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地股份制与征地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地股份制创新的一般经济学解释是农地股份制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本文提出农地股份制变迁的动因在于征地制度的缺陷的论点。  相似文献   

2.
秦广辉 《经营管理者》2012,(2X):237-237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与支柱,因历史原因曾经在政府的直接干预下运转,缺乏独立自主权和自我积累,给企业经营带来了沉重的包袱。而股份制是当前深化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式,有利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股权结构合理化和治理结构规范化。全面把握"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突出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一重点和难点,全面推进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4.
5.
一、农业收入现状2012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在《关于粮价的建议》中指出:根据湖南省物价局调查统计,2010年农民种植每亩水稻的纯收益是186.2元,其中包括104.1元的国家粮食直补,实际上不含补贴农民纯收益只有82.1元;2011年,由于生产成本上升了121.6元,农民种植每亩水稻纯收益仅有116.6元,除去109.1元的国家粮食补贴,农民纯收益只有7.5元。我们不予深究这些  相似文献   

6.
7.
<正> 建立现代煤炭企业制度,是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改革的方向。笔者认为,股份制是建立现代煤炭企业制度的有效形式。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标志着企业最终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因此,改革现行煤炭企业体制就是要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新型的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农地制度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效用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产权的角度分析了均田制,两田制和股份合作制的经济和社会效用,其绩效大小的关键在于所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强度。农地制度改革实质上就是土地使用权的改革,这一过程将进一步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9.
10.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实施了三十年后,许多弊端已经显现。对于农村土地是私有还是公有也一直争论不休,以法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土地公有制更能实现农民与国家双方面效益的最大化。本文从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解释土地股份制改造是解决目前土地问题最经济合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面对加入WTO后国外同业的强大竞争,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故自2003年开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依次开始实施股份制改造,力图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商业银行。文章概要回顾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背景、步骤,并就几大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过程中共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是科学社会主叉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由之路。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与社会主义本质具有内在的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性,是科学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有效产权制度,应该长期坚持并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14.
<正> 一、股份制改造的难点剖析 我国股份制改革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而其中比较严重的问题包括: 1、政府职能尚不能实现真正转变。推行股份制的初衷之一是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真正分离。但在许多股份制企业中,董事会的主要成员一般都是企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任命的。这种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同单一的国有企业实行的厂长负责制没有本质区别。国家与企业关系仍是政企合一。事实证明,从人们对股份制功能的理解与现实运行的分析,其核心在于通过股份制达到解决企业外部组织结构与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本文从土地产权改革角度,探讨我国农村融资所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从农民,金融机构,政府三个方面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愿 《管理世界》2008,(1):75-81
国家征用农地制度遭受愈来愈多的批评,南海土地股份制则被视为发达地区农地制度选择的普遍模式,是国家征地制度改革的第三条路径。本文根据实地调查发现,尽管普遍施行土地股份制,南海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明显,家庭经营和非公有制企业是农民主要的收入渠道,南海土地股份经济不仅收入渠道单一,而且农民股权收益水平低并遭遇代理人侵害。南海土地股份制的实质是以土地为主的农村资产再集体化,在中国农村强制推行土地股份制可能是得不偿失的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