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执行难",是指人民法院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法制的多方面限制而导致执行无法进行的情况."执行难"的问题已长期存在于我国司法实践当中,严重影响我国执行程序的进行和当事人权益的维护.本文着重分析我国执行程序立法的滞后、当事人法律知识的浅薄和政府限制等多种导致执行难以进行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2.
执行是诉讼的最后阶段,是生效文书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是国家法律得以具体贯彻和执行的保障,直接关系到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然而,法院执行难却一直困扰着司法界.法院执行难的原因除了我国法律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外.检察机关没有对民事执行进行适度有力的监督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为此,本文对执行检察监督在法律上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3.
在司法实践中,罚金刑执行难是一个长期性的难题,集中表现为不缴纳罚金,造成我国罚金刑执行难现状的原因有立法上的缺陷、司法机关内部原因以及犯罪人自身的原因等。要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在立法上应建立罚金刑缓刑制度及罚金刑减免制度;在司法上应提高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对罚金刑的认识,同时应建立健全罚金刑的执行程序。  相似文献   

4.
《决策探索》2011,(1):84-84
作部署、定项目一定要尊重事物的成长期,不能急于在自己的届内、任内收获。要勇于担"难"。"难"就是发展的另一面。把"难"解决了,事物就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就是提升。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民事执行的现状不容乐观,执行难问题在民事司法实践中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造成民事执行难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本文拟从观念、理论研究、体制、运行机制四个层面加以分析,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四位一体的模式下应对执行难问题的模式,以期缓解当前执行难。  相似文献   

6.
从上到下层层都在喊严格执行,可是依然时常听到"执行难"或执行不到位的呼声。"执行难"的主要表现是有规不循,有则不依;取其所需,为我所用;随意改革,盲目求新;随意结合,任意变通等。造成"执行难"的原因主要是执行力度不够和工作作风不扎实。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矫正:一是要在转变观念与铲除有则不依上下功夫,二是要在加强养成与勤于谋公上下功夫,三是要在提高素质与淡泊名利上下功夫,四是要在强化监督与善补短板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宋周敏 《经营管理者》2011,(13):167+161
民事执行是执行机关行使民事执行权,于债务人不履行执行名义确定的义务时,采取民事执行措施,实现债权人私权的法律程序和法律制度。"执行难"执行乱"是执行中突出的问题。导致"执行难"执行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被执行人财产难找是其中的一大难题之一。本文将仅从被执行人财产调查谈如何更好的帮助执行。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民事"执行难"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和各级地方法院积极应对,建立了民事执行威慑机制,有效地节约了诉讼成本,减少了执行工作的许多中间环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执法效率.然而我国民事执行威慑机制剐刚起步,配套设施缺位,法院与政府部门的联系还很缺乏,还需要立法的规制.本文旨在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论模式详细地阐述民事执行威慑机制的概念、特点及其施行的背景,比较各地民事执行崴慑机制的运行现状并分析其缺陷所在,对我国民事执行威慑机制今后的完善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就“执行难”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提出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对策,以期使执行得以顺利进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相似文献   

10.
王跃平 《决策探索》2008,(22):45-45
"执行难"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法院工作的难点.对个案来讲,损害的是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从整体层面上讲,损害的却是法律的尊严.如何破解"执行难"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1.
证人"出庭难"这一问题,是我国目前司法改革中的难点,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证人不出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对证人的保护不到位.本文始终认为:给证人足够的保护要远比对证人作证义务的强调和证人经济的补偿重要得多.  相似文献   

12.
"执行难"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法院工作的难点.对个案来讲,损害的是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从整体层面上讲,损害的却是法律的尊严.如何破解"执行难"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3.
执行难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法院工作的难点。对个案来讲,损害的是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从整体层面上讲,损害的却是法律的尊严。如何破解执行难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建立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机制。克服以往法院单打独斗的局面,把执行工作推向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执行力研究的逻辑起点就是突破了"政策一经制定就会被完美执行"的教条,开始关注目标与结果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执行力的病态表现.对执行力病态表现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课题.比如,武汉大学丁煌教授用"政策执行阻滞"概念表述行政执行的病态现象;国家行政学院徐珂研究员在《政府执行力》一书中总结了地方政府执行力的12种病态表现.这些病态现象的共同特点在于政策执行的既定目标与执行结果之间存在偏离.这里,笔者试图从传统文化视角分析当代中国领导执行力偏离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刘邕久 《经营管理者》2013,(13):102+96-102
本文就中小企业规章制度执行难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对策,以供中小企业在制定并执行规章制度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基层土地执法难、土地违法案件执行难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需要认真分析其中的原因,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执行难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要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这一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也会影响到法律的尊严和司法部门的威信。本文以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执行实例提示了民事纠纷案件执行难存在的症结,并提出几个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古来万事难两全。有以身许国的慨然,就难有"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的闲散惬意;放不下"窗外疏梅筛月影"般的卿卿我我,也就难有大丈夫纵横四海的成就。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朴素道理,在经济学上还对应着一个"机会成本"的概念,讲的是在"多选一"的决策时,必须舍弃其他利益。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执行“难”问题严重困扰着人民法院,并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引进了“难执行”的概念,分析了“执行难”与“难执行”的区别,并阐述了“执行难”向“难执行”转型的必要性,以求分析法院执行工作的真正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20.
张艺杰 《决策与信息》2010,(12):145-146
被执行人财产难以查明是造成“执行难”的主要原因,设立完善的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成为破解我国执行难问题的关键。我国已经建立了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但仍不够具体和完善,应当通过具体的制度构建,明确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程序和相关内容,并相应地构建一套责任体系,来保障这一制度的切实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