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是霸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人权”是近年来美国推行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肆意践踏干涉别国内政的主要手段。从美国人权外交的历史演变、理论依据和推行人权外交的种种手段等方面 ,分析了美国实施人权外交的实质是在世界上强行推行美国的价值观、人权观和社会制度 ,是美国企图控制全球的战略需要 ,是十足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相似文献   

2.
孤立主义(Isolationesm)是美国传统的外交政策,以防止卷入欧洲政治和军事冲突的观念为其根本宗旨。本世纪30年代的孤立主义正处在美国外交政策大转折时期,尽管当时的孤立派同与之对头的国际派在整个30年代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大论战,但珍珠港事件的爆发,敲响了传统孤立主义的丧钟,美国最终在精神和物质上都完成了从孤立向扩张过渡的漫长自身运动过程。 30年代孤立主义在美国外交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个颇值得研究的问题。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外交政策发生了根本转折。通过对作为其重要插曲的孤立主义研究,能够加深我们对这一转折以及战后美国外交政策变化的更深刻了解。其次,30年代正值美国著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执政时期,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阶段之一。通过对罗斯福时代孤立主义实质的研究,可以透视罗斯福政府的整个外交政策,这对于美国外交史中其它重大课题的深入探讨,无疑是大有神益的。第三,战后40多年来,孤立主义政策虽然被“遏制战略,“大规模报复”,“威慑外交”和“扩张称霸”等政策所替代,但它并没有消亡,还经常出现在美国外交大辩论中。除了一再出现的所谓“新孤立主义”之外,美国外交论战中的“鹰派”和“鸽派”也是30年代国际派和孤立派的变种。时值今日,孤立主义在美国不但依然存在,而且还有相当的市场。1987年春,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  相似文献   

3.
美国梦作为一种美国精神备受美国人推崇,然其实质却需要重新审视。美国梦肇始于英裔移民者的北美"拓荒"梦想,而"拓荒"梦则是移民者通过侵占印第安人的家园得以实现,这完全背离了"民主、自由、平等"这一美国立国理想。愈渐膨胀的美国梦已将"拓荒"对象扩展到海外,并采用文化"拓荒"这一软殖民方式进行推广。因此,文化被输入国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需要具备兼顾、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末的20年间,美国政坛围绕英语官方化以及唯英语运动和双语教育的论争搞得沸沸扬扬,一般认为该运动的实质是美利坚民族主义的张扬和宣泄。美国白人统治阶级巧妙利用西方启蒙主义和种族主义,将其作为转移视线、瓦解阶级斗争意志的工具,从而揭示了该运动的深厚思想渊源和群众基础。美国不需要为英语立法。  相似文献   

5.
论美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实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美国教育的大众化趋势似乎使教育机会均等成为现实。这样美国的学校教育在西方民主化进程,开始扮演着世界宗教的角色,不断创造着新的社会神话,并有效地维护这种神话。但是这种神话建构的基础和目的是什么呢?为此,本文利用现有的资料文献首先对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制度和功能作出分析。其次,通过西方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劳工阶级的孩子为什么还会像他们的父辈一样,遭受到学业失败并适应“工厂-地板文化”的。第三,学校中为什么存在着一种“反学校文化”现象,这种文化是劳工阶级权力的一种延伸吗?第四,透过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制度,我们可以理解学校教育是怎样制造社会神话的,并有效地维护着它。  相似文献   

6.
文章追溯美国新闻自由的历史演变 ,剖析其实质 ,并从中探寻积极应对美国新闻霸权、发展我国新闻事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试论战后初期美国发展援助政策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以来 ,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援助已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这一政策是在战后紧张的冷战形势下形成的。其实质是通过这种经济的手段拉拢发展中国家 ,引导其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从而达到遏制共产主义影响扩大的目的。这一研究对于理解和分析为什么美国自冷战形势缓和后减少发展援助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在战略目标的选择上,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传统的发展战略”和“新发展战略”两类。前者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追求的目标,但“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有缺陷的指标,它不能全面确切地反映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提高的状况,也不能反映经济效益和产品结构的状况。后者则企图弥补前者之不足,在前者的基础上把财富分配、人民生活、生活质量等问题考虑进来。但是这些或者尚嫌不足,或者尚有一些问题难以解决。刘国光同志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一书中认为,我国的新战略目标不是单一目标,而是由一系列目标组成的目标体系,是综合性、多层次的目标。这一目标不仅在数量上规定了工农业总产值,同时強调了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不仅规定了产品产量的增长,同时也规定了国民收入的增长;不仅提出了经济发展任务或目标,同时把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摆在应有的地位,使经济发展和人民  相似文献   

9.
从2006年起,美国实行“转型外交”。这种外交层管有很具体的内容和做法,但其战略目标却是构建美国全球霸权体系,战略价值是向全球推广“美式民主”,地缘战略由欧洲转向了亚非拉。美国这种外交转型影响重大,对之应有充分的、深刻的认识,并积极应对,为反对霸权主义,争取和谐世界而奋斗。  相似文献   

10.
宗寒 《中华魂》2012,(13):21-24
美国2008年秋爆发金融危机已3年有余.至今仍不见底。危机给西方国家和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引起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思考.也启示我们必须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三农问题研究向纵深探讨,学术界开始进一步反思"家家都种田,户户小而全"的传统农地制度,中国农地规模化经营进而由此引起的土地所有制变迁成了讨论的热点,试图在分析农地规模化经营的"美国式道路"的基础上来透析"美国式道路"的实质以及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回顾美国人权外交的演变历程,分析其不同时期的人权外交可以看出美国推行人权外交的实质是推行其“霸权”政治。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为我们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第一步战略目标已经实现,现在我们正在为全面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而奋斗。  相似文献   

14.
工业布局的意义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业布局是否合理,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的发展,也影响城乡关系、民族关系和国防安全的加强与巩固,以及环境与生态平衡的保持.工业布局和经济布局合理化,既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内容之一,也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 解放前,我国工业75%以上偏集于东部沿海一隅.建国后,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调整,工业布局已经发生了本质的、显著的变化.沿海地区在原有基础上,经过改造和加强,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沪宁杭沿线工业区、辽中辽南工业区、和京津唐工业区等三个比较强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科技基地;在交通便利的中原地带和东北腹地,建成了武汉、湘中、豫中、长春、吉林等一大批新工业基地;战略后方的建设也奠定了初步基础,与国防紧密联系的重要工业部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二大”将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载入我国的史册。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全面开创新局面的各项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推向前进。为此,党实事求是地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一系列正确方针。”为了加速四化建设的进程,落实党中央的战略目标,下边分四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尽管美国的对外政策从根本上取决于美国的国家利益要求,但总统和国会一直为争夺主导权进行着斗争。本文认为,出现这一现象是美国宪法在外交权方面界定的模糊性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对各自权力份额解释的利己性所引起的。作者认为,这种模棱两可性一方面使宪法适应了各种新的政治压力,另一方面使得人们在相互竞争的原则下达成妥协。这反过来又有利于美国国家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18.
党的十二大确定,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并且明确指出,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宏伟的战略目标。本文拟从数量分析的角度,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前一段,在我国新闻界有人对西方,特别是对美国的“新闻自由”津津乐道,认为只有“全盘西化”才是中国改革的必由之路;新闻记者作为“无冕之王”想写什么就可以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因而力主在中国照搬西方的“新闻自由”体系。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在西方,新闻亦属意识形态,其活动也附属于政治,因此,它的新闻若离开了资产阶级的钱袋是绝不可能“自由”的,而且西方资产阶级也绝不允许有违背自己利益的自由新闻。这一点,仅从美国的战时新闻政策方面,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五年十至十一月美国众参两院相继通过由众议员詹金斯和参议员瑟曼德等人向国会提出的《一九八五年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强制执行法案》(即“詹金斯法案”),如果这项法案一旦成为法律,将严重影响十一个亚洲国家(地区)和南美洲巴西对美国的出口。对此,里根总统使用了否决权,最后否决了这项法案。美国立法和行政当局在贸易政策上出现以上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究竟如何看待与对待这一问题,这对于我们正确理解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实质,研究制定对美贸易的相应措施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