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这是一方惊险奇绝的舞台,朦胧着千古神秘,将一幅幅神奇魔幻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2.
经常登陆“夕阳论坛”,看到不少网友常在“论坛”里发表个人制作的flash动画,那一幅幅精美的动画,究竟是如何制作的?总想学学,了解这其中的奥妙!一个偶然的机会,网友路路大姐把我领进了《中国老三届》“网络大学”。  相似文献   

3.
笑话     
《中国社会导刊》2012,(18):62-63
天马行空 局长最近收到了一幅画,此画题为“天马行空”,出自当代国内知名画家之手,价值百万!画中之马立于峭壁之上,煞是威风! 局长看在眼里,喜上眉梢,想起10岁的儿子在艺术班学的是画画,于是决定考考儿子。  相似文献   

4.
    
冰心 《金色年华》2007,(2):57-57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相似文献   

5.
快哉风 《老年世界》2008,(22):19-19
老妈退休后,突然间迷上了旅游。也许是老妈搞了一辈子地质工作,对祖国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十分眷恋。刚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她便通过看书、上网等多种渠道,绘制出了一幅“黄昏”出游图!“出游图”不仅详尽标出了出游时间、出游目的地、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还标出了每个景观、景点的相关历史人物和掌故!其缜密、详尽程度,绝不亚于专业人士绘制的旅游地图。  相似文献   

6.
突厥 《老人天地》2010,(8):38-38
在农村,玉米皮向来是用来作烧柴和沤粪的,然而就是这种废料,在一位七旬老者手中,竟然神奇般地幻化成一幅幅色彩缤纷、意境幽远的艺术品——玉米皮粘贴画!  相似文献   

7.
记得念高中的时候,我还没接触戏剧(当时台湾还没有“戏剧创作”这行业),心中向往做画家。但建中当时每周将近50小时的课程中,只有1小时的美术课,这节课也经常被取消,给同学更多时间自习,我只能尽量自己摸索。联考时,我报考了当时最著名的师大美术系。加考国画的时候,我进考场坐了下来,好好端详面前联招会发的宣纸,然后磨墨,静下心,希望能画出一幅有创意的国画……当时我稍抬头一看,吓了一大跳!周围的考生全都画完了!太惊人了!数十位考生,每人都画好整整齐齐的山水,而我,还坐在那边培养情绪!原来每一位考生早就练好他们要画的国画,背好了,像是从心中“默写”出来,然后交卷!看样子每一位也都上同一家补习班,因为画得都差不多。  相似文献   

8.
《老年世界》2009,(19):33-33
八月的青城,繁花似锦。呼和浩特市老干部书画展在内蒙卉美术馆隆重举办。 这次书画展共收到参展作品840幅。经过评选,展出作品350幅,其中一等奖10幅;二等奖19幅;三等奖28幅;优秀奖48幅。32个参展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相似文献   

9.
陆明华 《老年世界》2013,(23):36-36
退休以前读诗,读到不少描写“窗景”的诗句,最难忘的是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俨然一幅油画。那“窗”,便是那油画的框子,框子里有静有动,有远有近,色彩明丽,意境深远,十分动人!此外还可以列举很多,诸如“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山”(李白),  相似文献   

10.
张奉连 《职业》2010,(6):53-53
老谢是重庆一位普通工人,和许多人一样,他心里也揣着一个创业发财的梦想,但却苦无门路。 这天,老谢在火锅店与朋友吃饭,其间去了一趟厕所。他又看见了挂在厕所墙上的那幅漫画。一年前他来这里的时候,也挂着这幅漫画。说明这幅漫画一年都没有换了。他越想越兴奋,冲到朋友身边问“你们看见厕所墙上的那幅漫画了么?”朋友们都说:“看见了啊!”他又问:“你们仔细看漫画上是什么内容了么?”朋友回答:“当然了,在厕所那么乏味的地方,当然是有什么看什么了,角角落落里的东西都看得很仔细。”  相似文献   

11.
最近在人民日报看到了一幅漫画《孙悟空与哈利·波特》:哈利·波特骑着笤帚邀游在“国际市场”.对无所事事、闷闷不乐的孙悟空说,“来啊,悟空!到我这儿发展啊……”这漫画让我哑然失笑之余.也诱发了我内心的感慨。  相似文献   

12.
文任毅 《老年人》2007,(3):20-20
1950年冬.我所在的解放军53军219师655团和兄弟部队一起.进驻广西十万大山剿匪。这天.部队来到十万大山山脚下的一个村庄,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幅惨不忍睹的血腥场面——土匪刚进行过一场残酷地杀戮.6颗南下工作队员和“农协”会员的人头,挂在墟场旁边的大树上,团首长当即命令部队集合:“同志们!大家都看见了吗.这就是土匪犯下的滔天罪行。”政委的话音刚落,团长就愤怒地举起了右手,表达坚定的战斗决心:“不消灭土匪,决不收兵!”  相似文献   

13.
悠游林下     
朱伟 《安家》2011,(10)
“居住在这样的地方,我们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幸运!”托斯卡纳一处庄园主人对到访的《安家》编辑发出这样的感慨。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庄园生活”听上去完美得不真实.但在像意大利、英国、法国这些地方,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庄园被有心人仔细保存下来。流连于此,多少会让人幅然醒悟:真是的。日子也可以是这样过啊。  相似文献   

14.
2004年金秋十月,一个晴朗的日子,我们兴致勃勃地向九宫山进发。在上山途中,一路的如画美景把我们的情感调动起来了。漫山遍野的竹海松涛把崇山峻岭打扮得郁郁葱葱,怒放的桂花散发着醉人的幽香,还有那涓涓清泉所演奏的“音乐”不断地喻悦着我们的心灵。啊,九宫山真美!九宫山是一幅画,九宫山是一首诗,九宫山是一曲抒隋浪漫的和谐乐章。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9日,青岛中山公园。 “我宣布,由青岛市老龄办、青岛电视台联合推出的“七彩华龄”电视专题栏目正式开播!”随着青岛市委副书记、市老龄委主任王文华同志的宣布,一幅巨大的印有“七彩华龄”形象标识的大旗腾空而起。那一刻起,青岛有了第一个老年人自己的电视专题栏目,青岛120万老年人兴高采烈,奔走相告。是啊,“七彩华龄”老龄公益服务品牌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品牌体系,已经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采莲是一件很美的事儿。“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刘孝威的《采莲曲》,诗意地刻画出一幅鲜活的采莲图。看,采莲的姑娘们坐着金浆木兰船来采莲了。莲香阵阵,隔着沙洲飘来。纤手摘得莲蓬一盘盘,这是多么喜人的收获。采了这么多莲蓬,姑娘们无比喜悦。钗钿碰撞有声,荷香四处飘散,这样的美景真是赏心悦目啊!  相似文献   

17.
70余年的创作生涯,上百幅反映民生、描绘自然的木刻作品,他是目前健在的年纪最长的中国版画泰斗。 一幅流传至今的鲁迅先生木刻像,一幅鲜为人知的鲁迅先生速写遗像,1936年在他的木刻刀和画笔下诞生。  相似文献   

18.
他用生命托举着儿子的画家梦,然而眼看着儿子即将毕业,他却因晚期癌症倒下了。儿子就读的四川美术学院震惊了!一群饱含爱心与孝道的大学生连夜集体创作了一幅义卖救命作品—《我们的父亲》……  相似文献   

19.
《老年世界》2010,(4):30-30
没门 老弟欠俺的钱。昨天俺跟他要账,可是这家伙却只给俺画了一幅画,还说: “你回家给姐夫看看,他应该知道啥意思。”俺一看:不就画一房子吗,能有啥意思呀……回到家,俺把画拿给老公看,老公大骂:“你傻呀!他画房子不画门,是在跟你说:还钱?没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传统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刘香成的照片,感觉不仅仅是一幅幅珍贵的中国社会历史图录,更是一个新时代开启的鉴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