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固在清政府的政治腐败、军事落后,然当时的中国对世界发展局势的茫然无知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鸦片战争战事三起三落,中国败而再败,然清政府对战争因何而起,战势如何发展,战争为何失败,却始终处于盲目状态,这种败而不知其因,败后不明其训,才是历史的真正悲剧。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过去史学界的结论很明确:政治腐败、军事落后。但是,如果我们今天重新来认识这个问题,就不难看出,当时中国对世界的茫然无知,亦是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农民负担沉重是旧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核心问题。本文主要从不平等的土地占有关系、阶级局限、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长期战争、国民党的城市性等5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减轻农民负担举措失败的原因,具有一定的现实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书推荐     
清日战争(1894-1895)宗泽亚/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894年清日的战争,清朝用干支纪年的甲午年命名“甲午战争”,清日战争已过百年,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留下了伤痛和耻辱。从那个时代开始,外来侵略接踵而至,战争的失败也催生了中国新的历史纪元。  相似文献   

4.
普法战争胜败原因之经济分析于兆兴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欧洲乃至世界近代史上一次有着深远影响的战争。战争的结局是以普鲁士的胜利和法国的失败而结束。这次战争,使德国实现了统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国;同时它也促使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第三共和国的诞生。...  相似文献   

5.
历经27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以雅典的失败而告终,并给包括希腊在内的世界造成了巨大影响。雅典的失败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她自身政治体制的缺陷:如公民大会不负责任的态度,又有同盟渐趋解体,无法获得同盟的有效支持。同时外向型的工商业经济因长时间的战争的消耗难以为继。斯巴达则在以上的方面表现出了不同,并最终坚持到战争结束,赢得胜利。  相似文献   

6.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以其优势兵力迅速席卷了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1941年12月中旬,日本为了切断援蒋路线,逼迫蒋介石政府投降,便开始大举人侵缅甸。为了协助英国保卫缅甸,确保援华路线的畅通,蒋介石派遣中国远征军人缅作战,结果以中英联军的失败和缅甸的陷落而告结束。中国远征军付出了惨重代价.本文试就中国远征军第一次人缅作战失败的军事原因作初步探讨。一、军队集结迟缓,路误战机战争开始时,从交战双方的兵力对比看,当时国民党政府动员入缅的兵力为3个军(第5军、第6军、第66军),总兵力达10万余人。另外还有英国掌握的…  相似文献   

7.
194 2年至 194 5年 ,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日是东方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一个重大战略行动。全面了解缅甸防御战的战争背景和主要战役 ,有利于客观分析其失败原因。  相似文献   

8.
:1942年至 1945年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日是东方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战略行动之一。本文全面阐述了缅甸防御战的战争背景和主要战役 ,客观分析了其失败原因。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及战争期间,英国从绥靖到对抗,从战争初期的失败到战争的最后胜利,与它的国内事态发展有密切联系,国内发展推动了战争,战争又促进社会变化,人民对战后的期望是战争胜利的保证,同时又为战后的“新社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战争胜负绝非偶然,政治上的民心向背;经济上基础如何;军事上实力强否以及某些外力的支撑,都会影响战争的进程,两次直奉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两次较大规模的战争,且不论战争性质如何,从其胜负转换的原因上,确有一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战争对石油的依赖是勿庸置疑的.日本作为二战中的主要元凶,是世界上典型的贫油国,其发动太平洋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获得石油资源;美国对日石油政策的改变不但没有遏制住日本战争的步伐,反而成为进一步扩大战争的动因,然而现代化战争无法摆脱的石油因素是日本走向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战争对石油的依赖是勿庸置疑的.日本作为二战中的主要元凶,是世界上典型的贫油国,其发动太平洋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获得石油资源;美国对日石油政策的改变不但没有遏制住日本战争的步伐,反而成为进一步扩大战争的动因,然而现代化战争无法摆脱的石油因素是日本走向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主要原因是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伙极力奉行投降主义,一意主和。当时也有一批人是主战的,如曾纪泽、左宗棠等为什么他们的意见没被慈禧太后采纳?分析这个原因,可以更好地总结近代中国对外战争,一再失败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4.
甲午之战中国失败的原因包括中日两国社会发展阶段、国内经济政治实力、对战争的准备情况、日本组成举国一致的战争体制、两国战争指导原则、国际环境等诸多因素。清代中国处在封建社会末期,在国际事务上,朝野上下颟顸无能,内政一沓糊涂,赔款压力山大,经济成长乏力,贪污腐败成风,武备不兴,民气不扬,对付成长中的资本主义小国日本,战败是必然的。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予中国的打击是世纪性的,而给日本发挥其侵略扩张野心带来巨大的刺激。在国际局势上,甲午战争的结果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加大侵略中国的胃口,中国历史上与周边亚洲国家建立的宗藩关系体系彻底瓦解,殖民主义体系在亚洲取代了宗藩关系体系。客观上,甲午战争的失败在给予中国沉重一击的同时,也促成中华民族猛烈的警醒。中国应居安思危,常有战备之思,使我国永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5.
甲午战争中清军陆路战场的失败,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清军在后勤方面存在的问题,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战争期间,清军军费短缺,武器装备落后,运输能力不足和通讯作用有限,使其在对日作战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加速了陆路战场的溃败。本文拟从清军军费、武器装备、运输和通讯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甲午战争的起因是朝鲜事件,对日方来说是明治维新之后急于向外扩张的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是不以中国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在战争中海陆军均遭惨败,其后承受的条约之苛、屈辱之深前所未有。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改变了中、日两国的命运,中国的失败不是武器和战争指挥的问题,而是落后的政治制度和“中国全国军族皆腐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沙皇俄国是一个具有强烈扩张欲望的帝国,用武力争夺水域成为俄国的传统国策。但是在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的三次重要战争中,沙俄均以失败告终。为探究其失败的原因,本文从地缘环境对俄国海上扩张的影响,俄国外交战略两个方面说明了侵略者的本性决定了其自身无法调和战略目标过大与战争手段效能低下的矛盾,注定要归于灭亡。  相似文献   

18.
刘为南宋时期杰出将领,与岳飞、韩世忠、张俊并称为四大中兴名将,他一生参与领导和亲自指挥过“顺昌之战”等多次重大战役,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成功范例。本文详细论述了刘晓年所领导指挥的绍兴末年的宋金战争,尤其是位居主战场的两淮战区的战争形势及其过程,分析了造成这场战争失败的诸多原因以及刘个人在军事指挥上的功过是非。  相似文献   

19.
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两次中日战争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相隔半个世纪的两次中日战争即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进行初步的比较研究。通过对日本发动两次侵华战争的目的、方针、方式、手段等的比较,分析其侵略性、冒险性、掠夺性、野蛮性等共同特点。从影响战争胜负的战争领导、民众动员、战略战术、国际环境等因素,说明为什么中国在甲午战争中遭到失败而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相似文献   

20.
迷信开启了屈辱的中国近代之门──鸦片战争失败原因新论王玉德1840年至1842年,英国殖民主义者远渡重洋,对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清帝国发动了侵略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学术界认为有五点原因①:第一是政治腐败,经济落后,这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