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新形势下,对毛泽东党的思想建设的理论加以继承和发展。他结合新的形势,继续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把邓小平理论以及该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根本原则,同时提出了把制度建设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2.
政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建设,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探索中总结出政治建设的历史逻辑是在革命和建设中“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为党的政治建设开辟道路;改革开放中“讲政治”为党的政治建设修基固本、全面从严治党中“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实现党政治建设的飞跃与成熟;理论逻辑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党的主要领导人的思想观点为党的政治建设贡献智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提供指导;实践逻辑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等。  相似文献   

3.
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地位指的是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层级地位,反映的是党的政治建设和其他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彰显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各个层面。政治性是政党组织的第一属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性突出表现为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具有根本性作用。必须以巩固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地位为“总抓手”,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要凝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的科学共识、培育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的价值导向、夯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的政治根基、强化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以“绝大多数人”为运动主体和利益指向的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出发 ,结合党 80年来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史实、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活动 ,在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 ,分析论述了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 :党的宗旨永远是党自身建设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面对新历史时空条件下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作风建设”的党的作风建设思想。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党的作风建设思想在吸取此前党风建设思想的基础上,主要包含四个维度的基本内容,即要以“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的总要求抓作风建设,要以“钉钉子”、“积小胜为大胜”、“滴水穿石”的精神态度抓作风建设,要以反“四风”、解决我们党当前严峻作风问题的有效举措抓作风建设,要以“倒逼”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科学方法抓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6.
方立新 《金陵瞭望》2006,(13):34-35
近年来,市国税局机关党委以南京国税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实施“强基工程”,进一步深化机关作风、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推进群团工作,为促进税收任务的顺利完成和全市加快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南京”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党的思想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共产主义道德与优良传统道德教育的统一体。这个“德”字涉及到党的思想建设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工作的全过程。“德”是党的思想建设工作的重要标准,坚持好“德”字标准,才能把党的思想建设工作做好、做到位。  相似文献   

8.
以“系统”模型研究党的组织力建设,对“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人民之问”有着独特的解释力。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设定为“系统”,中国共产党无疑是系统的核心,其核心地位的确立亦是党的组织力建设的过程。党的组织这一系统,内含着“群众路线”“自我调适”“精神文化”等元素,各元素的统合过程,便是“结构”建立联结的路径,从而形成“系统”的稳固样态。党的组织力作为表征中国共产党性质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其建设过程可阐释为以机构保障、力量凝聚、思想引导的方式进行的社会整合。这一昭示了党组织核心强固的过程,传递着丰厚继承性的经验,将续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长期领导。  相似文献   

9.
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机关党的工作会议精神。就是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要走在前头的要求,从抓好“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入手,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坚持围绕全区“三大攻坚战”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努力推进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走在前头”.  相似文献   

10.
《江海纵横》2004,(6):9-10
作为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理应成为一门必修课、常修课。纵观世界现代政党的执政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运行规律。所谓“能”、“平”、“庸”指的就是政党的执政能力。所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观确指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党的组织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李沅 《金陵瞭望》2006,(18):96-97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南京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把党的建设放在全市工作大局中谋划部署。紧贴中心,服务大局,整体推进,为加快“两个率先”、建设和谐南京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2.
宋晓辉 《金陵瞭望》2006,(23):32-33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政党、推动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更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玄武区牢牢把握“学习型玄武”的基本定位,围绕“率先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注重加强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在各项工作中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和谐玄武的构建注入源源活力。  相似文献   

13.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前者是后者的精髓、核心,后者是前者的应有之义。新世纪新阶段,必须通过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实现两者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4.
布成良 《金陵瞭望》2007,(18):12-14
在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党的先进性建设究竟占据怎样的地位?本期“党的创新理论笔谈”栏目特邀知名学者,江苏省委党校法政部主任布成良教授撰文,为我们专题解读“党的先进性”这一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对领导理论的新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从领导理论角度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一系列问题 :从领导主体来认识和理解党的执政地位 ,推动执政党的现代化建设 ;从领导意识来认识党的执政理论 ,明确“治党”和“治国”的辩证关系 ;从执政党的作风建设出发 ,保证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是对领导理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先后两次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思想,这是他们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及其规律的产物。这两次工作重心转移思想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其结果却不一样,比较辨析它们不同的原因,认真总结这两次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经验教训,对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内在要求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者是互动的关系。在新形势下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并把它贯穿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五大建设之中。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定位。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党的先进性建设进行再认识和深层解读,包括: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探索和历史经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以及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未来趋向前瞻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金陵瞭望》2007,(19):58-60
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社会主义建和谐社会……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创新。历史地再现这些理论形成的全过程,无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个最新成果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从多方面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集众智才能成伟业,聚合力方可谱新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南京跨出的每一个步伐可谓沉着而又坚定。南京要努力走在全国、全省的前列。这是历史赋予南京的使命,更是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  相似文献   

20.
《金陵瞭望》2011,(22):92-93
一是抓范围。突出针对性。将党务公开贯穿于全区各级党组织,建立区、街道、村(社区)三级党务公开工作机制,各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也一并实行,真正实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务公开工作“全覆盖”。二是抓内容.突出重点性。突出7个方面的公开内容。包括: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党的思想建设情况,党的组织建设情况,党的作风建设情况,党的制度建设情况.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情况及其他应当公开的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