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经20余年努力,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跨入由要素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实证分析显示:计划经济时期属于要素驱动经济增长方式;改革开放以后进入要素-技术驱动并向技术驱动持续转变,"十一五"时期已取得阶段性突破。其动力机制分解说明,对外开放、科技投入、基础设施改善、劳动力转移、工业化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型。但转型的基础仍不牢固,应采取措施,保持经济转型的持续动力,巩固经济转型的成果,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调整经济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分配结构等方面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3.
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而西部地区赶超势头强劲.本文在区域现状对比分析基础上,一是运用生产函数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模式仍属粗放型,中部经济发展必须从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到依靠内生动力科技进步的支撑上来;二是运用数学模型实证分析,得出科技进步是提高中部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三是实证分析了科技进步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提升中部经济发展效益的关键;最后,提出中部地区依靠科技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创新型经济、提升人力资本、打造区域创新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财政支出结构效益与经济结构效益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民族贫困地区必须从优化经济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入手,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使之趋于合理化,才能充分发挥经济结构效益,从而也支撑财政支出结构效益增长,最终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关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一般而言,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因生产能力提高而引起的社会总产出的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其衡量指标是经济增长速度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经济发展则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加,还意味着随着产出增加而出现的投入与产出在结构上的变化及一般经济条件的变化。这就是说,经济增长主要指由于扩大投资而获得的产出量增加及更高的增长率.而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经济制度和运行机制变化在内的经济进步。很多学者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经济发展主要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而提出的重要方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求经济增长效益的提高,还要求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以及经济成果的合理分配等。用发展来代替增长,是经济领域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也要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7.
在“两个根本性转变”过程中,我国各省市都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建立一套适合衡量大中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认为,指标体系的确定既应符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又应符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判定标准。 目前世界上对经济增长模式进行定量分析,比较认同的有五类指标:①GDP增长率、人均GDP。②经济结构(主要包括三次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③投入产出效益(生产要素的总投入与GDP总产出之比)。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8.
随着浙江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全省资源要素制约和环境承载压力逐步增强,发展的质量、结构和效率问题日益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当务之急。由于支撑浙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源于民营经济,作者分析了民营企业现状,建议浙江民营企业审时度势,努力走集约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上半叶是我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黄金时期,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十分严峻:总量庞大且不断增加,开发水平较低,供求结构性矛盾尖锐,利用效益差,浪费破坏严重。为此,要大力开发现有人力资源,改善劳动力的结构,提升劳动力的供给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人力资源的利用方式,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益和配置水平。庞大的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源泉,但只有与经济发展同步积累和开发的人力资源,才是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0.
增长方式转变与江西经济发展□朱张才一、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经济增长逐步进入了一条良性发展轨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江西经济正在发生质的变化: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科技进步水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发展总量、速度、质量、效益有了很...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原因在于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着多重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其基本特征体现为经济增长对高投资、外需、廉价劳动力、房地产和资源环境的依赖。形成这种多重路径依赖的根源是体制机制约束,包括要素定价机制、市场运行机制、政绩考核机制和财税激励机制。破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依赖,要将经济发展的目标从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和效益,将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将经济发展的重点从短期因素转变为长期因素,将经济发展的政策从调节需求转变为改善供给。要通过一系列机制设计破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路径依赖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相似文献   

12.
一、经济发展的涵义及制约因素 经济发展是一个内涵比较广泛的概念,现在西方发展经济学家一般都把它与经济增长区别开来。他们认为,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虽然在有些场合可以作为同义词使用,但其中却存在着基本的区别。“经济增长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则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经济增长不仅包括由于扩大投资而获得的增产,同时还包括由于更高的生产率,即单位投入所生产的产品的增加。经济发展的含义则不止这些,它还意味着产出结构的改变,以及各部门间投入分布的改变。”这就是说,经济发展除了包括经济增长的含义外,还包括经济结构的改变,技术进步和  相似文献   

1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向与路径视角的考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让经济效率在更高层次释放,意味着必须从重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从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从非结构优化型转变为结构优化型、从政府主导型转变为市场主导型、从要素驱动型转变为创新驱动型、从不可持续型转变为可持续型。实现这样的转变,关键在于全方位推进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4.
如何培育知识经济,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呢?它与增长方式转变又是什么关系呢?这是亟待研究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一、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与知识经济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粗放型是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级阶段呈现的状态和相应的经济发展思想。它是指国民经济的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企业管理比较粗,高投放、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其经济的增长主要靠投入大量的资本、人力、物力换取的;集约型则是经济发展向着高级阶段生长呈现的状态和相应的经济发展思想,它体现在生产的高科学技术水平、产品的高附加值、企业管理中的科学理念,低投…  相似文献   

15.
经济产出以生产要素配置为基础条件,寻求要素配置的优化,是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问题。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我们尤其要确立效益至上目标,按照集约型经济增长的机理与要求,加快构建具有现代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要素优化配置系统,大力促进各种要素在地区、行业和产品上的全方位流动与有效性组合,把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与经济效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转轨时期“集约增长”对要素配置的具体要求我国经济转轨的目标,是通过持续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现代市场经济。可以说,整个经济转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要素流动与区域间人均GDP差距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之间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先进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后进地区具有扩散效应与回荡效应两种可能,它取决于要素在两区增长的相对比较,技术进步在两区的相对比较,产出结构在两区的差异,规模报酬的性质在两区的差异等。有不同生产函数的两区域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存在一个均衡的人均GDP差距,为缩小地区均衡差距的政府干预的代价将可能是减少总产出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王玉  张占斌 《东南学术》2021,(5):129-138
当前区域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支撑,但区域一体化在打破要素流动障碍时,也不可避免地加剧了要素错配,作为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变革的数字经济崛起,能否改善区域内生产要素配置,进而推动区域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以2010-2018年中国7大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造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一体化指标,分析数字经济与区域一体化水平的关系,并探讨生产要素配置的中介效应.实证研究发现: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一体化水平有所上升,相反哈长、中原、成渝一体化水平有所下降.数字经济发展将抑制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一体化水平,但能促进城市群区域产业结构、创新、环境一体化水平.生产要素配置不平衡是数字经济发展与城市群一体化关系的中介变量,但劳动力配置不平衡与资本配置不平衡的中介效应恰好相反.数字经济发展会降低劳动力要素配置不平衡,增加资本要素配置不平衡.因此,如何降低区域资本要素错配是在发展数字经济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失衡出现了新特征,主要表现在宏观经济结构失衡、中观经济结构失衡与微观经济结构失衡三个层次。经济结构失衡的新特征造成经济增长与就业的非一致性失衡、资本回报率和生产要素回报率的长期失衡、长期要素投入失衡,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相背离,经济增长表现出严重的高速度、低质量特征。结合新阶段中国经济转轨的特征和结构失衡的新特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通过完善结构转化机制、建立供给主体结构的优化机制,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宏观结构转换、产业结构转换和空间结构转换,来解决结构失衡和结构升级的双重任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19.
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今后15年的发展目标之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话题越来越多。所谓经济增长方式,实质上是指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整体效能。经济增长方式可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扩张实现经济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污染大质量低的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型,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并提高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这是一种投入少产出多、消耗低效益高、污  相似文献   

20.
现代经济的发展靠科技,科技的进步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迅速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既是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条件。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实质就是要增大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着力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这不仅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历史教训的汲取,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给我们的深刻启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增长方式是通过扩大再生产实现的,而扩大再生产有两种类型,经济增长也就相应地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式:即产出来源依靠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