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S-W模型为代表的传统信贷配给模型以单个贷款项目为对象来研究贷款人(银行)的行为选择,而且传统信贷配给理论没有指出贷款人的信息生产能力如何影响其信贷利率的决定。论文提出了一个新的信贷配给模型,以银行的整个贷款组合为对象来研究贷款人的行为选择。该模型不仅能够解释信贷配给,也可以解释贷款人的信息生产能力如何决定其信贷利率。  相似文献   

2.
中国信贷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拔款”信贷文化、“父爱”信贷文化及“晦涩”信贷文化的历程。目前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正由“晦涩”信贷文化向市场经济下的以效益、双赢为核心的信贷文化转变 ,这对银行至关重要 ,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生存与发展。首先是要明确银行作为企业 ,信贷业务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 ;第二是构建完善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 ;第三是建立新的收入分配机制 ;第四是将信贷业务视为利润中心 ,以利润的多寡作为考核奖励信贷人员的标准 ;第五是与客户建立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给客户搭桥 ,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一个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的博弈模型 ,说明当市场上低风险企业过少 ,高风险企业过多时 ,银行不能通过贷款收益收回自己的风险类型鉴别成本。在不可能提高投资项目自有资本比例 ,而利率放开有待时日 ,极易加剧道德风险的情况下 ,银行无法改善其收益小于成本的处境。因此 ,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退出是银行的最优选择。最终指出 ,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建立一个由国家提供部分担保、商业性银行发放贷款的中小企业信贷体系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健全完善的金融体系是可能的 ,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银行部门模型和一个一般均衡模型,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基于银行异质性视角研究了银行资本监管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表明:微观层面上,货币政策冲击能有效影响银行的信贷行为,并且在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和大规模银行体系情形下的影响更为明显;宏观层面上,大规模银行体系更有利于货币政策传导,在小规模银行体系和高资本充足率情形下,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不畅,货币政策有效性降低.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弱势市场信贷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农户与农村中小企业的微型信贷市场分离均衡现象,并建立了贷款需求者的均衡选择模型、信贷机构贷款供给路径模型和银行预期利润函数,研究了微型信贷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通过相关参数的特征分析,论证了信贷机构期望收益的最优路径。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广东小额信贷市场的存续机制;并针对小额贷款公司自身发展的特征,从风险防范、示范效应与政策激励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信贷集中对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信贷集中问题的具体表现入手,通过分析信贷集中产生的原因,如国家政策的干预、银行经营观念的转变、信贷管理体制高度集中、银行间恶性竞争等,揭示了信贷集中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利于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信贷集中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不完全信息下商业银行信贷投资决策模型,简要分析了如果一个信贷投资者对于自己的投资决策没有把握时,那么明智的做法是与其他信贷投资者保持一致,且其结果将导致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羊群行为不可避免的形成;并结合我国高校信贷实际情况,说明忽视私有信息的从众贷款行为,是单个银行信贷投资者短期内“有效”的最优决策,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无论对整个商业银行信贷市场还是对单个银行的信贷配置,均是“无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在银行体系中,农村商业银行无论从经营管理能力还是从银行实力上来说都是银行体系中的弱势群体,从2013年开始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率与不良贷款余额出现持续"双升"局面,其中,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稳居榜首,不良贷款率在不断提高,表明信贷资产质量在不断下降,尤其是我国目前出现的经济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这就预示着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有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对于农村商业银行而言,这种风险可能会更大。现阶段,农村商业银行必须从抑制信贷资产盲目扩张、规范银行高管职业行为、建立信贷质量追责制度、加强贷后管理等方面加强信贷资产的管理,努力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9.
为了验证信贷扩张、宏观经济环境对银行危机爆发的影响,本文以衡量商业银行风险的两个基本指标——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构建了银行危机指标,并以此为被解释变量来构建计量模型,对宏观经济指标、贷款扩张与银行危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贷款扩张速度以及通货膨胀率与银行危机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存款增长率的变动也是体现民众对商业银行风险认知的重要指标。这一实证研究结果不仅印证了银行危机发生的普遍范式,而且在美国"次贷"危机中得以充分体现,从而为银行监管部门实施审慎监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绿色金融以绿色信贷为核心,是我国推动绿色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文章通过引入地方政府的约束激励,构建了一个“政府—银行—企业”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以探究政府介入下绿色信贷对企业碳减排的影响。研究发现:目前我国资源型企业在绿色转型中,绿色信贷体系缺乏演化均衡策略,出现政府消极监管、银企合谋、企业“漂绿”等现象;政府补贴政策对银行绿色信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需慎重设定补贴系数以保持市场刺激并避免政府亏损;银行绿色信贷成本对其战略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商业银行仅在有利可图时积极参与绿色信贷;在银行业,扩大信贷规模带来的潜在风险较大,需要更多资源投入,因此银行不愿承受较大的借贷风险。基于此,文章建议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明确政策、设立专项基金、建立评估体系、设置适当补贴系数、采用阶段性调整以及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以推动形成绿色信贷体系。同时,银行可通过技术创新、风险管理和行业合作来降低绿色信贷的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1.
小额信贷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小额信贷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在发展政策和模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就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500多年的国际小额信贷发展历史进程中,各国对小额信贷大多采取鼓励发展的政策,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小额信贷发展模式,同时,强调小额信贷的商业化和可持续性发展,对小额信贷监管力度不断加强,注重小额信贷风险的控制。国际小额信贷的发展给我国小额信贷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今后小额信贷要逐步实现从福利型向商业型转变,小额信贷的利率要遵循市场化原则,而且小额信贷机构要不断夯实自身发展基础,强调规范发展和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2.
小额信贷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小额信贷被引入中国,用于解决中国的贫困人口问题.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证明了小额信贷在中国具有可行性.但是,在中国的小额信贷机构中,却没有一个非常成功的.探索这个原因,找到问题的所在,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对推动小额信贷在中国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在我国还没有放开,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模式已经开始推行,这在理论和实践上给商业银行的信贷方案设计带来了困难。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是一段时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西方信贷合约设计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试图解释现实中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某些信贷行为。  相似文献   

14.
道德强度是组织伦理决策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文章将乡土情景嵌入约翰·琼斯关于伦理决策的问题权变模型,对湖南省村镇银行伦理决策中道德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验证,结果发现:村镇银行伦理决策的道德强度因素与约翰·琼斯的问题权变模型不一致,其道德强度的影响因子是社会一致性、影响的集中性、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其中社会一致性是道德强度最敏感的因素.以乡土伦理整合于村镇银行治理,在制度层面营造良好的组织伦理氛围,对村镇银行的信贷关系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利率风险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认为利率风险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我国利率变化状况 ,探讨了利率风险的衡量方法 ,并提出了加强利率灵敏性管理 ,化解利率风险的现实举措  相似文献   

16.
利率市场化改革通过多种渠道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商业 银行为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朝多元化经营方向发展。为探求利率市场 化及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变化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选取我国2006— 2015年68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 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绩效有显著的负面效应 ,且城市商业银行受到的负面冲击最为明显,但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改 变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并不明显,风险控制与管理水平是商业银行经营 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商业银行应推动金融创新,走符合自身的差异化 发展道路,积极拓展除佣金和手续费以外的非利息业务收入,紧密依托 互联网和大数据,以有效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2006年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就我国商业银行自身而言,在信贷期限结构、利率杠杆作用、利率风险控制、信贷业务种类、银行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顺应商业银行发展的要求,从信贷过程风险控制、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风险管理、信贷业务拓展、人员激励与约束等方面着手,以重庆市某商业银行为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2013年7月20日,央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这一举措表明我国利率改革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城市商业银行作为80年代城市信用社改制后的产物,运用其自身优势,近几年发展迅猛。本文基于利率市场化冲击下,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进行了SWOT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肩负服务“三农”重任的村镇银行在实际运作中出现偏离三农的问题,在描述了村镇银行支农贷款存在问题和原因以及“金桥模式”的基本运行流程后,认为该模式的成功要素有2个方面:一是通过组建2个委员会实现了信贷员的内生化。这种内生的“准信贷员”通过亲缘和地缘优势降低了机构的信息获取成本,并将激励机制由传统的机构成本转变成能带来预期收益的贷款业务。二是其“双层联保”加强了小组联保自选择的功能和贷款户违约的社会惩罚力度,在出现信用风险时使金融机构损失可以得到实际的补偿。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一是传统信贷模式需要进行本土化改造,包括贷款产品和人力资源的本土化。二是对村镇银行应有一个更宽泛的瞄准概念。也就是说,村镇银行只要不离开农村,只要能发挥出自己特色,坚持服务“三农”,就应该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20.
自2006年银监会放宽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以后,我国村镇银行迅速发展,为农村金融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是,由于村镇银行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存在较大的漏洞,这就需要对村镇银行的定性及运营风险进行梳理,以期能够建立健全宏观调控机制,为村镇银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