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林则徐于1838年12月31日(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在北京被任命为使粤禁烟的钦差大臣。从1839年3月10日(道光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到达广州,1840年2月3日(道光二十年正月初一日)接任两广总督,至1841年5月3日(道光二十一年闰三月十三日)离粤赴浙,在粤时间两年多。但自从1840年10月20日(道光二十年九月二十五日)他正式接到吏部公文,“知奉谕旨,交部严加议处”时起直到离粤,半年多时间内,他已没有奏事权了;他在广东有奏事权的时间仅一年零七个多月。然而,这段短暂的时间,在其政治生涯中,乃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却是极其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因此,林则徐使粤、督粤的奏稿,对研究这一关键时刻的历史事变以及包括林则徐在内的历史人物,就显得非常重要。加之林则徐又不同于一般敷衍塞责的官僚,他在奏稿中  相似文献   

2.
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他一扫封建专制下用人唯亲的陋习,坚持“唯才能是称”,否决了一些革命党人推荐其长兄孙眉出任广东都督的提案,引起孙眉的满腔怨愤。经过胞弟多次温言劝慰,孙眉才渐明大义,兄弟两人和好如初,手足之情更加亲密,共同致力于巩固民国大业,成为民国史上一段佳话。 孙眉(1854-1915),字德彰,号寿屏。比孙中山年长12岁。他17岁时随舅父出国到檀香山谋生,先在农牧场做工,后在茂宜岛垦荒,兼营畜牧、酿酒、伐木等业,积资日富,成为当地实力很强的华侨资本家,被称为“茂宜王”。孙中山少年  相似文献   

3.
张之洞督粤期间,采取过一系列积极的治粤方略,解决华侨海外受虐问题便是其中之一。张之洞认为华侨问题值得关注和重视,一方面,许多华侨具有爱国之心,每遇祖国有难,均慷慨捐资捐物;另一方面,侨民海外发展,既可一定程度缓解国内生存和就业的压力,又可帮助和支持国内经济的发展,改善和提高侨眷的生活水平。因此,当华侨在海外受到迫害时张之洞力主救助,并提出采取因地制宜的保护举措。张之洞对待华侨问题的积极态度和行为,不仅在当时使海外华侨的处境有所改善,而且至今仍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4.
本刊从本期起,将连续登载闻一多先生的未刊稿,敬请读者注意。闻一多先生的文化遗产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极其宝贵的财富。我们相信,刊登这些资料将进一步激发我院师生学习、研究闻一多先生著作的热情,对全国的研究工作也有所裨益。我们衷心感谢闻一多先生家属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咸同之际粤督劳崇光处理劳工出洋问题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掠夺中国廉价劳动力是近代殖民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一种重要形式。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沿海一带由外商操纵拐卖劳工的“苦力贸易”泛滥。1860年前后两广总督劳崇光在打击拐卖活动的同时,在没有征得咸丰皇帝同意的情况下承认华工出洋承工合法化,并逐渐建立了规范劳工出口的“广州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劳工出国的现状,也为清政府往后制定劳工政策提供了范本。  相似文献   

6.
周启晋 《社区》2009,(20):4-4
近来晨昏漫步时,常有微风拂面。不经意间会觉得回忆有时很像这微风,阵阵吹来不能自己,特别是几十年来生活里的一些欢快及忧伤,还有那与之相连的人和物,虽然已渐行渐远,漂浮在梦海中,却又亲切如昔。  相似文献   

7.
杰出的民主战士、著名的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一生勤奋著述,给我们留下了数百万字的手稿,这是一分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一九四八年,上海开明书店曾出版过郭沫若、朱自清、叶圣陶等主编的《闻一多全集》。由于闻一多时处干戈骚屑、社会动乱之际,手稿散失颇多。因此这部全集仅占全部遗稿的  相似文献   

8.
杰出的民主战士、著名的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一生勤奋著述,给我们留下了数百万字的手稿,这是一分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一九四八年,上海开明书店曾出版过郭沫若、朱自清、叶圣陶等主编的《闻一多全集》。由于闻一多时处干戈骚屑、社会动乱之际,手稿散失颇多。因此这部全集仅占全部遗稿的四分之一。一九七九年,由季镇淮等组成《闻一多全集》整理编辑工作组,向闻先生亲属、生前故旧广泛征集了不少遗稿,一九八二年三联书店出版了《天问疏证》,以后又陆续整理发表了闻先生的一些文章、书信,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现有的未刊稿看,内容极为丰富,从一九一九年到一九四六年,都有一些,包括  相似文献   

9.
景超、实秋: 景超底第二号、第三号信,实秋的十月一日信都收到了。听说实秋近来的Productivity很好,可喜可喜。我到美以后,成绩也出我冀料之外;近来的诗兴尤其浓厚;大概平均起来,一个礼拜也有一首。作《忆菊》后又有新作三首。秋来洁阁森公园甚可人意,上星期六、星期日我在那里整个地蹓跶了两天。新作的三首都在那时产  相似文献   

10.
《四部丛刊》是民国时期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型影印古籍丛书,先后出了《初编》、《续编》和《三编》,共收入我国经典古籍代表著作504部、3100余册。按照原先计划,还将推出《四编》、《五编》,由于抗战爆发,商务印书馆再遭浩劫,计划随之流产。而拟议中的《四部丛刊四编》、《五编》要收录哪一些书,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几年前,我开始对何其芳的作品进行系统研究,并着手编选《何其芳研究专集》,得到了沙汀同志的热情关怀和具体帮助。沙汀同志不但为我审阅文稿、订正史实,而且把他珍藏多年的何其芳给他的书信原件,特地托人带交给我。笔者征得沙汀同志的同意,现将何其芳致沙汀的一封未刊书信公开披露,以飨读者。 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研究者参考,现将与书信有关的问题作一些简要的说明和评介。  相似文献   

12.
顾颉刚先生未刊书信两通释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顾颉刚先生两度受聘兰州大学教授,但1937年首度受聘后未任课,故受聘始末多不为人所知。兰州大学档案馆收藏的两通顾颉刚先生致甘肃学院朱铭心院长书信,披露了此次受聘及顾先生准备任课工作之情况。这两通书信也是七十余年前顾先生即与兰州大学结下了不解情结的最新资料,同时,这两通书信也使得我们对主掌兰州大学前身甘肃学院校务只有一年的朱铭心院长有了较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一《墓门》新义 墓门 《传》“墓道之门。……幽间希行,用生此棘薪。”《楚辞·天问》“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注:“[晋大夫]解居父聘吴,过陈之墓门。见妇人负其子,欲与淫泆,肆其情欲,妇人则引诗刺之曰‘墓门有棘,有鹗萃止。’故曰‘繁鸟萃棘’也。言墓门有棘,虽无人,棘上犹有鹗,汝独不愧也。”《列女传·陈辩女传》略同。按墓门幽闭之地,故解居父过墓门见妇人,欲入与之行淫。《天问》又云“何环穿社,  相似文献   

14.
敬之: 时间过得太快。找出你上次来信,是“七七”写的,已经快两月了。上次读信后,因未立即作答就搁下来了,后来又想,等你来渝再长谈吧,有许多话不是信写得清楚的。今天无事,又怕你暂时还不能来,还等着我的信,就来写几行。我在此大约还有一月多或两月的勾留,因此希望你不要来得太迟。时间过了三个月,但并未做多少事,颇觉惭愧。别后这几年,起初也忙得并无多少结果,但最近这两年来自我学习却似颇有进境,但各种心得亦只有俟见面作长谈耳。  相似文献   

15.
"盗匪"问题为清朝中后期两广地区的严重社会问题,影响清政府对地方的有效控制。这一问题在当时的两广地区尤为严重,成为历任地方督抚的重要治事。1899年底至1900年初,李鸿章在两广总督任内,采取了大规模的剿匪运动,考其动因,首先是两广地区传统盗风日炽;其次是会党和维新势力在两广的兴起;再者,这也是协调、缓和与英关系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一、《绸缪》新义 绸缪 毛曰:“缪绸,犹缠绵也。”《广雅》:“绸缪,犹缠绵也。”义本《毛传》。绸缪,叠韵连词。王逸《楚辞·九叹》注:“绸缪,束也。”引诗“绸缪束楚”。 束薪 马瑞辰曰:“诗人多以薪喻婚姻。《汉广》‘翘翘错薪’,以兴‘之子于归’。《南山》‘析薪如之何’,以喻娶妻。此诗束薪,束刍,束楚,传谓以喻‘男女待礼而成’,是也。”  相似文献   

17.
太平军战史风涛万里,从一八五五年四月到一八五六年十二月所进行的武昌保卫战是重大而出色的一役,而在此役中,一八五六年四月在武昌大东门外炮中湘军头目罗泽南堪称有力的一击。洪山绝顶上那座巍峨的宝塔之西二百米处,有一块铭镌着“罗公捐生”的石碑(今已不存),指的就是罗泽南中弹后殒命之处。而附近的罗公祠(今已不存)则是咸丰皇帝闻讯震悼,诏示为旌表罗泽南之忠节而建立的专祠。封建史家们喟叹罗泽南之遽殒:“泽南定力争上游之策,功未竟而身歼,天下借之。”但革命人民却以另一种感情看这件事:  相似文献   

18.
成书于1957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之分析》,是张舜徽先生的一部未刊稿。该书将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区分开来,从政治制度、土地制度、宗法制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对我国封建社会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总结。它是张先生在新的时代,将自己的学术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成果相结合而产生的重要学术成果,不仅对研究张先生的学术思想有所裨益,对后世探讨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史学史、学术史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作者最近整理一批尚未刊行的梁启超与台湾遗民林献堂以及相关人士的往来书札四十余封,通过细读全函,排比整合,编辑成书,不仅见证了梁、林两人的情谊,对于两岸文化文学的交流,尤其围绕梁氏访台的政治背景、交友来往等一系列疑问,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同音》是西夏人编撰的当时最流行的字书,现已刊布的版本为义长本与重校本。而新获的未刊布部分可得知是此前未见的版本,有重要的文献和版本价值,深化了对《同音》的研究,亦有助于对黑水城文献的整体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