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记>是<汉语大词典>引用书证的重要来源.<汉语大词典>"定"下义项⑧下引<史记>为首例……  相似文献   

2.
《汉语大词典》有一些词语的书证晚出,今选取50条已经在明代笔记中出现但《汉语大词典》所引书证晚出的词语,提供其明代笔记中的例证,以补《汉语大词典》之不足。  相似文献   

3.
《汉语大词典》有一些词语的书证晚出,今选取40条已经在明代笔记中出现但《汉语大词典》所引书证晚出的词语,提供其明代笔记中的例证,以补《汉语大词典》之不足。  相似文献   

4.
《汉语大词典》有一些词语的书证晚出,今选取26条已经在明代笔记中出现但《汉语大词典》所引书证晚出的词语,提供其明代笔记中的例证,以补《汉语大词典》之不足。  相似文献   

5.
<汉语大词典>书证句读有可商榷之处.多为不明词义、不通上下文意、疏忽语法等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6.
明代袁于令的《隋史遗文》为汉语史研究提供了大量可靠的语料 ,不过《汉语大词典》对它并不重视。本文以《隋史遗文》为语料 ,从“书证滞后”和“书证缺失”两方面 ,对《汉语大词典》中的若干词语的书证试作补充。  相似文献   

7.
书证作为《汉语大词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二十年学界的关注重点,但有关现代书证研究成果却不多.《汉语大词典》中《围城》书证有182例,数量较多;失误类型较多,有出处、文字、标点符号、排序、孤证、书证滞后、版本不一共计七种失误.《汉语大词典》中《围城》书证失误比例较高,失误类型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存在的问题.《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失误会影响辞书的规范性,甚至模糊对部分词语源流演变的认识.《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问题的普遍存在与关注缺失,凸显了对其进行修正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8.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权威的大型历史语文词典 ,在语词书证溯源等方面比同类辞书多有改进。历史语文词典要求语词溯源和例证准确可靠。《汉语大词典》对于明代以来产生和使用的溯源例证仍有未善之处  相似文献   

9.
《汉语大词典》代表了目前我国辞书编纂的最高水平。书证是词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汉语大词典》的书证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瑕疵。具体指出《汉语大词典》书证存在的问题共42处,包括书证有误、书证滞后或缺失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继笔者<〈晋书〉所见辞书未收词语考释>之后,续释<晋书>词语30个.同样,这些词语绝大多数既未被<辞海>、<辞源>(修订本)、<汉语大词典>等普通大中型语文辞书所收录,也不见于刘乃和主编的<晋书辞典>.只有个别词语已被<汉语大词典>立为条目,不过,或者解释有欠妥当,或者在<晋书>中的意义为<汉语大词典>义项所无.  相似文献   

11.
书证是大型语文辞书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文章围绕书证迟后、书证单一、书证有误、书证缺失四个方面,对《汉语大词典》收录的若干"金钱"义词条的书证进行订补,以期为《汉语大词典》今后的修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汉语大词典》语词溯源例证指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权威的大型历史语文词典,在语词溯源及书证等方面比同类辞书都有很大改进.但是,历史语文词典要求语词溯源和例证准确可靠,而<汉语大词典>对于明代以来产生和使用的词的溯源例证仍有不尽人意之处.本文列举其中一二,以供编撰者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词话>中的一些语词,相关字、词典或未见收录解释,或义项缺漏,或彼此解说分歧,或诠释未必妥帖而有进一步辨别阐述之必要.主要以陕北方言为依据对此类14个语词的意义及相关注释问题进行讨论阐发,提出己解,兼与<汉语大词典>的相关收录、释义、书证等情况进行比较并加以鉴别说明.  相似文献   

14.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擐"读huan音,有"贯穿,穿着"义.据<说文>之解释,据典籍之考辨,据合肥方言之旁证,认定"擐"古读为guàn,当是今所言"挎"之本字.又"擐"读juǎn音有"系"、"拴"义,据"摄"之字义源流,据书证及合肥方言,认定"擐"宜音guǎn,当释"绕,套,扣".  相似文献   

15.
近代汉语条目是《汉语大词典》的一个薄弱环节。文章对《汉语大词典》中的26个近代汉语条目进行商补,共分为义项不全、释义不当、书证晚出、书证缺失、词形不全、注音不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辞典,其成就是世人有目共睹的.它虽是现有大型汉语词典中质量最高的一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结合<现代汉语词典>象声词,从词目未收、义项未收、释义的不平衡性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并作一些补苴,供<汉语大词典>修订再版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猫鬼"、"野道"见于<隋书>、<北齐书>等书,<汉语大词典>将其分别释为"古代行巫术者畜养的猫"、"犹邪道".根据<诸病源候论>的相关记载,论证了<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不正确的.同时提示,在汉语词汇史研究中,<诸病源候论>这类古代医学文献有着丰富的语言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梁代陶弘景的<周氏冥通记>是重要的道教文献.该书卷一云:"亲属道义,赍其上果,要往看之."清代黄生<义府·冥通记>:"道义,谓同事道法之义友."<汉语大词典>采用了黄氏之说.然以<中华道藏>及其它文献来看,"道义"无此义.在中古吴方言中,"友"和"义"读音相近,抄刻道藏经典的茅山道人受方音影响,把"道友"误写为"道义",黄生又对此"道义"牵强解释,<汉语大词典>则原封照抄.对<周氏冥通记>中"道义"一词的考辨,能为今后研究<义府>和修订<汉语大词典>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汉语大词典》中 ,“青李”条义项①的书证《来禽帖》标点有误 ,“胡笳”条释义不全面 ,“却月眉”条的释义不准确 ,“起夫”和“绣床”条的书证迟后 ,“斗”条的义项⑤引用书证不当。《汉语大词典》修订时可作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释"忽"     
"忽"有"偶"义,可翻译为"偶然"、"恰巧",而<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均失收此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