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由于自身的身心特点和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中职生成为受毒品影响的一个特别群体。本文试图找到说服中职生远离毒品的有效途径——让他们充分了解毒品的危害,丰富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树立主动远离毒品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许多在外地工作或定居的子女把老人接到自己身边。这些老人远离他们熟悉的故土.开始了他们独特的异地养老生活。  相似文献   

3.
"老当益壮,最美不过夕阳红"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他们是工友,是邻居,也是姊妹兄弟,海鸥艺术团让他们彼此熟悉。在这里,他们尽情舞蹈、放声歌唱、强身健体:在这里,他们身心愉悦、远离矛盾纷争、邻里和谐、家庭和睦。他们是海鸥艺术团的快乐伙伴。  相似文献   

4.
变暖的行星,干涸的世界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将会出现一批新的移民。数千万人将不得不远离他们的家园,他们将冒着暴力和贫穷的威胁,频繁地在各个大陆及其边界游走,以寻求工作和庇护所。尽管他们的情况和其他难民不同,并非归咎于战争或者迫害等常见的困境,而是因为天气。如果你还没有听说过不断上升的  相似文献   

5.
在上世纪末意大利的一个古老村庄里,一个沉默寡言、衣着简朴的中年男子引起了当地人的注意。他把房屋建在远离繁华地段的偏僻山坡上,常有一些来路不明的外地人住进他家。他们深居简出,大门紧闭,离群索  相似文献   

6.
在眉山市有这样一群人,曾常年受旱,生活贫困;但去年,在百年不遇的大旱灾面前,他们不仅躲过了旱魔的袭击,还保住了地里的庄稼,远离了疾病,逐渐走上了致富路.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人可留恋这个地方了,看电视啊吹牛啊,和我聊天什么的,他们称这里是他们的家,我是他们的老大姐……”吴所说的“我们的人”就是接受美沙酮治疗的人员。对他们来说,门诊是个能给他们希望和信心的地方。服完药后,他们总是待在门诊,这里看看那里转转,要么就是围在医生身边聊天。据卫生部统计显示,近年来中国艾滋病传播呈快速增长趋势,传播途径主要以经注射吸毒感染为主,占总数的68%, 另据公安部门统计,中国登记吸毒人数逐年递增,2003年已经达到90万人,估计全国每天发生共用注射器吸毒次数超过45万。远离毒品,远离注射吸毒成了狙击艾滋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什么样的爱情才能打动你.什么样的爱情才能亘古流传?20世纪50年代.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一对恋人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为了让妻子出行安全.丈夫在悬崖峭壁上苦心打凿石梯通向外界,如今已有6000多级,被称为爱情天梯。半个世纪以来.他们远离一切现代文明.在与世隔绝的深山里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和他们相伴的,只有蓝天白云、大山荒坡、古树野猴……  相似文献   

9.
正【新闻背景】孙楠和潘蔚夫妻上了热搜,因为他们为了孩子教育,举家搬往徐州过起平淡生活。他们在远离市区之地租了套100平方米的房子,月租700元,孩子们挤一个房间,睡上下床。这个原本打着正能量旗号的新闻却引发了如潮争议,网友们毫不买账。有网友纠结于房价,认为在二线城市徐州根本租不到租金这么便宜的房子,即使远离城区也要千元以上。还有网友纠结于男孩女孩挤在一个房间睡上下床,难免影响身心。这确实很糟  相似文献   

10.
张江 《中国扶贫》2017,(1):57-61
有这样一群"战士,"他们远离亲人、克服诸多困难,全身心投入到帮扶工作中,他们有的在帮扶点上一"蹲"就是几个月,甚至亲人住院、孩子上学都无法顾及;有的不顾年长体弱,为了嘎查(村)和贫困群众的事,多次到旗里、盟里甚至自治区寻求帮助,争取支持;有的拿出自己的工资来资助困难群众看病、学生上学……  相似文献   

11.
农民利益表达的制度尴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正式制度提供了公开合法性,而这种制度又远离农民日常生活,甚至从其本身的意义上说也是不公正的时候,那么这就给农民造成了一种尴尬,他们以什么为理由表达其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不仅仅是失业者才需要职业援助,我们也需要。一名医药代表这样说。工作一年后,我远离了这个行业,不是不爱,而是不敢去爱。一位专科出身的医药代表,心酸地告诉记者。从业者迷失了多久?行业需要规范,他们需要正名,谁来做拯救医药代表的天使?  相似文献   

13.
每一位刚来北京的外地大学生,或多或少有如何融入城市、融入校园、融入身边同学的困扰。远离家乡的他们,在心理上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焦虑,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尽早处理这些焦虑症状,很可能会导致一些更深层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鉴于这种状况,“青春加油站”决定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帮助这些外地同学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4.
老乡SOS     
远离家乡,独自在异乡漂泊或打工的游子们,难免会有遇到困难并且孤独无助的时候……每年我省都有许许多多去外省务工的人员,当他们遇到一个个难关时,是什么支撑他们挺了过来?是他们自身的坚强毅力,还是同乡及朋友的帮助?本文要讲述的就是关于在外省务工的江西人利用网络的平台,互帮互助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当代老年》2013,(1):4-5
新闻回放: 上世纪50年代,重庆江津中山古镇高滩村村民刘国江,和比他大10岁的寡妇徐朝清相爱,引来村民闲言碎语,他们携手私奔进入海拔1500米的深山老林,从此远离一切现代文明。为让她能安全出行,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一凿就是半个世纪,凿出6000多级“爱情天梯”(本刊2007年第4期曾刊登过他们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春,一场来势凶猛的金融风暴席卷了全球,短短5个月间,美国5大投资银行均传出倒闭或破产危机的消息,印象中一向大手大脚的美国人开始过起了节俭的日子,他们停开了汽车,远离了豪  相似文献   

17.
告别家园     
以捕鱼为生的85岁的老汉甄庆义和他86岁的老伴周月华走在已经干涸的库底,无名的野花没过了他们的膝盖。作为移民,他们将远离这熟悉的地方。他们说:“搬到哪都行。只要能有口饭吃、有间房住,就好。”他们是河南、湖北两省5县市25万移民的缩影。为缓解北方的生存环境与水危  相似文献   

18.
长弓 《伴侣(A版)》2017,(11):10-12
李旸是跨国公司律师、国际环保组织高管,乐安东是北京外国语大学荷兰语教授、音乐家、画家,二人都属于城市中的精英,但他们却双双到云南大山深处的景颇族村寨做了山民.他们为何要远离城市,扎根深山?在这特立独行的选择背后,有怎样的情怀?他们的诗意和远方,会一直浪漫下去吗?  相似文献   

19.
我与老伴虽有一儿一女,但女儿在哈尔滨上班,儿子在昆明工作,远离老家的他们无法直接照料我们。按理,可以去随女儿生活,也可以去随儿子生活,但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随女儿生活的那段时间里,我们不好受,女儿夫妻关系不好,常吵闹,我们心情压抑。眼不见心不烦,我们借口气候不适应回了老家。  相似文献   

20.
在眉山市有这样一群人,曾常年受旱,生活贫困;但去年,在百年不遇的大旱灾面前,他们不仅躲过了旱魔的袭击,还保住了地里的庄稼,远离了疾病,逐渐走上了致富路。这群人,就是通过红层找水打井工程用上了放心水的人。到2006年底,这群人的数量已达20.4万,目前还在不断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