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乌江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江流域文化独特,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确保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保护过程中必须坚持整体性、活态性、开发性、人本性、流域性、联合性,以及保护与教育并重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北宋东京城御街遗址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封宋城御街遗址 ,是考古学界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对已基本探明的南薰门、龙津桥、朱雀门、古州桥、宣德门等御街遗址 ,作了简要的分析论述 ,并认为这几处御街遗址基本上印证了有关历史文献的记载。文章还对开封城下“门摞门”的奇特现象进行了分析 ,从中说明宋、金、明城建中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供给体系的特点: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供给的开放性;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供给的不平衡性;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供给立法层次较低,法律保护单一。  相似文献   

4.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12,自引:1,他引:111  
本文针对中国在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存在的盲目性、机械性、片面性和近利性等问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特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原则、主体、价值以及民俗学者的立场,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5.
6.
彭水县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通过田野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搜集,探究这些遗产的社会价值和象征意义,分析这些遗产在现实的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对这些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对策,以使这些文化遗产得以更好的传承.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分析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肯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取得的一些成绩,详细剖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非物质遗产被不正当商品化、非物质文化载体被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管理欠缺、传承出现断脉、民众意识薄弱、保护教育匮乏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要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态、保护物质载体、健全保护信息系统、保护传承人及文化空间、提高民众保护意识、开展保护教育及进行旅游开发等一些策略,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理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国策的今天,现实要求我们在学术研究方面必须迎头赶上,要在开展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发展、深化理论研究,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学理论体系。对于存在于传统文化身上的种种由于历史造成的缺陷,我们应当给予最起码的理解和尊重,而不应习惯于以简单的、政治化的二元对立观去评价传统文化事项。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个阶层的重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存贮、信息化的形式转换、信息化的传播、信息化建设的培训等四个方面,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途径,很有现实意义。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终目的,在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信息化建设之中,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条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人身依附性、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共存而致使其保护非常复杂。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保护模式和产业导向开发模式,既有积极作用,也存在不少问题。生产性保护模式是一种新模式,通过深化生产性保护理论、建立生产性保护界限和约束制度、避免生产性破坏、创新企业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施投入模式等措施,以进一步理顺和完善生产性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1.
杨晓新 《殷都学刊》2011,32(2):115-119
文化遗产是文化现象,它所标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对环境采取的态度和摆脱野蛮状态走向人化的方式及其结果的总和。因此不应以阶级或政治眼光来看待和处理文化遗产问题,也不应取单一的认知标准。文化遗产的价值即其历史价值,包括认知价值、评价价值、科学价值和生活价值。同时,文化遗产应该是一种正文化事象,而不是负(反)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对某一特定民族(族群)而言就在于保持文化独特性,对整个国家或整个世界来说,就是保持文化多样性,保证健康和谐的文化生态;保护文化遗产还可以从中吸取古老但并不过时的处理现代问题的智慧。  相似文献   

12.
北宋皇室与“将门”通婚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峰 《文史哲》2004,(3):103-107
北宋时期,皇室与"将门"通婚的现象相当突出。一方面帝王、太子大都娶武将女为后妃,另一方面武臣及子弟则多尚公主及宗室女。这一现象最初出现,主要是宋初统治集团对武将上层收买所致,以后则形成打压和拉拢相结合的武将政策中的一个内容。由此也造就了一批长期与皇室联姻而又统军的著名将门。  相似文献   

13.
法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已出台的地方立法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依然没有明确的认知,立法中也未有相应的设计。因而,需要明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中的亟须重点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在制定相应法律规范的立法过程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4.
原地保护是保护海底文化遗产的最好办法,但由于文物保护部门执法资源有限,目前不可能对我国现存的诸多海底文化遗产实施就地保护。作为一种无奈的选择,抢救性发掘集中保护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南海一号”的保护方法实现了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是一种现实可行的保护模式。地方性法律可以先行探索确认这一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5.
伯夷叔齐的历史传说作为河北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得到了各级部门的重视.通过对伯夷叔齐传说文献的梳理以及物质遗存的文献梳理及实物考证,全面解析伯夷叔齐传说历史发展演变的脉络和当代物质遗存的现状,为保护、利用、发扬其价值寻找出更为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辛儒  孔旭红  邵凤芝 《河北学刊》2008,28(2):201-20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推动文化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方言是中国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保护方言,就是保护民族多样性的文化、捍卫绚丽多彩的中华文明。本文就方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以及方言的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当前中国亟待保护方言,并就其保护与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时,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有关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在中央和地方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建立了较为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制;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工作;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初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并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维护。尽管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也面临专业机构不健全、人才缺乏;理论研究薄弱;现代化保护模式欠缺;民众保护意识淡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于宗女婚姻 ,包括择夫、“六礼”、奁具及行舅姑之礼各个方面 ,宋代朝廷按照亲疏等级制定了一整套制度。在婚姻论财风气影响下 ,宋代宗女择婿兼顾门第与财产。宋代宗女婚姻不仅保持着宗室婚姻固有的政治性强的特点 ,而且表现出强烈的功利性。某些特殊时期 ,宗女婚姻甚至出现失控现象  相似文献   

19.
李辉 《学术探索》2013,(10):91-9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现了一个国家对其民族文化推广的重视程度,是国际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一种趋势.很多地方在这方面还存在开发不当、开发不力及开发不止等问题.仅凭政府行为和民间自觉难以有效地保护非遗资源.在目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导入品牌化管理,走“品牌化”道路是有效的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管理中,由于公共性的迷失,城市更新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张力持续增加,历史文化遗产状况堪忧。城镇化进程与城市更新进程的交织生成了中国式城市更新模式,这一更新模式受到土地资源的刚性约束,使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回归城市管理公共性,城市更新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都是城市管理的内容,都是公共管理行为。要在城市管理公共性这一根本属性下,探究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契合点,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