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更有效地吸引和留住人才,很多企业采用了参加社会保险、年薪制、高薪制、奖金制和期权制等,然而,这些方法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参加社会保险,是所有企业必不可少的福利制度。但由于它的有限性和普遍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企业吸引和激励人才的一种独特机制。给员工加工资发奖金,实行年薪制、高薪制,对于员工来说,在刚拿到高薪或奖金时可能会感激老板,但时间长了,就会产生激励效应的递减(激励弹性疲劳)。员工会认为理所应当,甚至还有可能向老板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得不到满足,要么走人,要么消极怠工。而且从人力成本核算的角度看,也并不…  相似文献   

2.
据分析,一个员工离职以后,企业从招新人到顺利上手,替换成本高达离职员工薪水的1.5倍到2.5倍.优秀人才的替换成本则更大.因此,留住人才是企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以下是企业留住人才的七种"密诀"--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是关键性的管理工具,对于事业单位提高员工积极性、吸引高素质人才、实现组织目标、提高员工满意度、实现专业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文章探讨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多重作用,包括提高工作积极性、留住人才、促进目标达成、提高员工满意度以及增强员工的专业发展动力;同时,文章提出一系列激励机制的应用策略,如明确绩效奖励和晋升策略、强化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增强工作时间和工作安排的灵活性、建立员工参与和反馈机制以及改善福利待遇等。希望这些策略能帮助事业单位更好地管理人力资源,提高绩效水平,满足员工需求,从而实现单位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怎么知道员工对薪金、福利满不满意?通过执行人才承诺度的调查,可以让企业对员工的满意度,有更清晰的认识,留住你最宝贵的资产——这是一个人才争霸的时代,微软管理层曾说,若挖走微软最重要的20位关键人才, 微软将因此失去竞争力,唯有掌握关键人才的承诺度,让人才与公司成为命运共同体, 方能创造对手无法复制的竞争力! 常听人才大叹老板或管理阶层“其实你不懂我的心”,管理阶层常误认为只要有金钱、股票,就能留住人才,若是如此,为何大量的高科技公司流动率并没有比其他产业低?  相似文献   

5.
小谋略     
在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下,员工对于公司的忠诚度普遍降低,转移到对自己专业的忠诚。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常常以提高薪资福利来留住人才。除了增加员工报酬之外,企业也可以用其他不花钱的方式来留住员工,那就是给予员工肯定。  相似文献   

6.
人才是企业重要的资产,如何善用人才、留住人才为公司效命呢?加薪已不能满足现代人对工作的要求,恐怕得拟定一套完善的福利与培训计划,并畅通升迁管道,才能留住员工的心。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员工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方式也不能局限于物质,同时还要求管理者必须遵循必要的管理伦理原则,使员工在获得相应的物质基础的同时还能使其尊重、实现自我价值等更高的需求得到满足.本文主要探讨企业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中应持有的伦理原则,从而使企业不仅能吸引到其所需的人才,更可以留住人才,使这些人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成功有效的激励机制必须把员工个人利益与公司集体利益统一起来。如果奖励的结果对员工有益,那么也必须对公司有益,反之亦然。如果奖励的结果对公司有害,则必然也对员工有害。这在遵纪守法的各个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管理小策略     
在公司进行改进前,必须先彻底了解问题。美国一家诊所为了解决征才不易的问题,透过调查研究,持续找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方法,并且适时调整公司策略。诊所的第一个调查对象为工作不满六个月的新进员工,请他们列出当初考  相似文献   

10.
企业怎样才能留住人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才的流失。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流失,是 企业不可估量的损失。这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充分就业的今天 企业很难快速招聘到其急需的人才;第二。这些新招来的员工需要一定的时间熟悉公司的环境和工作;第三,人才流动到竞争对手公司对自己是一个直接的威胁。此外。更换一个专业人员的代价可能是离去人员工资的1到2.5倍之间。优秀人才的替换成本则更大。因此,留住人才,特别是留住优秀人才,是各企业需要时刻面对的难题之一。 大量的案例研究和调查表明,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可信赖的领导,是留住人才的最重要和有…  相似文献   

11.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和最宝贵的财富。随着"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日益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建设,珠三角(含深圳)不再是内地人才的首选。在此环境下,深圳制造型企业面临着"用工荒",人才招聘困难的局面。如何吸引人才和留住现有的骨干员工是企业亟需解决的课题。只有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员工的稳定性和吸引人才,从而使企业有好的业绩和发展。而员工的满意度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作行为和绩效。员工的满意度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绩效才会好;员工的满意度低,会导致员工消极怠工,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甚至会促使员工离职。因此,企业必须关注员工的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使企业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思科公司——每个员工的成功就是企业的成功。 美国思科公司是1984年由两个人创办并快速发展起来的网络技术公司。目前,思科在全球的员工已发展到3.4万人,年营业额达130多亿美元。 思科确立了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股东和主人的经营思想,建立起让每个员工都能发挥出自己最大价值,实现自己最大梦想的经营体制。公司尊重员工的创新精神,培养员工寓个人成功于团队成功之中的思想;经常组织员工进行业务培训与国外员工到本土受训,增长员工成功的个人才能;教导员工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以充分利用公司资源;提供一个能够发挥“领导者的成功特质”的环境,帮助员工实现设定的目标等等。同时,思科坚持人才增加与保留的知识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实行全面招聘人才的方法,若员工介绍和成功引进一名人才,公司给予1500美元的奖励。  相似文献   

13.
浅谈现代施工企业的薪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转变为人才的竞争,留住人才的根本是要有一个良好的薪酬激励方式。尤其是施工企业,工作环境艰苦,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要为员工提供相对公平合理的薪酬,留住所需的人才。本文分析了施工企业现行薪酬体制的弊端,提出如何建立一套适合施工企业特点的、较为科学的薪酬制度。  相似文献   

14.
现在流行一句话叫“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如果这句话是提醒我们必须尊重人才,这当然对,但如果我们因此认为,只要重视人才,对普通人可以不理不睬,那就大错特错了。亚洲首富李嘉诚对人才有独特的理解。他曾说“:我对我的员工只有一个简单的办法,一是给他们相当满意的薪金花红;二是你要想到他将来要有能力养育他的儿女。所以我们的员工到退休的前一天还在为公司工作,他们会设身处地地为公司着想,因为公司真心为他们着想。”正是这种对每一个员工发自内心的关心和尊重,使他的企业获得了长久的竞争力。然而,我们一些企业又是如何对待普…  相似文献   

15.
人才的重要性不必赘言。而对于如何留住人才,却是见仁见智,许多人的“妙法”就是提高物质待遇。妙法实则不妙,效果不甚理想。留住人才的艺术何在? 我先说这样一件事: 某财务咨询公司的管理人员希望以高薪留住一位优秀的财务分析专家。令人意外的是,这位专家对“高薪”做法非常反感,认为金钱并非万能,根本无法代替一个人的真正志趣。虽然这位专家非常有成绩于财务分析工作,但更希望自己在公司调研部的决策与发展方向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她对调研部的应聘员工、组织方式等有一整套比较成熟的设想。也就是说,她最喜欢从事组织控制与…  相似文献   

16.
巧用你的“胡萝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凤 《经理人》2005,(11):92-92
优厚待遇只能用来留住员工,却不带有任何激励因素“胡萝卜”政策的尴尬一群兔子在寻找食物,兔王发现部分兔子偷懒。于是兔王宣布表现好的兔子可获他特别奖励的胡萝卜。此后许多兔子设法讨兔王的欢心,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使勤劳朴实的优良传统遭到严重打击。  相似文献   

17.
微软采用“人才盘点”的方法,不断给员工以拔尖的机会。一是让B级人做A级事。就是让低职位者高就,目的是压担子促其成长,这样使员工感到有挑战性,有助于员工奋发进取,踮起脚尖摘“桃子”。二是在员工业绩最佳时立即进行调整。员工在同一岗位大约只干3个月,一旦他们能够胜任所承担的工作,就安排他们去干别的工作,有效地发挥员工的工作潜能和创造性。这样,整个公司的生产率就能保持蒸蒸日上、生机勃勃的局面,这是造就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手段。三是评选优秀员工的比例必须达到70%以上。以大多数人的行为为正确行为,这样有利于激励多数、鞭策少数…  相似文献   

18.
<正>21世纪是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企业的竞争更多地体现为人才的竞争,企业领导为了留住人才想尽各种办法,采取种种激励措施,有的通过物质或者金钱奖励;有的通过分配股份的方式激励员工参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有的采用目标绩效信息激励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有的采用文化激励,将企业文化与员工思想结合在一起,帮助员工树立符合组织要求的价值观,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但是,我国大部分企业在激励机制的运用上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正激励,是对员工符合公司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本文通过对一个成功案例的分析,阐述了正激励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激发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挖掘员工内在潜力的作用,并通过案例过程的进一步分析,介绍了实施正激励过程中,在奖励方式、激励时间、激励地点、激励手段等方面的一些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20.
当经济不景气、工作不好找时,员工暂时不换工作,并不等于满意所在公司目前的工作环境,企业想要长期留住人才,仍需重视企业经营的品质,否则这些员工终将只是一群“尚未离职的人”,无法强化组织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