与宋词》,实际来山的第二天就完成了初稿,之后反复修改。某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改《西湖与宋词》毕,得一万六千字,须删省"。可见治学严谨,处事视小为大。该文后发表在《杭州大学学报》1959年第3期,落款"一九五九年八月十八日,莫干山"。此番山中小住,连日亭前看日出月出,光景日日不同,又登塔山看日落,觉唐人"夕阳无限好"句太衰飒,人生应如落日有辉煌灿烂之结局,夜半醒,玩窗月,竟致夜不得睡,哦成《望江南》词十首。  相似文献   

2.
从北京798的成功、宋庄的壮大到上海莫干山、田子坊的轰动,“艺术产业园”和“创意文化区”一时间在全国沸沸扬扬地创办开来。面对当下一窝蜂的局面,不禁要问,究竟如何办“文化创意园”?  相似文献   

3.
我素爱游山、读山,更爱摄山。久闻江西省三清山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她位于上饶地区玉山、德庆两县交界处,素有“江南第一仙峰”、“黄山姐妹山”等美誉。趁假期,我约上几名摄友终于去了一趟。  相似文献   

4.
从历史和现状看,无指代词的研究是古汉语代词研究中最薄弱的一部分。就“莫”、“无”而言,没有发现古人给我们留下他们认为是代词的记录。莫、无的无指代词用法,直到《马氏文通》才开始被提出来。它称之为“约指代字”,表“无入”之意。二十年代末,杨树达先生研究了“莫”的无指代词用法。他称之为“无指代名词”,“为无人、无地、无物之意”。但是他在论及“莫”的后面粘附“者”的形式(莫……者)时,又发生了偏差。1963年杨伯峻先生著文,论述“莫”等字的无指代词用法,很有意义。惟惜其简略,且亦未论及“莫……者”中“莫”的词性。今天,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无指代  相似文献   

5.
有关“花儿”研究中的“五山池’、“五神山”,历来有多种说法。文章通过具体考证分析,不仅进一步肯定了“五山池”就在循化县与甘肃临夏交界大力梁山上,而且认为“五山神”是来自江南的“正显神”,而非传说中的明代开国名将常遇春的封号。  相似文献   

6.
盘山览石     
赵芳 《百姓生活》2012,(12):58-58
位于天津市蓟县的盘山,峰峦雄伟,松石清奇,素以“京东第一山”著称。相传,当年乾隆皇帝曾28次来此揽胜,并留有“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誉句。  相似文献   

7.
城头镇是赣榆县第一农业大镇,位于县城西部20公里处。东临黄海、傍青口河,紧依204国道,西依国家一级保护风景区——抗日山;南跨朱稽河,连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码头75公里、白塔埠机场50公里;北靠县级文物保护点子贡山与徐山乡交界、距山东日照市石臼港码头,素有苏北“粮仓”美称。  相似文献   

8.
走进江南苏州古镇甪直,感受着小镇熙攘喧哗和浓郁的乡俗。她与苏州古城同龄,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镇,位于苏州城东18公里处,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纪镇之一,被费孝通誉为“神州水乡第一镇”。  相似文献   

9.
在甲午战争中中国遭遇惨败,有识之士纷纷认识到“习兵战不如习商战”,乃至“商战”不如“学战”,从而使洋务教育偏重学习“西文”和军事技术等“西艺”的思想和做法有了调整,兴办服务于民族工商业的实业教育渐成风气。在这样的背景下,1896年“俾育人才而济实用”的江南储材学堂应运而生,开两江治下实业教育之先河。在维新运动中该校更名为江南高等学堂,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又嬗变为江南格致学堂,在清末“新政”中于1904年改办成江南实业学堂,又于1905年升格为江南高等实业学堂,成为江苏和安徽等地实业教育的最高学府。民国以后,江南高等实业学堂以南京工业专门学校和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两脉延续和发展。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随着大学区制的实施,南京工业专门学校和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并入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南高等实业学堂的办学史是中国教育近代化转型的缩影。  相似文献   

10.
三、贸易绸缎的来源与江南丝织业江南解往新疆的贸易绸缎是由官局抑或民间生产的?几十年来,几乎众口一词,认定是江南三个官营织局生产的。60年代,彭泽益先生认为,江南三局的生产还提供一部分“贸易绸缎”,由“南三局织造这一类产品”。70年代。日人佐口透认为,与哈萨克交易用的丝织物,是“由苏州、杭州、江宁各织造处特别织造的”。80年代,徐仲杰先生仍沿用彭先生的说法;《新疆简史》也云:“对于哈、柯等族所喜爱的绸缎。则由清政府下令江宁等处织造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历史记载还是学术界研究的成果都表明:3200多年前,吴泰伯从陕西歧山远奔江南梅里,筑泰伯城、建句吴国、创吴文化,揭开了中国江南文明的序幕。然而,古梅里即今日的梅村却以著名书法家之手,挂出了“江南第一古镇”的匾额。那么梅村究竟是“江南第一古都”还是“江南第一古镇”呢?这是一个原则问题,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文章以大量的历史事实及史料深刻地辨析了这个问题,从而进一步论证了无锡梅里是我国吴文化的原生地和核心区,无锡应该打好吴文化这张牌。  相似文献   

12.
拜读《宋诗选注》,获益良多.该书经过两次排版,六次重印,作过多次精益求精的增订,后学本不应置喙,惟感万虑或有一不周,谨提出以下几点参考意见,供先生斟酌.一、秦观《金山晚眺》“西津江口月初弦”注:“金山是江南名胜,下临长江.西津,就是西面摆渡口.……”据《嘉定镇江志》卷二“津渡”条:“按:李德裕为浙江观察使,于蒜山渡严勒津逻捕绝‘请毫州浮屠圣水者’.蒜山渡,今西津渡也.西津渡去府治九里,北与瓜洲渡对岸.”此处“西津”似应为“西津渡”之简称,始设于唐,至今已有千年以上  相似文献   

13.
江南陆渡     
太仓陆渡镇,江南富庶之地,为典型的“锦绣江南鱼米乡”。该镇南与上海一河之隔,原为通往嘉定古驿道的必经之路。清康熙五十一年(1721年)曾在渡口建桥,称陆渡桥,镇以桥名。 陆渡,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距上海火车站、虹桥国际机场、上海张华浜集装箱码头均为40余公里,离苏州市新加坡工业园区仅50余公里。沪嘉高速公路延伸段一级公路途经镇经济开发区西侧,与204国道衔接。此外,120米  相似文献   

14.
轻松一刻     
《社区》2009,(15):60-60
纠正 罗斯先生的狗在比赛中夺得了第一名,巴库先生称赞说:“先生,祝贺你得第一。”罗斯先生纠正说:“先生,是狗得了第一。”巴库先生忙改口说:“对不起,先生,那么这次狗得了多少奖金?”罗斯先生生气了:“先生,是我得了奖金。”  相似文献   

15.
20 0 1年 7月 4日 ,是任访秋先生逝世一周年忌日。先生的亲属选择这一天在荥阳境内的邙山公墓合葬先生与师母的骨殖。荥阳邙山公墓在郑州西约30公里。公墓依山而建 ,绿树掩映 ,俯瞰黄河 ,莽苍雄伟。先生雅爱山水 ,人品高峻 ;师母随先生迁居河南 ,与家乡陕北米脂有违已久。此时 ,让先生与师母长眠于邙山之巅 ,与母亲河为伴 ,与黄士地为伴 ,对于逝者和生者 ,都应是一种莫大的慰藉。合葬甫始 ,天下起了大雨 ,与去年诀别先生那天竟完全相同。墓地管理者以“雨淋墓 ,代代富”之类的话 ,说明有雨乃祥瑞之兆。而站立在雨中默默向先生、师母的墓碑行…  相似文献   

16.
汉川 《百姓生活》2011,(12):62-63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南浔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早在明清时期,南浔的经济就十分繁荣,素有“江南巨富之镇”、“中国江南的封面”之誉。现在,这里的沿河古民居建筑群,不但有多处江南名园,还保存有号称“江南第一宅”的古民宅和中国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  相似文献   

17.
“江南三部曲”,又称“乌托邦三部曲”,是实力派作家格非先生跨越十几年完成的经典著作。其大主题乃通过揭示人与桃源的关系,寻找桃源,来探寻乌托邦的历程。而格非迷宫式的情节,开放的叙事,丰富的语言,饱满的人物都让他的作品极具吸引力,这些正是“江南三部曲”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8.
黄冈方言用在“叫”后的“莫”可分为二式。“叫+主语+莫”式,“莫”可指代谓语或谓语和宾语或复句;“叫+莫”式,“莫”可指代主语、谓语和宾语。“莫”如不与“叫”连用,则失去指代作用。“莫”后如补出所指代对象的一部分,则“莫”指代的内容也随之改变,如补出指代对象的全部,则“莫”变为语气助词,起强调作用。黄冈方言特殊代词“莫”是上古汉语否定性无定代词“莫”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绵延起伏的八百里太行山脉中,有一座集北国雄奇与江南秀色于一体的文化名山——藏山。它位于山西省东大门的盂县城北18公里处,因春秋时藏匿晋国一代忠良之后赵氏孤儿而得名,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江南文化精神的“在”与“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今天阐释江南文化精神,有两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就是江南文化的“在”与“说”。前者属于存在论问题,主要是江南自然、社会与人文的存在现状;后者属于语言本体论问题。主要是有没有人可以把江南文化的“在”讲清楚、说出来。在“怎么说都行”的后现代文化中,关于江南的“说”比关于江南的“在”显得更加重要与紧迫。以“江南诗性文化”为核心范畴的“江南美学与文化”研究,以区别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为空间背景,追溯江南文化的文化背景与渊源;以区别江南文化与齐鲁文化为区域背景,揭示江南文化的诗性与审美本质;以江南轴心期为理论基础,还原江南美学与文化的历史生成;以江南城乡差别为解释框架,探索江南城市诗性文化的精神结构,推动了江南文化从实学向美学的学科飞跃,是研究者进入江南最重要的学术配置与基本的主体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