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美早期贸易关系述论陈必录本文所说苏美早期贸易关系的“早期”,是指苏维埃政权建立起至苏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止的这一时期。苏联,作为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它存在的73年间,与美国的贸易关系走过了一条曲折复杂的道路。但应承认,在早期,苏联是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2.
1933年11月16日苏美建立了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两国长达16年之久的不正常的关系。促使苏美建交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因为当时的国际经济、政治局势的变化危及美国的国家利益,同时罗斯福的个人努力和美国国内民众掀起承认苏联的广泛性运动,成为推动苏美建交的新因素。  相似文献   

3.
美苏关系正常化中的经济因素是不容忽视的。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激烈的竞争,迫使美国与苏联建交,以便为美国商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苏联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也需要吸收美国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实现苏美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4.
在冷战期间,美国与苏联的关系正如克劳塞维茨所描述过的战争艺术那样:简单而困难。西方对苏外交政策的立场是反对莫斯科在其边境之外所干的一切事情,这一立场已经受了核武器威慑力量的锤炼。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把苏美关系颠倒了  相似文献   

5.
70年代是苏联对外关系从防守到进攻的转折点,形成了苏美缓和的特殊历史现象。考察70年代苏联对外关系,需对该时期苏联内政外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予以综合研究,它是探讨苏联解体原因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个时间段落  相似文献   

6.
纵观二战后的苏美关系会发现这样一个特点:即随着各自实力大小的变化而时紧时缓。如所周知,苏美所奉行的都是以实力为基础的外交政策,即以经济和军事的实力为后盾。为此,双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都在不断地追求军事优势,以压倒对方,于是双方进行了长期的争夺,这也成为二战后苏美关系发展的一个主旋律。 二战结束时,苏联正处于战争的创伤之中,战争使苏联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战后人民急需休养生息,重建家园。因此,苏联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尽快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苏美一些历史学家和军界、政界人物,都声称对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起了决定性作用。美国史学家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是因为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起了决定性作用;苏联学者说“苏联肩负着战争的主要重担,并对反希特勒联盟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甚至日本的当政者们也宣称,日本虽然败给了美国,但未败给中国,。这些论调不符合历史实际,是对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8.
解放战争时期,苏联不想因为支持中共而得罪国民党及美国,而苏联担心中国内战会打乱雅尔塔划定的势力范围,导致美国卷入危及苏联的利益,斯大林也害怕打第三次世界大战。因此要求中国革命适应其对美蒋妥协的需要,先是不准革命,后是不断出面干预、劝和,搞两个中国。美国奉行利用苏联在华谋利益的欲望去削弱中共,大力扶植国民党来实现独占中国的目标,从而导演了分裂中国的丑剧。这个年代发生的“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事件,无不同苏美对华政策以及对国共两党的影响有着密切关系。笔者试依据有关史料对此作一粗浅探讨。为求弄清这个问题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体制与类型的比较当今世界各国师范教育体系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定向型”和“非定向型”,这两种类型是根据师范教育不同的培养目标、专业定向、课程设置和就业状况来划分的。苏联和美国的师范教育是这两种类型的典型代表,苏联属于“定向型”,美国属于“非定向型”。由于历史原因,英美日等西方国家的师范教育互相影响,形成了“非定向型”的师范教育体系,苏联、中国以及某些东欧国家的师范教育则形成了“定向型”的师范教育体系。因此,对苏美两国师范教育的比较研究,可以使我们基本上把握世界师范教育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总统罗斯福奉行了积极支持开辟第二战场的政策。罗斯福为什么力主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在这个问题上,苏美两国史学界的观点是根本对立的。苏联史学家们一致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在德黑兰会议上力主开辟第二战场,完全是为了抢夺苏联的胜利果实,与苏联争夺欧洲,进而推行帝国主义的扩张政策。而美国的大多数学者则认为,罗斯  相似文献   

11.
今天苏联和美国经济联系的程度明显地同这两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同它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相符合。苏美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没有超过10%,对美贸易在苏联外贸总额中仅占1.1%左右,而对苏贸易在美国外贸总额中的比重也不到0.5%。不仅如此,近几年来,双方的贸易额还在下降(从1985年的27亿卢布降  相似文献   

12.
1982年勃列日涅夫逝世时,给苏联留下了一大堆经济难题:从七十年代起到八十年代初苏联经济进入停滞不前的时期;农业连续多年减产,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科技发展缓慢,越来越影响经济的发展;由于市场供应不足,对劳动者经济刺激的作用日益削弱;与美国相比失去了速度优势,致使1975年以来苏美  相似文献   

13.
一南部非洲是苏美两霸激烈争夺的一个地区,而南非在这个地区则占有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不管公开承认与否,苏联、美国和北约事实上都在竭力推行自己针对南非的战略计划。基本的战略态势是:苏联力图南下好望角,伺机控制南非,从而破坏乃至夺取西方在南部非洲的这一关键性阵地,而美国和北约则千方百计予以保持。对于南非在世界战略上的地位,人们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直至六十年代中期,美国  相似文献   

14.
苏联是世界基金组织的发起国之一,但后来又拒绝加入基金和银行,这是特殊国际环境下的产物,为美国挑起“冷战”提供了借口,但事实说明,“冷战”是苏美双方互相猜疑、互相对峙、互相遏制的产物,双方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冷战爆发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为了在军事打击能力方面赶超美国,苏联不惜耗费巨资研制先进武器,甚至曾秘密研制地震武器. 苏联科学家的惊奇发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苏联科学家曾向苏联最高统帅部建议:通过向富土山口中投掷威力巨大的航空炸弹,从而在日本本土引发大地震,迅速结束战争.幸运的是,这个计划没有得到苏联最高统帅部的批准,否则说不定会发生一场远比广岛和长崎更为惨烈的人间悲剧.  相似文献   

16.
关于马雅可夫斯基的创作国外评论界写了很多著作。影响最大的是苏美两家观点。以美国教授雅可勃松为代表的观点是吹捧马雅可夫斯基的早期作品,吹捧未来主义,贬低和否定无产阶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巨大成就。但在苏联国内广泛流传的观点则粉饰或冲淡未来主义对诗人早期创作的严重影响。马雅可夫斯基全集的  相似文献   

17.
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战场的开辟迫在眉睫,苏联迫于战争需要,于1941年提出开辟第二战场,英美由于自身利益考虑,一再推迟开辟第二战场的时间,直至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巨大贡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转折时,苏美迫于形势需要,同意1944年在法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由此可知,第二战场是战时的苏联与英美之间关系的试金石,从而反映了美英苏之间的冲突和合作。  相似文献   

18.
当前,苏美两霸为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激烈角逐遍及全球。随着中东人民维护石油资源、反对帝国主义掠夺的斗争日益发展,美国对中东石油的垄断地位将会不断削弱,而苏修则妄图利用时机向中东进行扩张和渗透。因此,对苏修掠夺中东石油资源的问题加以探讨,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苏修掠夺中东石油是为了与美帝争夺世界霸权苏联的石油资源是很丰富的。它的石油产量多年来一直占世界第二位。(据美国矿业局统计,苏修一九七四年石油产量已经超过美国。)长期以来,苏联又一直是一个石油出口  相似文献   

19.
苏美关系是复杂的,经历过不同的历史时期。美国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第一天起,就对苏维埃国家采取了敌对态度,无理地拒绝了关于确立友好相处、互相尊重的友好关系主张。十月革命胜利以后,极度仇视社会主义,采取不承认主义,并企图通过武装途径,以及用围困和饥饿的办法置苏维埃共和国于死地。当他们的策略失算的时候,美国又使用一  相似文献   

20.
关于马雅可夫斯基的创作国外评论界写了很多著作。影响最大的是苏美两家观点。以美国教授雅可勃松为代表的观点是吹捧马雅可夫斯基的早期作品,吹捧未来主义,贬低和否定无产阶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巨大成就。但在苏联国内广泛流传的观点则粉饰或冲淡未来主义对诗人早期创作的严重影响。马雅可夫斯基全集的编者写道:“马雅可夫斯基和未来派搞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