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妙联拾趣     
△破迷信的对联:明代进士廖鹤年写过对联,辛辣地讽刺当时求神拜佛,烧香求签的迷信活动。曰:经纤可超生,难道阎罗怕和尚?纸钱能赎罪,居然菩萨是赃官。湖南湘乡有所庙宇,庙门破败,菩萨塑像  相似文献   

2.
中日两国的风俗习惯,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的思想观念,在鬼话中可以得到展现,从中可以得到各种启迪。 (一)地藏菩萨信仰 在日本,佛教中的地藏菩萨有着很高的声誉,被认为是孩子和出门在外的人的保护神,而且还能消灾去病,延年益寿,救苦救难等等。据说,东京一座庙宇的庭院里有一尊地藏的塑像,身上缚着草绳。这尊塑像名叫被缚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当前敦煌艺术及艺术史研究的主流及转向,做了客观的描述;在简单回顾当今视觉文化滥觞和演变的基础上,以“敦煌艺术史的符号学视看方式”为命题,将敦煌艺术中“涅榘-净土-菩萨-飞天-莲花”等绘画元素,结构成一个符号系统,提出多角度“视看”敦煌艺术作品的符号学方法,对敦煌艺术研究的多方法转向,做了肯定性回应.  相似文献   

4.
安西榆林窟     
《中文信息》2008,(5):117
安西榆林窟为敦煌石窟的组成部分。俗称万佛峡。位于甘肃省安西县城城西南约70公里的踏实河两岸。该窟现存40个洞窟,东崖32窟,西崖10窟,历经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建造和重修,有壁画5650平方米,塑像272身,壁画佛神像10826幅。  相似文献   

5.
王君 《云梦学刊》2002,23(5):74-77
希腊爱神与中国敦煌菩萨作为两个不同国度、不同类型的女神 ,是中西方各自女性的理想形象。她们雕塑形象的异同 ,反映了中西文化既相互扰动 ,又独立运作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编号B121:40文书出自敦煌莫高窟北区第121窟。文书残宽14.1厘米,残高24.5厘米,残存文字4行,为一件回鹘蒙古文木刻版《入菩萨行论》残叶。《入菩萨行论》是7世纪印度论师衔地爹瓦撰写的一部佛教论典。1305年元代高僧搠思吉斡节儿译为蒙古文。现存蒙古译文文献主要有:1312年入菩萨行论疏(BcaT);敖伦素木写本残片(OS,16世纪);新德里手抄本(L6,16世纪末、17世纪初);哥本哈根皇家图书馆藏本(M480,同上);戈娃列夫斯基所得本(K);《丹珠尔》本(T,1748)以及19世纪布里亚特重译本(B)等。文章中笔者将敦煌残叶与上述诸本进行了对照,并发现该残叶所存文字为《入菩萨行论》第八章第107偈第3行至第108偈第1行的内容,年代可能早于1312年《入菩萨行论疏》。莫高窟残叶的发现意义重大,它在蒙古族文献、文化史上将会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西游记》的宗教思想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中的佛教思想为之显著。首先孙悟空早期好比“善心”迷失,“贪欲”膨胀了人心。经过500年的修炼,已开始“悔过自新”;又经菩萨点化,还必须在取经道路上,经受各种锻炼和考验。其次在情节方面,受《敦煌变文集》的影响显著。再次受佛教思想影响的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宿命论、因果报应和佛法无边的思想。最后《西游记》中的佛教思想与儒道思想已出现弥合互渗的趋势,这与历史发展的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敦煌遗书中的佛教文献及其价值方广 ,许培玲敦煌地处河西走廊的西端,是中西古代交通之重镇。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从西域向内地传播,敦煌也就因此成为佛教的重要活动地区。北魏以后,敦煌一直是河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域。直至宋初,敦煌战乱较少,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敦煌曲子词是光绪年间在敦煌石窟发现的。除《云谣集》所载三十首外,其余都散抄在文卷、经书的空页、书皮甚至书眉和字行夹缝间。经过学者们的精心搜集与整理,得到一百六十二首(王重民辑《敦煌曲子词集》1956年修订本。本文所引词均依此)。敦煌曲子词起于隋,迄于宋初,而大多数是中、晚唐的作品。从现有资料看,这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词。敦煌词保存的数量虽不多,但题材却很广阔。从人物看,工匠、牧民,商人、妓女,隐士侠客,学子儒生,边庭将士,皇帝官宦,乃至菩萨神灵,诊脉医生,形形色色,无不驱遗入词,以情事论,则游春感时,划船赏月,斗草舞剑、弦歌燕饮、说古道  相似文献   

10.
景郑先生:久未通音问了,近况安吉为颂!我在四月中到了西安,在五月初到了敦煌千佛,所见至多。千佛洞是久想一去的地方,今乃得如愿。在途中走了五天才到,几乎览尽“河西走廊”的风光。千佛洞实是中国艺术的一个大宝库。“见面胜如闻名”,见了之后,才知道展览的模本,还不能表达其胜处的万一也。壁画固然弘伟,塑像尤为精绝。集二百多尊北魏、隋、唐、五代、宋的塑像于一处,其重要是无可比拟的。在那里住了四天,足不停步,目不暇给,欢喜赞叹,欣赏无已!只恨时间太短促耳。十六日可回京。近有所见、所得否?致敬礼  相似文献   

11.
三、“瘪菩萨”分段解读传统徽州的迎神赛会,名目繁多,举办频仍,但这仍以在每年的春节、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等传统节令时日举办得最为兴盛;其中又以腊月至清明的一段时日里,因伴随隆重的宗调会祭、年终谢神、春析社庆等活动而更见规范,也更具规模。因此,尤其在这一期间,社屋的存在意义即被充分展现,其潜在功能也得到充分发挥。由于徽州民间概称神为菩萨,故徽州的迎神赛会,竟也一概呼之为“嘻菩萨”。“嬉菩萨”具有浓烈的喜庆气氛。它一般都是以族为单位来承办,都各有例定的时日天数,表现为一个完整的过程;但这一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南方古代铜鼓立体塑像研究陈文铜鼓研究自本世纪初以来,已经涉及源流、分布、类型、花纹、宗教、艺术功能、合金成份、音乐性能等诸多方面。但迄今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人对铜鼓的立体塑像作过专门的描述和探索。本文意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对铜鼓立体塑像依类阐述,并就...  相似文献   

13.
关于《贰师泉赋》的作者及写本年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贰师泉赋》的作者及写本年代问题●颜廷亮《贰师泉赋》见伯二四八八、伯二六二一、伯二七一二,是敦煌文学中的名篇之一。然而,大约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敦煌文学研究界对敦煌俗文学特别重视有关吧,敦煌文赋中除个别几篇见于现存古诗文集者如《西京赋》等外,其...  相似文献   

14.
敦煌西汉金山国文学的评价问题颜廷亮在敦煌西汉金山国文学研究中,有一个问题,是必须予以回答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便是:应当如何评价敦煌酉汉金山国文学?究竟是应当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呢,还是应当给予否定性的评价?有关这个问题,迄今似还没有专门的论著发...  相似文献   

15.
敦煌壁画以它无比丰富的内容和优美绚丽的艺术驰名世界,著名国画艺术大师张大千先生是我国第一个长期临摹敦煌壁画,并将这举世无双的艺术瑰宝发扬光大的专业画家。张大千对敦煌壁画研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为莫高窟作了科学系统的编号;其二,对敦煌壁画作了系统研究,并将这一艺术珍宝向社会作了生动感人的宣传;其三,揭示了敦煌石窟画下藏画的奥秘;其四,推动了敦煌艺术保护与研究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佛顶心观世音菩萨大陀罗尼经》的西夏译本存世较多,与敦煌、宋、辽、金等汉文本内容基本一致.西夏译本至迟在天盛八年(1156年)已有抄本,卷尾发愿者题名有两姓不见于存世西夏文献,经文其他附加内容承自汉文本.多个西夏译本内容相同,为同一本子翻刻或复抄.但拜寺沟方塔出土、黑城本与西夏本内容有异,似乎另有来源.  相似文献   

17.
敦煌西汉金山国档案文献考略颜廷亮敦煌西汉金山国是归义军张氏第三代张承奉在敦煌建立的一个以汉族为主的独立政权。关于这个独立政权的起迄时间,学术界向有不同说法。笔者在本文中取最新的、大约也是最可信的说法,即起于开平四年(910年),终于乾化四年(914年...  相似文献   

18.
西汉玉门关设置于汉武帝元封三年,最初的位置在汉酒泉郡西部、敦煌郡的东部;汉武帝太初三年至四年间,为了征伐大宛战争的需要,由玉门关军正任文迁徙到敦煌西部,大约在西汉阳关的位置;汉武帝后元年间迁徙到敦煌郡西北一百六十里的地方,而原来玉门关所在的关隘改名为阳关。从此以后玉门关成为一个军事关口,凡是汉朝政府出兵西域或者接受西域投降等与军事有关的事务,都经由玉门关;而西域诸国使节进入西汉必须经过阳关,阳关成为一个通使为主的关隘。  相似文献   

19.
读《敦煌愿文集》许建平敦煌愿文数量繁多,据统计,在业已公布的敦煌文献中,约有六百个卷号中包含有愿文的内容。无论对宗教、文学、民俗的研究,还是对史学、语言学、文体学以及石窟建筑、壁画艺术等的研究,它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是,数十年来,对于敦煌愿文的研...  相似文献   

20.
敦煌文献中有浙江文化史的资料黄征敦煌与浙江,一在天之西北,一在地之东南,似乎谈不上有多么密切的联系。然而,敦煌学却能使二地紧紧地连在一起。浙江学者开创了中国的敦煌学研究,浙江籍的敦煌学家星罗棋布在敦煌等各地,浙江有三个敦煌学研究团体或机构以及一支源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