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第七天》是能代表余华的作品之一,无论是从小说的叙述力度还是叙事主题以及文学性上都能体现其创作特点。《第七天》是余华对现实的一种直接书写,它的重点并不是记录社会事件,而是通过人们在现实中的生存状态来表现人性。余华在敌视现实的同时又用同情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在尊重现实世界的同时,带领人们寻归精神上的第七。  相似文献   

3.
刘郁琪 《江淮论坛》2014,(2):173-177
与余华以往小说的生存叙事一样,《第七天》也仍然以现实生存的艰难为主题,仍然弥散着死亡、荒诞和温情的元素。但小说通过亡灵视角的设置、温情乌托邦景象的营造和现实新闻的拼贴,对死亡图景进行了再置和重新叙述,对荒诞和温情进行了重新思考,对文艺与现实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处理。这些叙事上的新变,折射出中年过后的余华生命态度上的更为冷静平和,以及美学观念上向后现代主义的贴近和靠拢。  相似文献   

4.
余华的新作《第七天》中呈现出一种面目新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细读文本后,从小说叙事层面分析,《第七天》丰富了中国当代小说叙事的样貌,拓展了小说"怎样写"的新路径,又一次呈现出小说写法新的可能性的操作示范。从内容上看,作家承续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文学对国民性批判的启蒙传统,以直面生活的道德勇气和艺术才华叙写当下中国转型期的生活真实,描绘出另一种现实主义风貌的时代画面。  相似文献   

5.
经典文本往往经历较长历史时段的传播并发生种种变迁,以传播学通常采用的共时传播研究方法,无法探究出其全部传播效果。本文首次提出历时传播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与模式,并以《红岩》为个案,探讨了经典文本的历时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6.
小说语言的语气、词汇意义以及语篇衔接的分析可以引导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小说语言外的社会意义。以《公司人》为文本来看,小说通过其中人物交往、人物的言语和思想以及发生的事件等的叙述来表现其主题,在陈述与对话语气、词汇意义、语篇的衔接手段等方面都体现了语言功能在语篇谋篇方面的作用,体现了语言功能在为传递语篇的主题服务。  相似文献   

7.
张宗涛  王雅莉 《人文杂志》2001,1(5):155-157
鲁迅先生取材于现实的小说<药>,与取材于神话的小说<补天>,前者以"庸众"的目光观照"英雄",后者以"英雄"的目光审视"庸众",这种艺术视角的有意味转换,使夏瑜与女娲的形象,夏瑜的生存境况与女娲的生存境况,均跨越了历史的定位,在释读者审美心象上造成一种"意象的互补"效应,导引人们去揣摩"具象"之外的更深"意味",从而使<药>与<补天>这两篇小说的审美意象,具有了跨文本互补的艺术构制特征.  相似文献   

8.
试论语境变迁对文本传播的影响--以《抓壮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境变迁是考察文本传播效果与传播方式的重要方面.由于<抓壮丁>的母本和衍生文本流传十分广泛,构成了较为完整而且发达的传播系统,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所以本文以此为研究个案,分析其传播特点.因为传播语境的相似和类同,大多数经典文本与<抓壮丁>一样,具有大致相同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9.
海登·怀特的"历史若文学"的思想从叙事层面上消除了历史和文学之间的界限,使人们对历史与文学之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血路>、<花腔>两部作品某种程度上可说是此思想的回应.这提示我们不要再把文学当作是虚构、历史著作当作真实这样一种眼光来看待文学和历史,而要以更开放的胸襟和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与文学之间的辨证关系,在新的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来寻求二者有效对话和结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赵宝明 《理论界》2023,(12):96-103
现代性一向是文学研究领域的热词。何为小说的现代性,答案往往复杂多变,没有绝对正确或标准的现代性,它只在作品的具体阐释中互为映现。以余华小说《古典爱情》的情节为例,可以看到古典笔法是小说继承的传统写作手段,现代性则隐藏在其背后的象征、暗喻中,小说在继承古典文学传统的同时,又展现新的立场、态度,从而构建出一个熟悉又逆反的“古典爱情”语义场。通过对“古典爱情”类小说整体的线索梳理,我们将发现古典笔法和现代性在余华小说中原是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整体。  相似文献   

11.
老舍小说《黑白李》新解--文本细读与文化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永平 《江汉论坛》2004,11(11):122-124
新时期的研究者通常愿意承认老舍的短篇小说<黑白李>曾受到革命文学运动的影响,甚至将其视为作者创作思想开始转变的标志.其实,这部作品并未脱出作家习惯的轨道,老舍在小说中表现的历史事件是一次被国共两党谴责的"盲动",其褒扬和贬抑的人物也不为左翼文坛所认同.但令人遗憾的是,老舍终其生也不理解这篇作品受到冷遇的真实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与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将印第安原住民的神奇体验形象化类似,《西游记》第六回文本真实再现了明朝中后期社会的物质性现实和精神生活.与魔幻现实主义忠实记录印第安神话传说和土著传统观念的奇异、神秘、怪诞的形象思维不同,《西游记》并没有简单记录被当时僵化的正统思想浸润过的民俗传说,而是将故弄玄虚的神奇事件和模糊呆板的神话形象根据凡俗的市民生活习俗作戏剧化处理,从而获得一种戏说民俗现实和传说的效果.这是一种将神魔传说戏剧化、凡俗化的风格,其调侃和戏谑口吻体现了明朝中后期市民阶层追求正常“人欲”的思潮对正统的理性“禁欲”思想的渗入性解构.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从而成为中国当代文坛重量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洋溢着浓郁的生命情结和强烈的生命气息,从其成名作《透明的胡萝卜》开始,到《丰乳肥臀》以及近年来发表的一系列作品,生命意识一直是其表现的重要主题,莫言对生命意识、生命强力的极度张扬与推崇还包含有复杂而又丰富的文化意蕴。从哲学层面看,莫言对生命强力的推崇与张扬是为了唤回人的感性生命,以使人的生命更加趋于完善;从现实层面上来看,则是“唤回和弥补现实中逐渐衰竭的生命力”,以促进人种的改良;另外莫言对生命强力的推崇与张扬还包含有文化批判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15.
英语演说词在英美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们往往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加工写成的讲稿,既保留了书面语体的特点,又富有口语语体的特色.而其中的政治演说,演说者不仅要表明自己的政治倾向,而且还要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通过演说,让听众了解自己的政治观点,从而获得理解和支持,具备强烈的鼓动性、感召力和说服力.在此以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为例,从文体学的角度,探讨演讲稿文本的语言特征研究,从而分析一些特殊手段如何服务于特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丁丽燕 《学术界》2006,3(2):279-283
鉴于目前大众文学事实上的强势地位,茅盾文学奖在遴选作品时适当考虑文学的社会功用,有其殷切的现实要求和深远的理论背景。因为不同形态的文学有不同的目标诉求及存在价值,提供合适的条件让它们共生竞长,是文学的需求也是社会的要求。但主流文学要获得足够的话语空间以促使文化生态的平衡,关键在于提高作品的艺术品位、让意识形态话语与审美话语相互渗透。而这既需要创作主体自身的修炼,也离不开评论界客观公正的品评与引导。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迎来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致使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出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马尔库塞深度剖析了隐藏在资本主义社会虚假繁荣背后的一系列“单向度”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对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和历史暂时性进行研究。有必要以《单向度的人》为文本基础,通过理解单向度理论的内容并着重在现代性批判的视阈下剖析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及生活在其中的人所进行独特的现代性批判,进而总结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今后的文化发展、人本主义科技发展观的确立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
在此应用创伤理论框架分析9·11灾难小说文本,通过时空交错的非线性情节呈现灾难亲历者的碎片记忆,充分展示幸存者的情感历程,从而体现回忆所具有的自我定位、对抗生命荒谬的功能,这些经验与情感储备有助于人们进行灾难反思与应对。  相似文献   

20.
余华的《兄弟》描写了两个时代欲望的故事,欲望在文革时代表现为偷窥和暴力,而在改革开放时代则表现为纵欲。在这两个时代中,人们同样都面临着沦为欲望奴隶和失去家园的困境。比照晚明的《金瓶梅》,《兄弟》与它的共同点都是对欲望的表达,而这一表达都通过身体得到了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