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古希腊文明和哲学的自然观念中,人的问题与自然的问题具有一种原始的统一性。古希腊文明通过科学思想的确立,树立了一种对待自然的理性态度,把自然视为与人相对待的、有秩序、有规律的整体。同时,文明、理性的希腊人又通过古老、狂野的狄奥尼索斯崇拜把自己顽强地与原始统一的自然连结在一起。古希腊哲学一方面与科学有不可分离的亲缘关系,另一方面也深受古老、原始的狄奥尼索斯崇拜的影响,它充分地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理性意识与原始的宗教感情的矛盾统一。它把精神的东西与自然的东西合一为实体的范畴,这些范畴的实质是自然的合一。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对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罗马的经济发展道路和经济思想,产生了误会。认为古希腊罗马是"海洋文明"或"蓝色文明",从开始就走上了海外贸易的发展道路,从而"重商轻农";而我们是"大陆文明"或"黄色文明",一直是农业社会,所以"重农轻商"。其实这是极错误的观念。从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言论和现代学者的研究来看,古希腊罗马社会和我们一样是极重视农业的;而且从神话学角度分析,古希腊罗马人对农神得墨忒耳和酒神、丰收之神狄奥尼索斯的特别崇拜也反映出他们对农业的重视。因此可以断言,古希腊罗马社会的重农思想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3.
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来象征当今组织的性格,将企业性格分为四种类型:将权力由组织中心传递到整个企业的团体文化性格——宙斯型;强调组织层级结构的角色文化性格——阿波罗型;以项目为中心的任务文化性格——雅典娜型;以及听凭员工自由发挥的存在主义文化性格——狄奥尼索斯型。不同性格企业中的主体创新意识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张昀韬 《云梦学刊》2001,22(3):81-83
美国现代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创作了一系列"富有生命力的诚挚的,感情强烈的,烙有原始悲剧概念印记的戏剧作品",奥尼尔的悲剧体现在"命运"之美,奥尼尔对现代社会中制约和压抑人的"命运力量"之内涵及古希腊悲剧中"命运力量"之内涵的阐释,是对古希腊悲剧命运观的现代诠释.  相似文献   

5.
张岩  刘欣 《齐鲁学刊》2007,(4):98-101
"命运观念"是古希腊文学和哲学的核心概念。古希腊悲剧被称之为命运悲剧,它以神谕这一感性的意象形式抒写着命运的神秘可畏,以及人与命运冲突的悲剧必然性;在希腊哲学中,毕达哥拉斯的"数",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以及柏拉图的"理念",其实都是"命运"这一意象的哲学表达。现代基因理论从分子这一微观水平上较为科学地解释了什么是命运,基因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人类的现代命运。从古希腊文学的命运悲剧到现代基因理论对命运观念的科学阐释,西方文学似乎完成了一个有意味的循环。  相似文献   

6.
一、西洋喜剧观念西方喜剧,到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是古希腊喜剧。在古希腊人的意识中,悲剧的含义是“山羊之歌”,喜剧的含义是“狂欢游行之歌”。古希腊人是泛神论者,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神支配的。他们相信宙斯管雷电,阿波罗管光明与诗,雅典娜管工艺,波塞冬管海,赫米斯管商业,得墨尔管农业,狄奥尼苏斯管酒与万物生机。为了祈祷与庆祝丰收,古希腊人就在春秋两季举行酒神祭祀。到了公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时,雅典僭主庇士特拉妥(605—527)把它变成了法定的全民节日。每年到这一天,由  相似文献   

7.
<正> 文学是一定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古希腊文学就是对“人类正常的儿童”希腊先民社会生活的生动反映。希腊先民以塑造众多的女性形象,展示了自己较之其它任何古老民族内涵更丰富和完整的妇女观。这具体表现古希腊文学中妇女由“女神”到“女人”再到“女奴”的形象衍变所勾画出的古希腊人之妇女观倒金字塔式的嬗变轨迹:上面一层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女性生殖崇拜、女性美崇拜和尚武精神;中层是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女性美崇拜与贞操观,最底层则是奴隶社会阶段(即文明时代之初)的贞操观。本文拟通过对神话、史诗和悲剧的具体分析,对此作一粗略考察。  相似文献   

8.
何坤 《天府新论》2006,(2):151-154
古希腊悲剧发展到欧里庇得斯,内容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从"神"的悲剧向"人"的悲剧转变.在代表作<美狄亚>中,欧里庇得斯以现实的生活为素材来进行创作,使用日常的、议论的语言,极力淡化悲剧中的神话色彩,实现了对悲剧内容的突破.在这部悲剧中,诗人出色地运用了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出美狄亚这一独特的文学形象,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梭伦(约公元前630-560年)是古希腊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和诗人。被誉为古希腊"七贤"之一。梭伦改革使雅典走上了民主政治的道路,因此他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开创者;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仍然是农业,而不是工商业,梭伦也没有经商的经历。  相似文献   

10.
尼采认为艺术是生命表现形式,艺术和审美使生活变为有价值,这是他从美学角度对人生和世界所做的解释和辩护.他的生命关学是用狄奥尼索斯学说解释生命存在的产物,视艺术为个体生命所能体验到的最真实的存在.尼采认为美是主体的生成,是权力意志的体现,体现了存在之思和生命之美,也是他对存在本质和意义的独特诠释.  相似文献   

11.
浅析古希腊悲剧中的“人性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采曾对古希腊悲剧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并总结出其中的酒神精神。然而这种酒神精神不仅仅是一种创造力,也往往包含着一种极大的破坏性。细查这种破坏性在古希腊悲剧当中的表现,即为悲剧中不同人物的恶的行为,也反映了自人类形成之始即有了潜在的恶的本性。这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心理结构说也颇有相似之处,人的潜意识里始终存在着冲动的、野蛮的原始欲望,虽然被意识所控制,但是仍然会为满足这种欲望而做出不善的行为。因此分析人性恶也就成为了解古希腊悲剧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祭仪式。在古希腊戏剧萌芽、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始终受到古希腊社会、宗教环境的束缚,洋溢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从古希腊戏剧的题材、结构、情节乃至内容里,都可以找到宗教仪式的影子,所以古希腊的戏剧演出自始至终都不仅仅是一种纯娱乐的活动,而是城邦政治生活和宗教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杨菊 《阴山学刊》2007,20(5):17-21
《悲剧心理学》是朱光潜留学欧洲期间写作的博士论文。这本著作在对各种西方悲剧快感理论批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作者对于悲剧快感的创新性理解,在悲剧快感、悲剧精神、悲剧缘由这几个方面尤其见出作者思考的深入和见解的创新。他强调悲剧快感是由于痛苦在悲剧中被感觉到并得到表现,从而消除了因郁积的能量导致的高强度的紧张,郁积的能量在得到宣泄和缓和后,就引起了快感。在悲剧精神上,他是既悲观又乐观,但归根结底是乐观的。他看重的是悲剧中体现出来的虽然失败毁灭但依然强烈的人类的尊严以及由此而生的振奋之感。关于悲剧缘由,朱光潜由于受古希腊悲剧的影响,特别重视命运在悲剧中的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伊丽莎白时期的七位"大学才子"在借鉴希腊罗马戏剧的基础上,传承了乔叟的写实主义传统,创立了英国的悲剧和喜剧,对莎士比亚的创作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莎士比亚创作了历史剧、悲剧、喜剧、传奇剧和悲喜剧,丰富了英国戏剧类型,也对英国语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近现代以来中国学者对中国悲剧的认识经历了四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以王国维、蔡元培、胡适、鲁迅、朱光潜、钱钟书为代表;第二阶段以赵树理、乔德文、邵曾祺、苏国荣、吴国钦、宋常立为代表;第三阶段以张法等人为代表;第四阶段以邱紫华、谢柏梁、杨建文、王宏维等人比较系统的著作为代表,他们为了肯定中国古代悲剧的存在,竭力证明中国古代悲剧符合西方悲剧理论,而否定了中国古代悲剧不符合西方悲剧理论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6.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严肃戏剧的奠基人,是美国戏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剧作家。他不但继承了古希腊悲剧以及莎士比亚悲剧,并在悲剧产生的根源、悲剧主题及悲剧人物的选择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进而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悲剧风格。  相似文献   

17.
奥林匹克运动的政治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奥运会基本上是随着希腊城邦制度同步诞生、发展、兴盛和衰亡的,而希腊城邦制度中所具有的人人平等的公民权利为这种竞技性的体育运动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政治环境.与之不同的是,从横向的对比来看,在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等"四大文明古国"中,既未出现过希腊式的民主政治,也未曾有过"公民""平等"之类的政治观念,其君主专制政体所带来的"等级制度"或"种姓制度"在客观上不利于平等竞争的竞技运动,因而也就不可能孕育出奥林匹克运动.从纵向的发展来看,在希腊城邦制度建立之前,由于克里特、迈锡尼王朝推行着类似于东方的集权统治和等级制度,因而未曾孕育出奥林匹克运动;在希腊城邦制度消亡之后,由于罗马帝国抛弃了希腊的民主制度,否定了"公民""平等"之类的政治观念,又使得延续了上千年的奥林匹克运动戛然而止、销声匿迹;到了近代,随着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西方的确立,平等观念再次深入人心,终于又使得奥林匹克运动重焕新生.如此说来,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的赛事,而且是一种政治运动的结果,其所伴随的"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值得我们加以深思.  相似文献   

18.
古典政治哲学的核心就在于如何理解和把握德性,这意味着德性构成古典政治哲学所蕴合政治的道德基础。德性概念不仅规范着古希腊城邦的政体,也同时规范着古希腊城邦的道德旨趣。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在社会大的转型期中马基雅维里以前人未有的胆识,发起一场”古今之争”。他使得政治哲学从古代转向了现代,德性内涵发生了变化,道德基础发生了位移,因此,对于德性概念内涵演变的探析,为把握西方政治哲学的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