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本刊编辑之邀,塞拉利昂驻中国大使夫人汉娜·迪恩拨冗为我们撰写了一篇文章,讲述她在中国的生活以及她对中国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意大利大使夫人Germana对中国并不陌生。90年代初时,她和家人就在中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她说:“重返中国让我非常兴奋,因为我看到了中国这些年来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写字为什么不等于书法?当代书法与中国文化之间有着怎样的血脉联系? 对中国书法的理解 中国书法是文化的一个项目,她是一种艺术,但艺术不能涵盖她,因为现实中孤立的字太难见到,所以说她的形式是艺术,她的内容是文化.我们强调书法文化.  相似文献   

4.
无爱无家     
当代人若不能淡化家庭意识,个人幸福无所求,家庭温馨无所依,整个社会的活力也要受到影响。一个在中国学汉语的美国女孩,对我说,她长犬到十八岁,就从家里搬出来了,然后自己谋生,打工上学。我问她,你的父母舍得吗?她笑了,她说:几乎每个中国人都问我这个问题。她觉得,她父母也觉得,  相似文献   

5.
"就算不提张欣的老公.她也一定会成为中国建筑史上不得不说的一笔,因为她一直在奋斗,她过去的历史都是她的奋斗史。而她最成功的一点,是对婚姻的理解,她不仅仅成就了地产大王潘石屹,更成就了她自己。"  相似文献   

6.
当一个人决定到一个遥远的国度教授英语时,面对完全不同的语言、文化和习俗,他或她的最初几个月是如何度过的呢?今年年初,玛丽亚从荷兰来到中国教授英语。她在日记中描述了她对中国的初步印象。  相似文献   

7.
郎溪 《伴侣(A版)》2014,(3):10-12
19年前,她跟随留学回国的丈夫嫁到了中国,公婆并不太能接受她的热情。丈夫因病离世后,她做出令人吃惊的举动:留在中国,照顾老小。6年后,中国公婆完全读懂了她,公公赵希才的一篇《我家的洋媳妇》打动了无数人。"她汉语说得不好,也不太懂中国的传统礼仪。可她在丈夫走后,担负起了照顾全家人的责任,她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什么叫爱,什么是真正的孝顺。"  相似文献   

8.
马嘉婷最为人所知的身份是联合国驻华机构协调代表马和励先生的夫人,但她并不是跟在丈夫后面,亦步亦趋。许多外交官或外国驻华机构工作人员的妻子放弃了她们自己的事业,追随爱人来到北京后,与朋友聚会,学习语言以及思念家人成为她们生活的主要内容。而马嘉婷夫人不是这样。在中国的3年中,她没有浪费片刻的时间。在这篇本刊对她的专访中,她谈起了她对中国工艺品的感情,对瑜珈的热爱,以及她如何倾尽全力,开始在云南香格里拉地区建立一个帮助当地妇女的基金会。  相似文献   

9.
苏丹大使夫人娜迪雅·阿瓦德非常钟情中国陶瓷,陶瓷艺术品在她的家里随处可见。谈起在中国 生活的这一年,她说留给她的印象极为深刻。文中,她为我们讲述了中国与苏丹在众多方面的异 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
陈敏 《老年人》2010,(8):29-29
我的婆婆叫铃木练子,是一个热爱中国也挚爱自己中国丈夫的日本女人。年轻时,她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并跟随他回到一衣带水的中国生活。尽管“文革”十年浩劫让她和家人受尽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但她坚强的意志让她成为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她用自己瘦弱的身躯为家人抵挡风雨,并鼓励身陷囹圄的丈夫战胜黑暗,迎来光明。  相似文献   

11.
精神的穿行     
中国当代女画家叶南从1989年到1996年,在俄罗斯列宾美院留学。她的作品深受俄罗斯画派的影响。我们从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她对历史以及宗教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她是那个在童话里说‘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一句真话险些给她惹来杀身之祸。她对社会的关爱与坚持真理的风骨,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本分、独立、良知与韧性,”这是在CCTV2002年中国经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对她的颁奖词。  相似文献   

13.
柳德米拉·斯吉尔达不仅是乌克兰驻华大使的夫人,也是—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诗人、学者、文学批评家,她还是乌克兰作家协会的成员。2009年,斯吉尔达随丈夫尤里科斯坚献使来中国生活。此后她发表了两部关于中国的诗集《中国的呼吸》和《四季旋律》。她蓬勃的诗情在中国这个诗的国度尽情挥洒,她的心灵与正在奏响的中国交响曲发生了强烈的共鸣。她以诗为媒介,与许多中国的文化界人士结下了真诚的友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是《北京周报》法文版的外国专家。文中她讲述了自己多年在中国的经历和对中国的深厚感情。她说:“生活中那些最美好的事情都发生在1991年我来到中国以后。”  相似文献   

15.
正女儿最好的朋友出国留学了,她倒没嚷嚷着也让我们送她出国留学。但是从那以后,她对学习完全没有了兴趣,不是讥讽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是说老师如何如何不入流。我们没条件送她出国,只希望正在上高三的她摆正心态迎接高考。但因为高三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又不好教训她。怎么做才能让她改变态度?  相似文献   

16.
一个日本女人的中国情她叫乔惠文,今年53岁,人长得瘦小赢弱。虽然她的血管里流的是日本人的血,但她的灵魂却是中国的。随着日本遗孤回国潮,她回到了日本,但她只在日本住了很短一段时间就又回到了中国。她只想像中国曾通女人那样在中国度过自己的后半生,因此,无论...  相似文献   

17.
吟风 《老年世界》2007,(19):20-20
童年曾在中国度过,从此就结下了牢固的中国情结,晚年时再回到她的出生地,把她的全部爱都尽情地倾泻到这片曾生她养她的土地上。年届九旬的美国老太太尤尼斯·莫易·布劳克是在用她的心血谱写眷恋中国的心曲。  相似文献   

18.
申玲,中国女性画家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她擅长用纯粹的色彩淋漓地传达人体的热烈和人心的愉悦。她的绘画作品表达方式自由、大胆而自信。多角度分析她的绘画作品,让我们可以更好地对她的绘画作品有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她是中国第一位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独唱音乐会的通俗歌手;她是中国第一位通俗唱法的硕士学位获得者;她以标志性的跨界风格而著称,被视为"东方的"莎拉·布莱曼;她被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评为"慈善之星",并担任了"春蕾计划"形象大使;在2006年底多哈亚运会闭幕式上,她以一曲《中国之约》再次让世界领略了中国音乐的魅力……她便是军旅歌唱家谭晶,有人称过去的一年为"谭晶年"。  相似文献   

20.
与一代歌后的最后通话文/木琼君姐一生从未来祖国大陆一展歌喉,但她对这块土地照样有着割不断的情怀。她有一个宿愿:看看自己的母亲河。她的生前后事留下许许多多的谜,但有一个是可以破译的──她希望正式被一位值得爱恋的中国人所娶。我从小爱唱中国歌大陆大水灾那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