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山区开放与开发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山区城镇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山区城镇建设正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开发和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城镇对山区建设的重要作用?怎样正确解决山区城镇建设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这是本文所论述的两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清代是川陕甘毗邻地区的山区开发史上发展速度较快的时期,与前代不同,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统治阶层,对于山区的拓殖与开发都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在此期间,由于流民和客民的深度参与,该区域的开发获得了新的驱动力,山地得以大规模的垦殖,粮食产量随之增长,山区特有的经济作物如药材以及特色林木等资源也得到了相应的开发。因此,山区与传统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山区的商业与贸易也得以快速发展和繁荣,川陕甘毗邻山区开始逐渐摆脱荒蛮与闭塞,迎来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与开放。对清代川陕甘毗邻山区基本开发状况的梳理,所得出的结论不仅仅是清代该区域山区开发的相关特征和结果,山区开发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则更加应该引起重视。国家在实施“十三五”规划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要把具体规定落到实处,确保山区的资源开发走上一条生态、环保、经济、高效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明清汉水上游山区的开发与水利建设张建民明清时期,伴随着大量流移人口的聚集落居,汉水上游山区出现了持续的开发高潮。前后数百年问,山区的种植业及林材加工等急剧增长,大面积“深山老林”一变而“木拔道通”、“悉成熟地”。在这个过程中,人口、水利等因素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论四川及长江流域在开放、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周振华一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研究长江流域的开放、开发问题,特别是长江中游和上游的开放、开发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仅就四川省及长江流域在开放、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谈一些初步的看法。长...  相似文献   

5.
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求理论研究对新闻人力资源开发给以现实的关照,新闻思维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命题。就新闻思维性质而言,新闻思维是社会思维、证实思维、政治思维、大众思维的综合运用。它们相互渗透,交叉辐射,共同构成新闻主体的思维大厦。  相似文献   

6.
传承与发展,是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存的新主题。本文通过对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开发研究紧迫性的分析,阐述、归纳了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开发的瓶颈,探讨了对武陵山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开发的对策,实现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序传承、创新与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行业教育。它除遵循一般共同的教育规律外,还必须确立自己的教育理念,处理好以下五种关系:新闻教育既是专业技术教育,更是素质教育;新闻教育既是理论教育,更是实践教育;新闻教育既是专才教育,更是通才教育;新闻教育是开放教育,而非封闭教育;新闻教育既是一次性阶段教育,更是终身教育。以指导新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现从数量型到质量型,从传统型到现代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核心部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国新闻战线的根本行动指南,其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特质有助于解决新时代背景下、新传播生态中出现的新挑战。本文以CNKI数据库中有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借助SPSS多元统计、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量化分析方法,以关键词词频构建的相异矩阵作为基本分析单元,分析了国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研究表明,国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热点集中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与实践、新闻队伍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化与创新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明清山区资源开发特点述论──以秦岭-大巴山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开发是明清时期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以秦岭-大巴山区为例:资源开发活动的大规模展开,与全国性人口急剧增长、生存压力增大以及玉米、红薯、马铃薯等新作物的引进。推广等背景、条件紧密相关,并由此表现出资源开发以外来流移为主体;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盲目过度倾向、资源开发以及以农耕为主体的经营粗放化、经济增长不稳定等明显特点,以致山区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较早出现了阶段性停滞、衰退的趋势,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0.
舆论定势是公众在一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影响下,对社会生活作出定向反应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状态使不同的社群对杜会事件的认识与解决带有特定的倾向性和趋向性。新闻信息及其传播是社会舆论生成最广泛、最大量使用的渠道。舆论定势生成的外部要求,是舆论客体的具体可感性与舆论主体置身开放的文化环境。为此,当前新闻信息传播中要克服“信息洪水”与“信息饥渴的”缺陷;新闻信息的传播者、接受者、调控者应建立更多的价值共识。舆论定势生成的内驱力,产生于舆论主体的内在信息需要。所以,新闻信息量的科学把握和信息质量的不断优化,成为当前新闻改革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西部开发在法律环境建设上可以借鉴沿海开放的经验教训。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法治原则的确立、地理人文条件的差异等时空背景因素决定西部开发法律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更甚于沿海开放,其要求也更高。西部开发的目标定位不同于沿海开放,导致二者法律环境建设中立法价值取向和侧重点的不一致。西部开发法律环境建设要想超越沿海开放的相关实践,关键环节在于确保法律的实施,既要确保公正执法,也要注意培养公民良好的法律意识,使法律得到自觉遵守。  相似文献   

12.
本文联系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实际,论述了经济开发与社会环境和外部效益的关系。内容包括经济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必备的社会投资环境、社会事业产业化和社会稳定等方面。文章理论联系实际,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自然经济的封闭状态中走出来》一文,是冯煜章等同志对秦巴山区自改革和开放以来,经济、教育等方面情况的调查报告。报告说明,改革开放促进了山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打破了长期以来山区自然经济的封闭状态。山区经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正逐渐从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中解放出来,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天津《大公报》曾映证并推动了民国西北开发思潮的形成,也曾为现代中国建设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目前学界相关研究多聚焦于《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关系,《大公报》新闻传播、经营管理策略,《大公报》与1930年代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虽有少数学者涉足大众传媒视阈下《大公报》与1930年代西北开发、西北社会发展研究,但目前仍较少有人关注到当时《大公报》新闻叙事与西北开发思潮的兴起,以及现代中国思想传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中西部的开发开放,其投资环境引人关注。本文从投资软环境与硬环境的实证研究出发,将产业倾斜政策与地区倾斜政策融合起来,探讨了中西部吸引外资(尤其是港、澳、台资)的种种策略。文章指出:沪粤等沿海地区与港台等外商联手合作,共赴中西部投资,可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是行之有效之措施。  相似文献   

16.
范长江是我国现代著名新闻工作者,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的光辉典范,他不仅在新闻实践上为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而且在新闻理论上有重大建树。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今天,我们新闻工作者要学习范长江为党的新闻事业孜孜不倦、奋斗不息的拼搏精神和献身精神,学习他精益求精,不断探索的敬业精神和开拓精神,学习他崇高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新闻作风,为西部大开发和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湘鄂赣交界山区社会动荡不安,人口流动频繁,地方官员为了平息动乱而增派的各种粮饷加剧了人口的逃亡。大量流动人口开发了有限的山区资源,但也加剧了土客民在经济领域的矛盾,导致当地民风渐趋刁悍.甚至影响到山区自然与社会环境变迁。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族山区经济现状的最大问题是贫困,最大的优势是资源,根本的出路是开发,开发的起点是战略。本文仅就山区资源开发战略问题作一些初浅探讨。一、资源优势分析山区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自然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9.
新闻背景指与新闻事件、人物有联系的材料。它是对新闻的衬托性叙述。新闻需要背景材料,这是由新闻自身、受众、时代等因素所决定的。新闻报道中背景材料对其产生巨大作用;运用新闻背景要紧扣新闻事实与主题,并与之相互揉合、穿插,以便更好地达到辅助说明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调整福建山区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福建山区产业结构作为系统工程 ,站在战略高度 ,以系统观点环顾全局 ,将福建山区置于国内外大环境中 ,分析外部环境变化及其要求 ,紧密结合山区自身特点 ,发挥本地优势 ,研究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山区所具有的山海双重特征 ,确立“协调、升级、外向、效益”的调整目标 ;坚持“稳粮兴林、特色规模、产业联动、开发保护”方针 ;具体确定“稳定发展第一产业 ,调整提高第二产业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总体方向 ;制定相应的战略措施 ,首要是树立市场、开放、持续发展新观念 ,重点是发育市场 ,形成鼓励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实行多元化开放式投资的新机制 ,确保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