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斑块形成与高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49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并与高血压分级、病程、脉压、年龄、性别、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另选253例同期住院的无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行相关指标检测及统计学分析;并对412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者采用个体化降压治疗、强化调脂治疗。随访一年,观察治疗前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变化情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高血压分级程度、收缩压、脉压高血压病程呈正相关,与TC、LDL—C、UA、CRP、FBG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均有关,高血压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发病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强化降压调脂及综合性干预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减轻,临床冠心病发病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率及再次入院率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发生、发展与高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密切关系,早期强化降压调脂治疗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综合性干预治疗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它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控制高血压病目的在于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高血压的控制仍是一个棘手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差是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服药依从性是指患者的服药行为与医嘱的一致性[1],为了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本研究将200例高血压按1:1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了连续性分期健康教育,结果发现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蒋肖男 《百姓生活》2014,(11):73-73
慢性病应该长期服药高血压病:对于大多数的高血压病人,现代医学还说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可能是多个因素共同发力的结果,这被称为原发性高血压,需要服用降压药降压。但是,药物并不能去除身体内导致血压过分升高的原因。例如因为血管硬化、弹性减少、血管狭窄等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并不会因药物得到修复,  相似文献   

4.
如果您还在饱受高血压病的折磨而束手无策,请不要着急!如果您不想为高血压病大把花钱,终生吃药,请关注我们!如果您想知道我国乃至世界对高血压病新研究进展及成果,那么机会来了!汇集我国权威的心脑血管病专家,传递我国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的新科研成果!感受新科研成果给高血压病患者带来的惊喜,一次高血压患者难得一遇的康复机会!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是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肾功衰竭最主要的发病因素。近年随着对高血压病认识的深入,高血压病的治疗在如何选择、合理应用降压药方面有许多新的进展。文章就近年来高血压药物治疗方面受到普遍关注的若干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中国是脑卒中高发的国家,而高血压是中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积极防治高血压也就成了中国乃至世界大多数医务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目标.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去年美国国家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联合委员会发表了第七次报告,欧洲公布了"高血压治疗指南2003",对今后高血压防治提出新的指导意见.现结合以上报告的精神和目前的临床研究成果,对高血压的药物治疗进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大城市社区居民轻度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况。方法连续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前往沈阳市德济医院内科门诊就诊的轻度高血压病患者85例,他们分别接受了“Morisy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问卷”调查,并与71例同期就诊的中、重度高血压病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Morisy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问卷”评估中,轻度高血压患者各项问题得分及Morisy依从性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大城市社区居民轻度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况较差,应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利血平,复方罗布麻,降压灵等降压药,有扩张血管,减慢心率的作用,是高血压病人常用的有效降压药物。然而,必须注意的是高血压病人睡前不要服用降压药。  相似文献   

9.
《新天地》2006,(8)
大自然是没有围墙的“医院”如今,走出家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有的人是为了饱览风情,有的人则是为了疗养。高血压的诱因之一是心理压力大,所以,在适当使用降压药物的同时,还要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是目前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几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成为威胁全民健康的一大公害。在这其中,有一个值得重视的患病群体——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老年高血压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他们通常除了高血压以外还伴随有其他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肾功能疾病等,这些疾病相互影响,严重干扰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虽然目前降压药物种类繁多.仍有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不良,一种全面的辅助治疗方法——心理干预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它不仅能够提高降压的疗效,并且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11.
询医问药     
《老友》2002,(4)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怎样调治编辑同志:我是高血压病患者,经过几年服药治疗,已降至150/60毫米汞柱。但两压差仍很大,且不稳定。波阳县江天一江天一同志:从来信知你患有高血压病,通过尼群地平、依那普利等药物治疗,血压已下降。从您血压下降的情况看来,脉压(即上面的收缩压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需要根据心血管总危险因素决定治疗措施,因此应关注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同时,高血压患者的风险之一是靶器官损害,因此,不仅要关注降压达标,也需要关注预防心血管事件和靶器官损害的进展,还要强调靶器官损害评估的必要性——心血管保护、减少心衰、脑卒中、肾衰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是降压治疗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是诱发脑溢血的直接因素,而脑溢血患者犯病后初期大多有血压增高现象,甚至比发病前还要高,此时不要立即降压。专家认为,脑溢血早期的血压升高是对脑自动调节机制受损的病理反应,有利于维持和增强脑组织损伤区的灌注压,以保持脑组织的血流量,有利于受损区脑组织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降压达标用药情况,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特点。方法按JNC7标准,回顾性分析127例老年住院高血压患者完整的病历资料,了解其临床特征及降压达标用药情况。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以联合用药为主,2联最多,方案是CCB+ARB。结论老年高血压降压达标存在临床特殊性,多需联合用药,宜选长效、控释制剂,缓慢降压,在血压达标同时,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相似文献   

15.
《老友》2014,(11)
正[北京讯]从北京举行的第十五届高血压防治协会传来好消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新发明问世,使高血压非药物疗法成为现实。早晚各戴上30分钟,一天血压平稳,连续使用金同血压安,口服药物逐渐减量,坚持使用一段时间,全身血脉通畅,血压稳定在120/80mmHg左右。据厂家介绍,这个降压器,是由我国著名经络专家祝总骧教授,根据二十多年对人体经络的研究发明的专利产品。拥有2项专利(发明专利号:ZL200910038365.2,实用新  相似文献   

16.
养生保健     
《老友》2004,(3)
老年高血压治疗莫入误区老年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患者都采取家庭治疗的方法。家庭治疗虽然方便,但若步入误区,就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高血压治疗误区:误区之一:凭感觉服药许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无不适感觉时少服甚至不服药,一旦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就突然加大药量。殊不知,血压忽高忽低或下降过快,同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体液调节功能紊乱所引起的动脉血压升高,特别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性疾病。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除去正常的中西医药物治疗以外,平时生活中也应特别注意调养,下面介绍一些必须引起注意的方法,以飨读者。一、调节情绪,避免紧张人在生气、激动或精神紧张时,往往可引起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所以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如遇怒事要转移注意力,或与人诉说、宣泄,切不可郁闷不乐。二、饮食调养高血压病人要吃低盐、低脂、高蛋白食物,每日食…  相似文献   

18.
李中岳 《小康生活》1997,(11):52-52
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Hayata)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金线兰。金线莲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珍贵药材,被称作“药王”,“药虎”、“鸟参”。全草具有滋养强壮,清火解热、消炎利尿、保肝、降压的功能。主治肝脾诸病、肺病、胃病、肾亏,高血压、心血管病、糖尿病、吐血、小儿发育不良、咳嗽、血  相似文献   

19.
《新天地》2006,(10)
一、提高“三低”刻不容缓防控高血压存在“三低”现象。一是,知晓率低。表现在:不知高血压是“无声杀手”、不知高血压易引起主要靶器官损害、不知高血压是多诱因性疾病、不知自己患高血压。故不能及早预防、治疗,失去最佳控制时机。其二,治疗率低。表现在:不按时服药、凭自我感觉服药或加减药,甚至自行停药,且不注意保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加重了病情。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动态血压监测(ABPM)联合胸阻抗血流动力学监测(ICG)在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入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60例,入组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治疗前给予动态血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同期另30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前给予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医生根据监测结果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个性化用药及护理。1个月后患者回院随访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以观察评价患者高血压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降压效果显著,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压监测联合胸阻抗血流动力学监测应用在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诊疗中,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和服药时间,进行针对性、个体化治疗干预,降压效果显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