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得意职场     
今年刚刚23岁的卢淑君却已是上海东方航空公司的一名“老经理”了。她19岁那年,也就是1999年毕业于上海市东辉职业技术学校涉外经营专业,并于同年7月就职于“东航”。到“东航”不到一年.她就被委以重任,成为“东航“金桥营业部的经理。而从那时起,她就在拥有200多名员工的“东航”占据了两“最”——最年轻的党员和最年轻的经理,而且“保持”至今。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中用到数字时,有的是表示它的实际数值,但有的并不表示它的实际数值,而只是笼统地表示“很多”或“较少”的意思。这种用法我们称之为“虚数”。《木兰诗》“壮士十年归”和“同行十二年”中的“十”和“十二”,就是这样的虚数。这里说“十年”也罢,“十二年”也好,同样只是为了说明木兰从军时间长达十多年之久罢了。可是根据这首诗在形式上的要求,这两处都必须是五字句。如说“壮士十二年归”,岂不成了六字句?或说“同行十年”,便成四字句了。毛泽东同志的词《沁园春·雪》中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里的“千里”和“万里”也都是指“北国”说的。但是,并不是  相似文献   

3.
《国际公关》2022,(5):80-81
申报单位: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获奖情况:企业品牌传播金奖项目简述: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航)借助国际IP和东航自有IP展开企业品牌形象建设工作,跨界品牌传播策划“东航@进博会”(MU@CIIE),重点打造全球首架“进博号”彩绘飞机这一亮眼IP,推出企业云开放日,巩固品牌传播成果,向海外网友展示进博精神、央企品牌、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4.
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在云南的大规模传播始于1903年滇越铁路的修筑,其在传播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上发挥了先导作用:科学启迪、技术示范、技术溢出、技术载体四大效应。滇越铁路推动了云南的近代工业化进程,为工程技术装备的引进创造了有利条件,改变了云南的产业结构、工业分布、交通格局、区位优势,从而奠定了云南早期的技术状态水平。今天,云南省正大力推进“科技兴滇”战略,从历史的回顾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603年日本圣德太子制定“冠位十二阶”改变了当时日本的选官制度,起到了抑制氏姓贵族势力的作用,也使日本朝着律令制国家迈出重要一步。不可否认,这一制度中包含有中国的儒家思想,但就其本身而言,“冠位十二阶”和高句丽的中央官位等级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后者影响了“冠位十二阶”的结构设定,对其命名方式也产生了影响。这样的影响与当时的国际关系以及高句丽僧人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很多学生在面试时总喜欢问:“请问我在你们公司能得到什么样的培训?”“我在你们公司今后的晋升机会有多少?”“在你们公司,多久薪水可以加到我期望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经传释词》把“所”解释为“若”、为“可” ,如果仅从句法功能角度考察 ,结论自然正确 ,如果从篇章功能角度考虑 ,则还有很多不妥之处。并且认为 ,《经传释词》解释为“若”、“可”的“所” ,都可以用泛指指示代词来解释 ,它不仅具有句法上的功能 ,更具有篇章上的语义照应功能与标示主述位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重叠的起点一九一三年,美国戏剧家尤金·奥尼尔创作了独幕剧《东航加迪夫》。这出小戏虽不是这位“美国戏剧之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代表作,但标志着他创作道路的起点。作家自己认为这个独幕剧“非常重要”,因为“在它里面,可以看到或是感觉到我全部后来写的更为重要的作品中的精神、生活态度等等的萌芽”。四十年后,另一位也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爱尔兰剧作家萨缪尔·贝克特在巴黎推出他的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曾这样认识教育:“教育就是当你学过的知识,在过了很多年淡忘之后所剩下的东西。”由此看来,教育不是指获得多少知识,因为知识可以遗忘,而是指把知识融化在生命之中呈现出的意义。这才是永远的、终身的。我国学者黄克剑先生把教育的使命归为“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之时,又指出“知识若没有智慧烛照其中,即使再多,也只是外在的牵累;智慧若没有生命隐帅其间,那或可动人的智慧却不过是飘忽不定的鬼火萤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中国毛泽东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会和东北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所于1988年7月27日至30日在长春联合主办了“毛泽东思想学术讨论会”。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观点介绍如下: 1.关于对第二次飞跃的评价少数同志认为:与第一次飞跃相比,第二次飞跃不能成立。飞跃是质的飞跃。第二次飞跃没有新的质的规定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论断所反映的原理与第一次飞跃是同一思路,  相似文献   

11.
张远 《百姓生活》2012,(11):57-57
到了云南,常会听到“云南十八怪”的说法。有些糕点、糖果类的小食品包装盒上,也印着“云南十八怪”的图案。据统计,“十八怪”大致可以分成4类:  相似文献   

12.
微笑也抑郁     
工作中的微笑招牌 在很多人眼里,微笑总是和正面积极的事物联在一起,比如“笑一笑十年少”“人生因微笑而精彩”“笑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等,单不说这些繁琐的,仅“笑若桃花”就足见笑得好笑得妙了。  相似文献   

13.
(一)中华民族住宅建筑原始文化之发展。衣食住行是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四大要素。住是人类生产生活四大要素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的祖先,起初没有固定住所,随时随地随意居住,称为“随居”,经过大约数百万年的演变,发展成“穴居”,住在洞穴里。由“随居”发展成“穴居”,是人类居住文化的一大飞跃,是由不固定住所发展为固定住所的一大飞跃,是人类居住文化的一次伟大变革。早在440万年前,地球上就生活着原始人群严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60多万年前的北京猿人,50万年前的贵州省黔西县观音洞人,陕西的兰田猿人,广西的…  相似文献   

14.
科学规划 ,加大云南烟草在非烟草行业的理性投资。利用原产地品牌 ,创新“云南烟叶”证明商标 ,带动云南原产地农产品的发展。对于花卉产业 ,提高科技含量。加快流通环节建设。扩大“公司 +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建立具有国际化水平的花卉拍卖市场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哲学著作《实践论》里,阐述了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其中,由实践到认识,即由物质变精神这个飞跃过程论证得比较详细,认为它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对于由认识到实践,即由精神变物质这个飞跃过程则讨论得不够。马克思曾经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9页)关于如何改变世界,如何使“主观见之于客观”(《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445页,以下引自该书的只注页码)的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极有特色的一部分。需要我们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原理,完整地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北方人》2006,(10)
对很多人来说,“族群”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存方式。在2006年春节前,熊熊作了一个重大决定。“我不想过30年后都可以预见的生活。”这个理由让熊熊决心脱离父母已知的世界:在云南的一个县城做公务员的父母以及他们被固定在一个小小的县级市之内的生活方式。同时,熊熊的选择完全脱离了熊熊以前23年的生活,他的同学们——多数刚刚成为见习律师或者书记员——听说熊熊的新职业后都很吃惊。  相似文献   

17.
彝文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历代统治阶级的同化政策,彝文已濒于消亡的阶段。现存彝文文献,仅可上溯至明代的刻本和碑铭,如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贵州罗甸水西的铜钟(以下简称“成化钟”),钟面有彝汉铭文;石刻有云南禄劝县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镌字崖》,贵州罗甸水西地区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 8 0年代末以来 ,以马科斯、苏哈托及素金达等被推翻为标志 ,很多学者认为泰国及东亚其他威权政治国家进入了“由一种政治形态到另一种政治形态的质的飞跃过程” ,即进入了转型期。然而 ,政治体制的实质内涵与其形式的背离 ,是泰国及其他东亚国家长期存在的现象。以民主程序产生的政府 ,并未改变泰国“威权为体 ,民主为用”的本质性特征。威权政治产生于传统专制、佛教善恶业思想及权威崇拜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之中 ,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日本等国的经历来看 ,改变这种方式 ,决非几十年能奏效的事。即使民主机制不断得到巩固 ,泰国的民主也不会是西方民主的翻版 ,威权政治的本质性特征在未来的民主政府中仍会有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在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的“两个飞跃”的过程中,精神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本文想就这一问题粗略地谈点看法。 我们认为,在“两个飞跃”过程中,精神既可以向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向外发挥作用。所谓向内的作用是指精神在头脑内部的作用,这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摄取感性认识并使其上升到理性认识;使理性认识转化为“理想意图”。向外的作用是指精神对外界发挥反作用,这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反作用于精神和反作用于物质。 那么,精神对摄取感性认识并使其上升到理性认识有些什么作用呢?我们这样提出问题,是以人们已从外界获得一定精神为前  相似文献   

20.
“格义”是佛教讲经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始于东汉之末,盛于魏晋,是中国早期佛教的一种奇特的现象。慧皎《高僧传》说:“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谓之格义。”(《竺法雅传》)《世说新语》载殷浩读佛经,但不解事数之事,刘孝标作注云:“事数,谓若五阴、十二入、四谛、十二因缘、五根、五力、七觉之属。”(《文学篇》)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